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抗金英雄岳飞:北宋-元朝历史小课堂

抗金英雄岳飞:北宋-元朝历史小课堂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兵的暴行激起了南宋爱国军民的愤怒,许多仁人志士和杰出将领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打击金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韩世忠和岳飞。金军成功渡过了江面,但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到达建康时又遇到了岳飞军队的袭击,被杀得尸横遍野,费尽力气才逃回了北方,建康也被岳飞收复了。岳飞率军长驱北上,直逼中原。岳飞乘胜进军朱仙镇,这里距离原北宋都城开封只有四十五里路,退守开封东部和北部的金军已经陷入绝境。

抗金英雄岳飞:北宋-元朝历史小课堂

1129年,金兵的将领完颜兀术带领十万大军大举向江南进犯,宋高宗从明州乘船下海,只顾逃命。金军得以相继攻克明州、杭州,因战线太长,怕被宋军断了后路,于是大肆劫掠一番后,第二年便向北方撤军。

金兵的暴行激起了南宋爱国军民的愤怒,许多仁人志士和杰出将领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打击金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韩世忠岳飞

韩世忠是驻守镇江的将领,他知道金兵北退后,挑选了镇江作为主战场。于是,他先后占据了青龙镇、江湾、海口,金军见无法渡江,索性派人向宋军下了战书,约定了两军决战的日期、地点。

金兵有十万人马,韩世忠才八千人。决战之前,韩世忠在地势最高的金山的龙王庙埋下了伏兵。几天后,完颜兀术带人去那里侦察,正中埋伏,完颜兀术差点被活捉。

完颜兀术

完颜兀术又名完颜宗弼,民间俗称金兀术。他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精通骑射、善于用兵,领导了多次南侵战争,为金国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完颜兀术遭埋伏后,心有余悸。江边决战的时刻,韩世忠亲自披挂上阵,妻子梁红玉则在江心战船上为众将士擂鼓助威。将士们看到将军夫人都上阵了,无不勇气倍增,如猛虎下山,将金军打得大败,完颜兀术仓促之下逃进了死水港黄天荡,韩世忠的船队牢牢封锁住了入江的唯一水道。

完颜兀术眼见不敌,派人求和,愿意把在江南抢来的财宝交给韩世忠,韩世忠严词拒绝,并多次击退接应完颜兀术的援军。最后,完颜兀术在汉奸的指点下,利用当地的旧河道,连夜开挖了一条三十多里长的水渠,挑了一个无风的日子,偷偷乘小船渡江。宋军是大船,追不上。又有汉奸指点金军放火箭烧宋军的船,宋军的船只被烧得七零八落,只好退回了镇江。

金军成功渡过了江面,但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到达建康时又遇到了岳飞军队的袭击,被杀得尸横遍野,费尽力气才逃回了北方,建康也被岳飞收复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是南宋时最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率领的岳家军更是一支令金兵闻风丧胆的铁骑

金兵南下的时候,他还只是东京的一个小军官。岳飞从小好学,熟读兵书,二十岁时应征入伍。一次,他与一百多名骑兵在河边练兵,忽然看到一股金兵。他不慌不忙,带着骑兵们埋伏在路边,趁金军不备,冲出去把金军打得七零八落。他因此被名将宗泽看中,做了宗泽手下的偏将,智勇双全,屡立战功,三十二岁时就成了一方将领,与韩世忠、张俊等老将并驾齐驱。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岳家军,更是治军严谨、所向披靡。因此在金军中流传着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到宋高宗绍兴年间,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将领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军队,岳家军通过俘虏以前伪齐政权的万匹战马,成立了南宋年间绝无仅有的万骑马军。

绍兴十年,即1140年,金国再度大举南侵。岳飞率军长驱北上,直逼中原。其他将领也收复了不少失地。岳飞得以轻骑进入郾城(今河南省漯河市),把金军打得节节溃败。

完颜兀术派出一支铁骑,金兵身披重甲,三匹马为一组,用索相连,号称“拐子马”,过往多次打败宋军。岳飞派出步兵,手持大刀滚入马阵之中,专砍马腿,只要一匹被砍倒,三匹就会一起倒下。岳家军趁机冲杀,“拐子马”全军覆灭。

岳飞连连获胜,他担心金军会转攻颍昌(今河南省临颍县),便派儿子岳云赶去支援。岳云赶到那儿时,果然遇到金军,他与驻守颍昌的王贵互相配合,一场大战下来,把金军打得尸横遍野。岳飞乘胜进军朱仙镇,这里距离原北宋都城开封只有四十五里路,退守开封东部和北部的金军已经陷入绝境。北方的百姓听说宋军打回来了,高兴得热泪盈眶,各路义军也纷纷举起岳家军旗号,打击金军。岳飞心里也止不住兴奋,他说:“将士们!努力杀敌吧!等把金人赶出我们的家园,再与诸位痛饮!

岳云

岳云是岳飞的长子,他自幼习武,十二岁就成为父亲军中的小卒,十六岁开始随军征战,常带头冲锋,非常勇猛,功劳却总是被父亲瞒报,他毫无怨言。二十三岁时,岳飞被害,岳云和岳家军主要将领张宪随后也被杀。

抗金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宋高宗一直以向金国妥协为国策,更不愿意迎回宋钦宗(宋徽宗已经死去)。只求太平的宋高宗,便和宰相秦桧商议,命各路大军班师回朝,好向金国求和。岳飞不肯退兵,宋高宗求和心切,竟连发十二道代表皇帝旨意的金牌,勒令岳飞回朝。岳飞悲愤莫名,长叹道:“十年努力,毁于一旦!”

君命难违,岳飞只得下令撤军,已经收复的土地再次拱手让给了金国。宋军撤军那天,全城的百姓哭声震天,可谁也无力挽回。

岳飞回到临安后,宋高宗为了向金国表达议和的诚意,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将的兵权,并撤销了负责对金作战的机构,随后派出使者向金国求和。金国则将杀掉岳飞作为议和的前提。

于是,秦桧唆使与岳飞不和的将领张俊,诬告岳家军将领张宪阴谋发动兵变,要归还岳飞兵权。宋高宗闻言大怒,立即将岳飞和岳飞之子岳云抓入大狱。

然而岳飞一心为国,秦桧指使的审讯官员虽然给岳飞父子捏造了许多罪名,却没有一项罪名有真凭实据。秦桧拿不出一个说得出口的理由,又让同党审理岳飞,依然找不到任何证据。

课堂在线(www.daowen.com)

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被称为“中兴四将”,其中张、刘二将的功劳完全无法与岳、韩二人相提并论。

两个月后,老将韩世忠看不过去,当面责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何罪?”秦桧无言以对,只好耍赖,说:“岳飞给张宪写信,让他谋反,虽然没找到证据,但这件事‘莫须有’(莫须有,即也许、可能有的意思。)。”

韩世忠愤怒了:“既是莫须有,如何能让天下人心服?”

主降派秦桧一心想除掉岳飞这个眼中钉,却怕引起公愤。一天,他正坐在桌前发呆,他的妻子王氏知道他为岳飞之事心烦,冷笑着说:“缚虎容易,放虎难。”

这句话让秦桧下定了决心,当天夜里,他派人给看管岳飞的狱卒送了一张小纸条,秘密处决了岳飞。就这样,1142年的除夕之夜,年仅三十九岁的岳飞在大理寺(最高审判机关)狱中的风波亭遇害。

岳飞死后,宋高宗即向金朝称臣,每年向金国送纳岁币,南宋与金国东以淮河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宋统治区,这就是“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导致宋朝永久失去了关中养马的马场,从此岳家军的万骑马军成为南宋绝唱,再无和金国作战的实力。金国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后来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为中都。

课堂在线

智慧点评

宋高宗为保自己的皇位不受威胁,不惜以十二道金牌召回一心收复失地的岳飞,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皇位,却看不到国家面临的危机。而岳飞为了国家死而后已、精忠报国的精神,令后人歌颂不已。

要点掌握

1.1129年,完颜兀术南侵,宋高宗狼狈逃窜。次年,韩世忠率水军将金军包围在黄天荡,挫伤了金军的锐气。

2.1140年,金军再次南侵,岳飞取得郾城之战、颍昌之战等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却被宋高宗连用十二道金牌召回。

3.1142年,为了向金国求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

考点追踪

1.岳飞抗金取得了哪些成果?

2.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害死岳飞呢?

课本里学不到的趣味知识

油条的由来

油条,是一种原名叫“油炸桧”的传统早餐小吃。“油炸桧”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据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了岳飞父子,南宋军民向来对岳飞崇敬有加,听到岳飞父子被害以后无不义愤填膺。当时,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一两个卖早点的摊贩,摊贩主就各自捏起了面团,分别捏成了秦桧和王氏模样的两个面人,扔进油锅里炸,并称为“油炸桧”。买早餐的群众都心照不宣地大喊起来:“吃油炸桧!吃油炸桧!”

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恨,大家都争相效仿。从此,各个熟食摊上都出现了这种油炸食品。直到今天,还有人把油条称为“油炸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