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献的定义和类型-《食品标准与法规》简介

文献的定义和类型-《食品标准与法规》简介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献的类型繁多,根据文献的性质、内容、用途、表现形式、加工程度、载体形式等可分成许多类型。按加工程度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这是近几年来被逐步认识和重视的一类文献,它具有原始性、新颖性、分散性和非检索性等特征。包括论文、译文、译文专著、报纸、报告、产品样本、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档案等公开发表的文献类型,也包括日记、内部报告、技术档案、信件等不公开发表的文献类型。

文献的定义和类型-《食品标准与法规》简介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虞夏书·益稷》也有相关的引证说明“文献”一词的原意是指典籍与宿贤。GB/T 3792.1-2009《文献著录第一部分:总则》和GB/T 4894-2009《信息与文献术语》对“文献”下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现在认为文献是各种知识或信息载体的总称。

文献是汇集和保存人类知识财富,供全人类分享、利用的有价值资料;它作为载体记录、传播科技信息与情报,是衡量学术水平和成就的重要标志;文献还能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社会,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继承先知,启发思路。

文献的类型繁多,根据文献的性质、内容、用途、表现形式、加工程度、载体形式等可分成许多类型。

1.按文献的表现形式划分

根据文献的外在表现形式及编辑出版形式不同,可划分为11种,即图书、报刊、科技报告、会议记录、学术论文、标准资料、产品资料、科技档案、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网络文本等。

食品标准属于标准资料,食品法规属于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指各国政府部门及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版的文献。政府出版物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就文件性质而言,政府出版物可分为行政性文件(国会的记录、政府法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及调查统计资料等)和科学技术文献两部分。

2.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

(1)印刷型 是指以纸质为载体,采用各种印刷术把文字或图像记录存储在纸张上而形成的一种文献形式,目前仍然是文献的一种主要形式。其优点是便于阅读,容易传播,但因载体材料所存储的信息密度低,占用空间较大,整理保存相对费时费力。

(2)缩微型 是指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将文字或图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主要包括缩分胶卷、缩分胶片等。其优点是体积小、成本低、存储密度大,节约空间,便于携带;缺点是不能直接进行阅读,必须借助缩分阅读设备。

(3)声像型 又称视听资料、声像资料、音像制品。它是以磁性、光学材料为记录载体,利用专门的机械装置记录与显示声音和图像的文献。如常见的有磁带、录像带。其优点是直观,传播速度快,可以随时修改,有利于更新,基本脱离了传统的文字形体。缺点是需要特殊的设备和一定的技术条件,成本也比较高。(www.daowen.com)

(4)机读型 又称磁盘、光盘文献或电子型文献,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阅读的文献。它是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存储介质,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磁性存储技术,把文字、声音或图像信息等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在磁带、磁盘、磁鼓等载体上,利用计算机及其通信网络进行浏览、阅读的文献载体,机读型文献按其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不同,可分为联机型文献、光盘型文献和网络型文献。

(5)电子型(electronic form)

电子型文献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到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文献。随着光盘的产生和广泛的应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缩微型文献、声响型文献、机读型文献统称为电子型文献。目前,电子型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大、内容也丰富,如各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联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网络新闻、光盘数据等。电子型文献的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出版周期短、易更新,传递信息迅速,存放方便、快速,信息共享性好,可以融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

3.按文献加工程度划分

人们在利用文献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为了及时报道和揭示文献、便于信息交流,可对文献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按加工程度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从零次文献到一次、二次、三次文献都是人们为了方便利用文献信息而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浓缩,使文献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化的结果。

(1)零次文献 又称为原始文献,是指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未公开于社会,只为个人或某一团体所用的原始文献,如文章草稿、私人笔迹、会议记录、未经发表的名人手迹等。这是近几年来被逐步认识和重视的一类文献,它具有原始性、新颖性、分散性和非检索性等特征。

(2)一次文献 是指一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对零次文献的第一次加工整理、简化的系统性文献。包括论文、译文、译文专著、报纸、报告、产品样本、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档案等公开发表的文献类型,也包括日记、内部报告、技术档案、信件等不公开发表的文献类型。一次文献一定发表在零次文献之后,它是报道零次文献,检索零次文献的一种有效检索工具。

(3)二次文献 又称为检索性文献源,是对一次文献源进行内部特征、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文献物理特征)和内部特征的分析、提取、整理而形成的文献形式。一般包括目录、题录、文摘、搜索引擎等。

(4)三次文献 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