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代乡镇志书研究:清代后期编纂活跃

清代乡镇志书研究:清代后期编纂活跃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晚清同治、光绪、宣统时期,乡镇志书的编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活跃时期,三朝合计编纂志书近140种,与乾嘉时代近150种的结果在数量上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由此构成了清代乡镇志书编纂发展史上的两大高潮阶段。

清代乡镇志书研究:清代后期编纂活跃

进入清代后期,道光朝前期编纂的乡镇志书有22种,其中清道光六年至道光十年共编纂志书十八种,年际分布较为均匀,同时也是道光初年编志的活跃时期;中期志书28种,年代上以清道光十四年至清道光二十二年间最为集中,占本朝数目的近八成比重(22种),特别是道光十七年至道光二十年间就有14种志书问世,平均每年3.5种,可见其编纂志书的活跃程度;其后期志书16种,在时间分布上集中于头尾两个时间段,即清道光二十一年与二十二年间(5种)、清道光二十五年至道光三十年间(8种)。道光朝编纂乡镇志书的活跃程度与乾隆朝的情况较为相似,一样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基本上维持在一个同类等级数目上。例如道光十年、十一年、十四年及十七年各有5种,为平均水准的两倍多。其后的咸丰年间仅有7部乡镇志书问世,且集中在咸丰六年以后(5种),系清代各朝中志书最少者,仅为道光朝数量的一成尚弱。这自然与咸丰时期各地动乱、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有着一定的关联,因而影响了其文治措施的稳定推行。

到了晚清同治光绪宣统时期,乡镇志书的编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活跃时期,三朝合计编纂志书近140种,与乾嘉时代近150种的结果在数量上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由此构成了清代乡镇志书编纂发展史上的两大高潮阶段。[73]其中同治朝乡镇志书数量约占晚清志书总数的1/4比重,且主要集中在同治后期(即清同治六年以后,20种),尤其是末后三年最为集中(15种),同治十一年至十三年间,平均每年有5种志书问世,而同治十二、十三两年的乡镇志书编纂,更是达到了每年6种的数量,成为修志活跃度较高的年份。光绪、宣统年间合计有乡镇志书101种,占其3/4的比重。[74]光绪朝前、中、后三个时段的志书种类数量相对平均,各为28、22、29种。[75]其前期志书在时段上多分布于清光绪五年至光绪十年(18种),平均每年有3种志书产生,而光绪七年至十年间(14种),属于编纂志书的活跃时期(尤其是光绪八年和光绪十年);光绪中期的乡镇志书有22种,约有一半(10种)集中在清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间;后期编纂的志书一半多分布在清光绪二十七年至光绪三十三年间(16种),其中光绪二十三年的志书更是高达七种,为年际平均数的近3倍,光绪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也编纂了九种乡镇志书(其中光绪二十八年4种)。此外,宣统年间志书以清宣统三年最集中(9种)。[76]若将宣统朝视为光绪末年政局的延续,则可以认为光绪后期编纂乡镇志书近五十种,占光宣两朝总数的一半比重。自清光绪后期(光绪二十三年开始)至于宣统末年,乡镇志书的编纂数量较之光绪朝前期而言骤然增加,这种变化与当时各地大力编修乡土志、乡土教科书,提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浪潮是有所呼应的。(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