理论教育 唐代诏宴奉敕宴减少,《元稹集》有关唐代物品价格引人注目

唐代诏宴奉敕宴减少,《元稹集》有关唐代物品价格引人注目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期的那些奉皇帝命、与皇帝一起起舞畅饮的“诏宴”、“奉敕宴”在后期减少了。[12][唐]元稹《三遣悲怀之一》,《元稹集》卷九。是书将有关物品的价格搜罗一处,甚便学人。校点者认为今本《夏侯阳算经》是唐代宗时作品。据《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他任左拾遗时“官卑俸薄”,上奏皇帝,说“臣有老母,家贫养薄”,求为京府判司,结果“除京兆府户曹参军”。

唐代诏宴奉敕宴减少,《元稹集》有关唐代物品价格引人注目

通过以上对张说元稹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唐代前后期,特别是张说和元稹生活的年代,若比较他们个人生活的话,受史料限制,可发明处并不多。就这些有限的史料看,在具体的衣食住行方面,变化不是很大。可以指出的变化只有如常服更加普及、茶的普及,以及买房置宅者更多等几项。以前结合其他史料所看到的变化如椅子的出现和肩舆的普及[106]等在张说时代不用说了,即使在元稹留下的诗文中也没有提到。应该说,这两种变化在社会中看得比较明显的时候可能是在唐后期的后半段。第二,比较明显不同的是一些生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例如有宴饮的方式。前期的那些奉皇帝命、与皇帝一起起舞畅饮的“诏宴”、“奉敕宴”在后期减少了。官员自愿结合大家凑钱宴饮的所谓“醵宴”成了比较主要的宴饮方式。宴饮时的携妓召妓也比前期更为普及。第三,在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上也略有不同。这主要是说,在唐前期,皇帝的“赐物”是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后期则主要依靠俸禄。地方官的俸禄后期应该好于前期,但只有当了刺史以上的官员(或盐铁使院官员)时,生活才能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

从公元8世纪前期—9世纪前期的这一百年前后,唐代文人型官员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是唐代社会发展缓慢的体现。但同时,就像携妓宴饮之风、购房置宅之风等所揭示的那样,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后的一百年,日常生活将会继续发生一些令人感兴趣的变化,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地加以探讨。

原载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注释】

[1]以下关于张说、元稹家世等情况,均据二人的文集和两《唐书》本传、《全唐文》等,详见下列正文。

[2]张说《让起复黄门侍郎第三表》,《全唐文》卷二二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案,以下所引《全唐文》版本同此。

[3]张说《让兵部尚书平章事表》,《全唐文》卷二二二。

[4][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元稹集》卷六〇,中华书局,1982年。案,以下所引《元稹集》版本同此。

[5][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元稹集》卷三三。

[6][唐]元稹《谢恩赐告身衣服并借马状》,《元稹集》卷三五。

[7][唐]白居易《唐故……河南元公墓志铭》,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七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案,以下所引《白居易集》版本同此。

[8]《新唐书》卷一七四《元稹传》。

[9]张说《让起复黄门侍郎第三表》,《全唐文》卷二二二。

[10]张说《李氏张夫人墓志铭》,《全唐文》卷二三二。

[11]张说《张氏女墓志铭》,《全唐文》卷二三二。

[12][唐]元稹《三遣悲怀之一》,《元稹集》卷九。

[13]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108页。

[14][唐]白居易《寄元九》,参见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219—220页。

[15]关于唐代俸禄问题,参见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中冻国栋所写《隋至唐前期的俸禄制度》和《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俸禄制度》两章,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0—240页。

[16]张说《让封燕国公表》,《全唐文》卷二二三。《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写作“二百户”。

[17]参《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旧唐书》卷八八《韦嗣立传》。

[18]关于实封与官员生活的问题,容待今后详加研究。

[20][唐]张说《进白乌赋并批答》,《张说之文集》卷一。

[21]张说《谢赐撰郑国夫人碑罗绢状》,《全唐文》卷二二四。《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认为所赐只是因为进《斗羊表》。

[22]以下估算价值时参考了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卷五《唐五代物价考》,中华书局,1998年,第113—189页。是书将有关物品的价格搜罗一处,甚便学人。

[23]出[唐]戴孚《广异记》,中华书局,1961年。按,戴孚,唐肃宗时登科第。

[24]《夏侯阳算经》卷下,郭书春、刘纯校点《算经十书》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校点者认为今本《夏侯阳算经》是唐代宗时作品。

[25]秦波《西安近年来出土的唐代银铤、银板和银饼的初步研究》,《文物》1972年第7期,第54页。文中将刻字中的“挺”录作“铤”,误。

[2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八月条所言后蜀时事,中华书局,1979年。

[27]《唐会要》卷九一“内外官料钱上”,中华书局,1955年。案,以下所引《唐会要》版本同此。

[28]《唐会要》卷九一“内外官料钱上”。

[29]黄正建《唐代前后期皇帝赐宴的比较研究》,载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36—370页。已收入本书。

[30]白居易是一个例子。据《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他任左拾遗时“官卑俸薄”,上奏皇帝,说“臣有老母,家贫养薄”,求为京府判司,结果“除京兆府户曹参军”。

[31]陈寅恪《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载所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9—73页。

[32]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139—140页。

[33][唐]元稹《葬安氏志》,《元稹集》卷五八。

[34][唐]白居易《寄元九》,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〇。

[35][唐]元稹《景申秋八首》,《元稹集》卷一五。

[36][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六八。

[37]参见黄正建《韩愈日常生活研究》,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1—274页。已收入本书。

[38]《资治通鉴》卷二一三《唐纪二十九》玄宗开元十四年二月条;并参《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

[39]《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

[40][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巾幞”条,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92年。

[41][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元稹集》卷六〇。

[42][唐]元稹《报三阳神文》,《元稹集》卷五九。

[43][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元稹集》卷一〇。

[44][唐]元稹《寄刘颇二首》,《元稹集》卷一八;并参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166页。

[45]黄正建《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以文宗朝王涯奏文为中心》,载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70—411页。已收入本书。

[46]参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317、369页。

[47]参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353页。

[48]雷闻近有《割耳剺面与刺心剖腹——从敦煌158窟北壁涅槃变王子举哀图说起》(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4期)一文,认为在唐代,“割耳”的习俗已流行到汉人中间。尽管如此,它无疑仍被视为一种“胡”俗。

[49]张说《谏泼寒胡戏疏》,《全唐文》卷二二三。

[50]张说《苏摩遮》,《全唐诗》卷二八,中华书局,1960年。

[51][唐]元稹《乐府·缚戎人》,《元稹集》卷二四。

[52][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元稹集》卷三〇。

[53][唐]元稹《法曲》,《元稹集》卷二四。(www.daowen.com)

[54][唐]张说《岳州作》,《张说之文集》卷八。

[55][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元稹集》卷一〇。

[56][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元稹集》卷一二。

[57][唐]张说《岳州宴别潭州王熊二首》,《张说之文集》卷六。

[58][唐]张说《翻著葛巾呈赵尹》,《张说之文集》卷七。

[59][唐]张说《醉中作》,《张说之文集》附《张说之集补》。

[60][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序,《元稹集》卷一一

[61][唐]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至陕府与吴十一兄端公崔二十二院长思怆曩游因投五十韵》,《元稹集》卷五。

[62][唐]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元稹集》卷六。这种罚酒不留情面的性格,影响了以后在监察御史任上的工作。

[63][唐]元稹《放言五首》,《元稹集》卷一八。

[64]参见耿鉴庭《元稹的咏病诗》,转引自《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288—290页。

[65][唐]元稹《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中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元稹集》卷一八。

[66][唐]元稹《琵琶歌》,《元稹集》卷二六。

[67]黄正建《唐代前后期皇帝赐宴的比较研究》,载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36—370页。已收入本书。

[68]参见《张说之文集》卷一至卷五。

[69][唐]张说《东都酺宴》五首之四,《张说之文集》卷五。

[70][唐]张说《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官庄》,《张说之文集》卷五。

[71][唐]沈佺期《李员外秦授宅观妓》,《沈佺期集》卷一,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本,中华书局,2001年。

[72][唐]张说《温泉冯刘二监客舍观妓》,《张说之文集》卷五。

[73][唐]元稹《和乐天示杨琼》,《元稹集外集》卷七。

[74][唐]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元稹集》卷二六。

[75]《太平广记》卷七七“泓师”条,中华书局,1961年。

[76]张说《唐处士张府君墓志铭》,《全唐文》卷二三一。按《张说之文集》同文缺“冯氏”二字,利用价值骤减。

[77][唐]张说《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呈诸留守》,《张说之文集》卷七。

[78]这两处别业在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论》(修订版,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均未言及。

[79][唐]元稹《告赠皇祖祖妣文》,《元稹集》卷五九。

[80][唐]元稹《唐故朝议郎……河南元君墓志铭》,《元稹集》卷五七。

[81][唐]元稹《东台去》,《元稹集》卷一四。参见本文第一部分。

[82]参见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484页。

[83]参见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403页。

[84]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31—40页。

[85]如果《莺莺传》基本是实录,而“张生”又确是元稹的话。

[86][唐]白居易《策林序》,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二。

[87]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载所著《唐史研究丛稿》,新亚研究所出版,1969年,第414页。但严氏此文重点在山林的寺院,对都市寺院以及道观涉及甚少(以上有关元稹的例子就不在其例证中),对这种风尚形成的原因也有再探讨的余地。

[88][唐]元稹《江边四十韵》,《元稹集》卷一三。

[89][唐]元稹《唐故朝议郎……河南元君墓志铭》,《元稹集》卷五七。

[90][唐]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元稹集》卷二二。

[9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八,中华书局,1981年。

[92]张说《与魏安州书》,《全唐文》卷二二四。

[93][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元稹集》卷一〇。

[94][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十二功曹五十韵》,《元稹集》卷一一。

[95][唐]白居易《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转引自《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第781页。

[96][唐]张说《深度驿》、《古泉驿》,《张说之文集》卷八。

[97]参见《元稹集》卷一七。

[98]《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

[99][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序》,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

[100]《唐律疏议》卷九,中华书局,1983年。

[101]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全唐文》卷六五〇)云:“伏奉今月三日制书,授臣……同州刺史……谨以今月九日到州上讫。”

[102]《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

[103]《唐六典》卷三“户部度支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

[104][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寄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一七。

[105]但这还不能视为结论,需要有更多的例证来证明。

[106]参见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