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经济腾飞,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中国经济腾飞,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目前而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工业化,更准确地讲,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过半。199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18,表明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但已经进入初期的后半阶段。

中国经济腾飞,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性要求其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就目前而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工业化,更准确地讲,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的部分研究结果。

从全国看,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这表明中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过半。199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18,表明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但已经进入初期的后半阶段。到2000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了26,这表明,从1996到2000年的整个“九五”期间,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是50,这意味着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阶段。也就是说,“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化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接近5。单独的计算表明,在2002年,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化综合指数达到了33。如果认为从工业化初期步入工业化中期,具有一定的转折意义的话,那么,“十五”期间的2002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转折之年。从静态角度计算,如果在未来中国能够维持“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4~5,再经过10~13年的加速工业化进程,2015—2018年,我国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将达到100,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这与我们到2020年长期的现代化战略目标要求是相符合的。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整个10年间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3.2推算,到2021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也将达到100,中国将实现工业化。[1](这一目标现在已基本实现。)(www.daowen.com)

新型的工业化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化。中国即将基本实现的工业化必须是新型的工业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的工业化需要进入高新技术领域,不能再以发展传统工业为主攻目标,一定要跟上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因此,中国需要在计划的制定、产业的调整,以及教育的准备等方面把握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以避免受到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惰性影响。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的工业化具有以下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