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森林帝国:进贡方物和森林文化特色

森林帝国:进贡方物和森林文化特色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物又称贡品,为地方出产的土特产品,是地方或部族经济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从进贡方物来看,反映了森林文化的特色。满洲先人肃慎,早在商周时期,向周朝进贡“楛矢石砮”。近年在黑龙江省宁安市东康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文献记载的“楛矢石砮”提供了实物依据。若干支箭装在由桦树皮制成的箭囊(撒袋)里,其中箭杆已经炭化,但其形状仍然可辨。“石砮”即箭头,则是用石料、兽骨或鱼骨磨制而成,前者显然就是“石砮”。

森林帝国:进贡方物和森林文化特色

方物又称贡品,为地方出产的土特产品,是地方或部族经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从进贡方物来看,反映了森林文化的特色。满洲先人肃慎,早在商周时期,向周朝进贡“楛矢石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历史故事说:

有隼集于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湣公使使问仲尼。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分异姓以远方职,使无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20]

“楛矢石砮”既是狩猎的工具,也是作战的武器。近年在黑龙江省宁安市东康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文献记载的“楛矢石砮”提供了实物依据。若干支箭装在由桦树皮制成的箭囊(撒袋)里,其中箭杆已经炭化,但其形状仍然可辨。箭杆长四五十厘米,经鉴定为荆类灌木[21],质坚而韧,形直而挺,确是做箭杆的优良材料。“石砮”即箭头,则是用石料、兽骨或鱼骨磨制而成,前者显然就是“石砮”。(www.daowen.com)

除“楛矢石砮”之外,其他的贡品,满洲先人历代进贡的方物,飞禽如海东青、鹰隼、飞龙等;走兽皮张如貂皮、狐狸皮、猞猁狲皮、水獭皮、海龙皮、虎皮等;林产品如人参、灵芝、蘑菇、松茸、木耳、松子、榛子蜂蜜、蕨菜等;水产品如东珠、鲑鱼、鲤鱼、鲥鱼、鳇鱼等;药材如鹿茸、麝香、熊掌、熊胆、虎骨、红景天等;用品如麈尾、赤玉、松花石砚等。这些贡品突出反映出其经济为森林经济,而不是草原经济。在清初,喀尔喀蒙古八札萨克,即土谢图汗、车臣汗、丹津喇嘛、墨尔根诺颜、毕席勒尔图汗、鲁卜藏诺颜、车臣济农、坤都伦陀音,每岁向清廷进贡白驼各一、白马各八,谓之“九白年贡”[22]。均受赏赉如例,并受赐宴。这反映了蒙古的草原文化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