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客车制造工艺-电器件安装

客车制造工艺-电器件安装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3 仪表台内部电器件安装1—仪表线束 2—方向机中心 3—刮水器机构 4—除霜器 5—电器元件仪表线束有两处搭铁点:一处在组合仪表线束分支处,另一处在仪表台右侧检修门处。图7-4 刮水器洗涤器出水管根据配置要求,安装中央处理器、刮水器电动机的大功率控制器、电源转换器等。电源转换器要安装在仪表台右侧的检修口范围内,以便于二次拆卸和安装,各电器件安装要牢固、可靠。电喇叭继电器接线柱应朝下,以防止雨水进到继电器内。

客车制造工艺-电器件安装

(一)仪表台电器件安装工艺

1.仪表台内部电器件安装要求

(1)将仪表线束中的组合仪表线束分支定位点对准方向管柱的中心位置,将其用软管夹固定在工艺横梁上的Z形支架上。其他线束用扎带绑扎在仪表线束上,固定间距为350mm。视频线、空调线、天线、加热器线、缓速器线等附加线束的长出部分,预留在顶篷风道或底盘部分,保证仪表台下的仪表线束的简洁。线束布置应避开刮水器连杆,如无法避开,则尖锐处应用U形胶条防护,见图7-3。

线束用ZD300X8尼龙扎带或卡箍固定在前围线束固定件上,尼龙扎带间距为100~150mm,扎带多余部分留10mm,其余剪掉。

978-7-111-48395-3-Chapter07-3.jpg

图7-3 仪表台内部电器件安装

1—仪表线束 2—方向机中心 3—刮水器机构 4—除霜器 5—电器元件

(2)仪表线束有两处搭铁点:一处在组合仪表线束分支处,另一处在仪表台右侧检修门处。其中,检修门处搭铁点应在绑线工艺梁的下沿,以保证能够拆卸。要先刮去矩管表面的油漆,直至露出原金属面,再紧固搭铁端子,并在搭铁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润滑脂

(3)仪表台下完全密封的车型,它的除霜器出风管和线束经过密封板开孔时,一定要用胶密封,使胶在线束的周围均匀填充。

(4)刮水器洗涤器的出水管用焊接在前围梁上的软线夹固定(不要将水管卡得过紧,以免影响出水),间距为350mm,须防止其与刮水器连杆干涉,见图7-4。

978-7-111-48395-3-Chapter07-4.jpg

图7-4 刮水器洗涤器出水管

(5)根据配置要求,安装中央处理器(注意检查处理器的编号是否与车辆编号一致)、刮水器电动机的大功率控制器、电源转换器等。电源转换器要安装在仪表台右侧的检修口范围内,以便于二次拆卸和安装,各电器件安装要牢固、可靠。

(6)按照图样检查底盘线束、顶篷线束、前围线束的插件位置,确认无误后再连接各插接件。

(7)检查仪表线束各分支放线是否与相应的电器件位置一致,确认无误后,再连接各插接件,并正确摆放预留线束。

(8)将仪表线束与底盘线束、前围线束和其他线束相连接的插接器,绑扎在仪表台检修口附近的绑线工艺梁上(立柱)。将发动机诊断接口、ABS诊断接口和其他诊断接口绑扎在仪表台检修口附近的绑线工艺梁上(立柱),以便于检修。

2.仪表台电器安装要求

(1)把分装好的仪表台放到前围骨架上,理顺除霜器出风管,并将仪表台与除霜器的接口分别连接。为使前风窗两边有较好的除霜效果,需将仪表台左右两端的风管连接到除霜机中部的两个风口上(此处温度最高),并以ϕ50mm卡箍紧固,最后用扎带将其固定在适当位置,不得与其他任何部件干涉。

(2)将仪表台向前推到位。顶篷线束与仪表线束的对接点在主台组合仪表下方或副台下方,见图7-5。

(3)按照布置图安装后视镜开关和翘板开关组。按照线束图连接各开关、控制面板、仪表、音响、行车记录仪线。将预留线束用扎带固定在指定位置,不得悬置。

(4)安装组合仪表。根据配置要求,检查所用仪表是否与车辆编号一致,确保线束插接器颜色与仪表背面的插接器颜色一致。连接仪表线束插接器,以能听到入位的响声为标准将其插接至U位。

978-7-111-48395-3-Chapter07-5.jpg

图7-5 仪表台电器

1—组合仪表 2—翘板开关 3—组合开关 4—行车助手

(二)前围电器安装要求

1.前围线束安装要求

(1)根据不同车型及车辆编号确认所用前围线束无误后,将前围线束沿车架前横梁和前围骨架用线卡固定。线束悬空跨距应小于300mm,无线卡处应采用扎带固定。

(2)前围线束与各电器件的连接必须正确牢靠。电喇叭继电器接线柱应朝下,以防止雨水进到继电器内。搭铁点在气喇叭附近的Z形支架上,将搭铁端子紧固后,应在端子及紧固件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润滑脂,见图7-6。

978-7-111-48395-3-Chapter07-6.jpg

图7-6 电喇叭安装

1—气、电喇叭 2—线束夹

2.前围灯具安装

(1)将前围灯具(应根据车型及订单配置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前组合灯具)放到前灯罩安装位置上进行比配,调整灯具周边与车身的间隙,调均匀后再进行紧固,注意锁紧平垫和弹簧垫圈的安装,见图7-7。

(2)将前雾灯安装到前灯罩相应位置上,注意调整周边间隙,调均匀后再安装牢固(保证灯具表面的top标记向上)。

(3)按线号及各灯具功能的对应关系连接各灯线束的插接器。检查有无端子脱落,确认连接正确可靠后,按要求将各灯线束整理好,并用扎带固定牢靠。插接器处线束应留有30~50mm的回转余量,不得因行车时插接器晃动导致接触不良。

(4)不得私自更改导线在插接器中的位置,以免引起接触不良。

3.前电器舱中的电器安装要求

(1)整理全部线束后,再连接电控盒线束,确保各个插接器连接正确、可靠、到位。检查有无端子松动、脱落。确认无误后用蝶形螺母固定电控盒,再次理顺线束并固定(拔电控盒插接器时,不允许用尖锐工具撬卡扣)。

(2)电控盒上的熔丝熔断后,必须用相同规格的熔丝替换,不允许用铜丝。如果从电控盒备用熔丝上取用,则必须用相同规格的填上,不允许将熔断后的熔丝安装在备用熔丝位置,见图7-8。

978-7-111-48395-3-Chapter07-7.jpg

图7-7 前围组合灯具

1—前组合灯 2—雾灯

978-7-111-48395-3-Chapter07-8.jpg

图7-8 前电器舱

1—蜂鸣器 2—总线模块 3—前电控盒 4—门遥控接收器

(三)侧舱门灯、后尾灯及其线束的安装要求

(1)侧灯线束经过侧舱封板过线孔时,必须用ϕ35mm橡胶套保护,不能剪断橡胶套过线。

(2)对于中型客车和公交车中使用的玻璃钢侧舱门,从底架横梁穿出的侧支线束要用软管夹固定在舱门骨架上,间距为200mm,软管夹固定方向统一,固定后的线束和软管夹走向应横平竖直,见图7-9。灯线从底架横梁到舱门间的插接器处应留有余量(门完全打开后,线束没有成直线状态)。保证舱门在打开时,线束不会被拉断或线束端子被拉脱,见图7-10。

978-7-111-48395-3-Chapter07-9.jpg

图7-9 将线束用软管夹固定在侧舱门骨架上

978-7-111-48395-3-Chapter07-10.jpg

图7-10 在线束插接器处留有余量

(3)如果侧标志及转向灯是粘接结构,则安装时,空位周围不能有灰尘及油迹。另外,还要防止灯具脱落,见图7-11。

(4)线束在穿过过孔处要采用橡胶套或发泡处理进行防护,见图7-12和图7-13

978-7-111-48395-3-Chapter07-11.jpg

图7-11 侧转向灯和侧标志灯

978-7-111-48395-3-Chapter07-12.jpg

图7-12 线束过孔处采用橡胶防护套

978-7-111-48395-3-Chapter07-13.jpg

图7-13 线束过孔处的发泡处理

(5)后尾灯的安装

①现场配开安装固定孔,用M6螺母固定(如果配开孔过大,则须加装平垫)。

②安装在后中门上的尾灯装饰板,应对齐后尾灯上的白色灯,并粘接在后中门上,见图7-14。

③尾灯线接好后,灯座护套应完全套在灯座上,防止尾灯进水,见图7-15。

978-7-111-48395-3-Chapter07-14.jpg

图7-14 后围灯具

978-7-111-48395-3-Chapter07-15.jpg

图7-15 尾灯的不合格安装

(四)发动机舱中的电器安装

1.发动机舱自动灭火器及灭火器线束的安装要求

(1)灭火装置应安装在潜在着火部件附近,如涡轮增压器发电机起动机喷油器及天然气发动机的二级减压阀处。碗形灭火器的灭火剂喷出方向应正对潜在着火部件。灭火器喷口距保护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300mm,且应避开排气管等过热部件。同时,不应影响发动机及其辅助设备的维护保养。发动机舱灭火器安装示意图见图7-16。

978-7-111-48395-3-Chapter07-16.jpg

图7-16 发动机舱灭火器安装示意图

(2)灭火装置通过热敏线相互连接,以满足组合起动灭火的需要。灭火装置的热敏线采用接触式连接,搭接重合长度不得小于50mm,且应伸入玻璃丝管中。搭接部分用尼龙扎带在玻璃丝管外捆扎牢固,不得少于2道,不允许热敏线不连接。热敏线应以200mm的间距用扎带固定,见图7-17和图7-18。

978-7-111-48395-3-Chapter07-17.jpg

图7-17 四个自动灭火器热敏线的连接方式

978-7-111-48395-3-Chapter07-18.jpg

图7-18 热敏线和发动机舱报警线相隔200mm间距固定

(3)对于安装缓速器且配有球形自动灭火器的车辆,要在缓速器上方安装高温报警传感器,并注意线束的防水。

(4)连接灭火器的螺栓为M8。

2.发动机舱门磁性行程开关安装要求

开关的工作体与感应体在舱门关闭到位后必须同心,两者的接触面距离应在10~20mm之间。不符规范的行程开关不能可靠地工作,还会影响发动机的起动功能,严重时甚至会使前起动联锁功能失效,导致发动机舱盖突然打开,造成伤人事故。如果开关工作体与感应体的距离过近,则会使两者之间产生碰撞,进而导致损坏,见图7-19和图7-20。

3.后副起动控制盒和发电机舱照明灯的安装要求

后起动、熄火开关统一使用起动、熄火控制盒支架固定。起动、熄火控制盒安装在后五人座骨架的铝网下沿横向中间位置偏右。控制盒线束以不大于200mm的间距用软管夹固定,保证横平竖直,发电机舱照明灯应安装牢固,不能脱落,见图7-21。

978-7-111-48395-3-Chapter07-19.jpg

图7-19 发动机舱门磁性行程开关安装图

978-7-111-48395-3-Chapter07-20.jpg

图7-20 安装好后的行程开关

978-7-111-48395-3-Chapter07-21.jpg

图7-21 后发动机副起动控制盒、发电机舱照明灯的安装图

1—安装支架 2—副起动控制盒 3—发动机舱工作灯 4—工作灯支架 5—十字槽螺钉

(五)蓄电池舱电器安装要求

1.橡胶圈的保护

舱内各线束穿过舱壁时,应用ϕ50mm胶套保护,不需要打胶处理。ϕ50mm胶套不允许剪断,否则容易脱落,起不到正常的保护作用,见图7-22。

2.接线要求

(1)对照图样认清线号及颜色以准确接线。特别要认清正(红色)和负(黑色)电缆线,分清起动机和发电机电缆线,熟知预热线与其他线束的区别。

978-7-111-48395-3-Chapter07-22.jpg

图7-22 蓄电池舱过孔保护

1—旋转式电源总开关 2—电源总开关 3—起动预热继电器

(2)对于整体式磁性电源总开关(图7-23),要分清控制线的正负极。开关控制线的接线柱附近标有“+”、“-”标记,对照图样正确接好开关的控制线。控制线圈两端并联有反向的续流二极管,如果接错会造成控制线短路,造成控制线熔丝熔断,进而导致全车无电或不能起动。圆形端子在一个点固定时,应以小压大,确保大电流端子的有效接触面积。热缩管一定不要压在螺栓下面,以免接触不良导致过热烧毁继电器,如果此时熔丝失效,会造成导线烧毁。

(3)多个圆形端子在同一点固定时,接触面积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以确保可靠接触。

(4)安装配电盒时,要保证接线正确,做好防护,护套不能插错。

(5)蓄电池应安装牢固,固定螺栓要用双螺母锁紧。同时,极柱要涂上导电胶,压板底部必须装有胶垫,以防止磨破,见图7-24。

978-7-111-48395-3-Chapter07-23.jpg

图7-23 整体式电源开关

978-7-111-48395-3-Chapter07-24.jpg

图7-24 蓄电池安装图

1—蓄电池 2—压板 3—螺母 4—蓄电池架螺栓 5—蓄电池支架总成 6—蓄电池橡胶垫 7—蓄电池压板胶条

978-7-111-48395-3-Chapter07-25.jpg

图7-25 蓄电池舱内电器件安装示意图

1—旋转式电源总开关 2—后电控盒 3—12V电源总开关 4—缓速器继电器盒 5—20路熔断器 6—直流电源转换器 7—蓄电池

3.蓄电池舱内电器件的安装

(1)电器件应安装在设计好的安装支架上。如果没有支架,则用自攻螺钉固定,同时要避免打破背面的线束,见图7-25。

(2)ECU、控制器和CAN总线模块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检修,周围应留有足够的拆装空间。

(3)ECU和控制器的线束插接器接口向下,不能向下的可以朝向侧面,不允许向上以防止水侵入。

(4)蓄电池上禁止放置金属物品,如金属工具、金属零部件等,避免蓄电池正、负极短路起火。

(5)蓄电池舱和加热器舱的上部留有通气格栅和通气孔,格栅的方向应向上以便于排气,并可避免外部杂物进入。蓄电池舱底部应留排水孔。

(六)行李舱电器安装

(1)ABS和缓速器控制盒,以及发动机ECU应安装在车辆右侧行李舱的上部(沿车辆前进方向),并与线束插接器方向相同,见图7-26。

978-7-111-48395-3-Chapter07-26.jpg

图7-26 ABS和缓速器控制盒装在行李舱的上部

(2)舱内线穿过舱壁时,必须用U形胶条保护,过长的线束要用软管夹进行固定,固定点与插接器距离在80~200mm范围内。

(3)控制器安装完成后,外部必须安装保护罩,以防止控制器、ECU被行李或其他硬质物体破坏。保护罩的下方不允许露线,保证安装后的安全、美观,见图7-27和图7-28。

978-7-111-48395-3-Chapter07-27.jpg

图7-27 正确的控制器安装固定方式

978-7-111-48395-3-Chapter07-28.jpg

图7-28 不正确的控制器安装固定方式

(七)顶部电器安装工艺要求

(1)顶篷线束应采用软管夹直接固定,间距为350mm。如果顶部线束与空调管路、线束同向布置,则可以将其用扎带绑扎到空调线束、管路上,间距为350mm。

(2)顶篷线束在前后围处用预埋的软线夹固定,固定间距为350mm。在顶部骨架穿孔的线束,都要对穿线孔处进行发泡处理。发泡时,将线束置于孔中央,发泡液涂在孔周边,保证线束不与孔边摩擦,见图7-29。

(3)阅读灯线束在分装工位完成。线束在风道背面采用软线夹固定,先用直径为3.5mm的钻头钻孔,再用Q2734819自攻螺钉固定,间距为350mm。主线束走向应成一直线,且固定牢靠,不允许有晃动。对照两边插接器内的导线线号是否相符。线束插接器与顶篷线束插接器应连接正确,固定牢靠,不允许有晃动,见图7-30。

978-7-111-48395-3-Chapter07-29.jpg

图7-29 Z形支架固定及过孔处发泡处理

978-7-111-48395-3-Chapter07-30.jpg

图7-30 软线夹固定

(4)多余线束整理后应用扎带固定。线夹固定点位于两个阅读灯的延长线上,靠近出风口处用扎带在合适位置固定。要求在出风口处看不到线束,且线束不能晃动而产生噪声。图7-31~图7-34为冷风道内的线束安装方法。

978-7-111-48395-3-Chapter07-31.jpg(www.daowen.com)

图7-31 软线夹固定

978-7-111-48395-3-Chapter07-32.jpg

图7-32 主线束走向成一直线

978-7-111-48395-3-Chapter07-33.jpg

图7-33 多余线束整理后用扎带固定

978-7-111-48395-3-Chapter07-34.jpg

图7-34 阅读灯线束插接器与顶篷线束插接器的连接

(5)顶部示宽灯安装要求

1)示宽灯安装工艺要求

①用示宽灯实样在安装面上定位,并钻ϕ3.5mm的安装孔和ϕ5.2mm的穿线孔。

②用清洁的干抹布将玻璃钢前顶示宽灯、车速灯安装面周边需打胶的地方处理干净。

③在灯底板接触面周边(图7-35a处)、螺钉孔周边(图7-35b处)、穿线孔周边打上935密封胶

④将示宽灯底座就位于安装面上。将导线从穿线孔穿过,再将导线端子插入插接器护套内。用自攻螺钉将灯底座固定于前顶玻璃钢面上。

⑤用手将灯底座溢出的胶抹平,使胶液均匀涂敷于底座与接触面周边(胶不够还可补充)。在底座上安装螺钉,并在穿线孔上打胶。

⑥将灯罩卡在防水胶垫上,用灯自带的螺钉将灯罩固定在底座上,并在灯罩固定螺钉上打胶,见图7-35c处。

⑦灯线与顶棚线束应连接可靠,扎带固定牢固,避免松动。

2)天线安装工艺要求

①顶置天线应安装在车辆顶部,沿车顶的弧度布置,与前顶的夹角尽量小。安装时,要在固定螺栓上先涂抹密封胶。天线底座下的穿线孔在穿过馈线后,要用密封胶均匀涂抹一圈,防止天线下渗水。

②内置天线一般安装在仪表台副台内,用强力胶布粘贴在副台内侧,应远离刮水器电动机、除霜器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果有干扰,可以将天线移装到更便于检修的仪表台右侧。

978-7-111-48395-3-Chapter07-35.jpg

图7-35 示宽灯安装

③天线安装时,要注意传输线的固定,不可与金属部件干涉。特别是内置天线,固定完后,要将传输线与仪表走线用扎带固定在一起。

3)倒车监视摄像头安装工艺要求

倒车监视摄像头安装在车辆后围上方。安装前,根据车型及订单配置的不同,先查看型号及厂家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用带胶的自攻螺钉将摄像头与支架固定在后围监视器摄像头预埋板上。后围上穿视频线的孔,要在安装好视频线后打胶密封,视频线外露的长度要适中。

4)中门摄像头安装工艺要求

①安装中门摄像头前,先要进行试装,开启中门监视器,连接好中门摄像头与监视器的视频线。然后调节摄像头角度,要求监视器画面里,中门与踏步各占1/2,见图7-36。

②调节摄像头角度时,注意保护摄像头镜面,防止其被污染。将摄像头调节到合适角度后,紧固调节螺母,防止其在车辆运行时偏移。

③把摄像头座固定在顶篷预埋板上,用自攻螺钉固定,注意防止视频线被打穿。

④固定好摄像头后,检查监视器画面是否达到要求,图像是否清晰。

(八)电器调试总体工艺

1.调试中的注意事项

(1)车辆起动后,禁止断开蓄电池或电源主回路,以免损坏发电机。

(2)电路中的熔丝为一次性使用产品,不得维修和任意加大容量。

(3)音响系统的扬声器线路,不得有搭铁现象,否则会烧坏主机和功放。

(4)电器系统复杂,调试过程中,不得采取刮、碰火等检查方法。

(5)更换电器元件前,必须断开电源。

(6)在整个调试过程中,确保各用电器之间无相互影响、干扰现象。

2.电器接线检查

(1)蓄电池舱部分

对照图样检查预热电磁开关、起动电磁开关、总电源电磁开关,以及其他电器件的接线是否正确。

(2)后围发动机线束部分

检查空调发电机、压缩机线束连接是否正确,水位传感器线束是否固定可靠。

(3)仪表台线束部分

检查音响变压器接线是否正确。

3.各控制模块、ECU、蓄电池线束的连接

将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ECAS、缓速器ECU、发电机调节器与线束连接起来,并连接蓄电池负极线。如果有较强火花出现,则应复查线路,排除错误接线或短路情况。

4.接通电源

(1)接通电源总开关。旋转点火开关至“ACC”档,使电源总开关吸合,全车电源接通。

(2)点火状态。旋转点火开关至“ON”档,组合仪表中的充电指示灯、油压报警灯点亮,各仪表指针微动,表示电路基本正常,可以起动发动机。

978-7-111-48395-3-Chapter07-36.jpg

图7-36 安装调试后中门与踏步各占一半

(3)起动发动机。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状态,确认变速器在空档位置,关闭发动机舱门,旋转点火开关至“START”档,起动发动机。若出现无法起动的情况,则应检查电喷线束中的主电源线、搭铁线和ON档电源线,以及其他的起动线路是否正常。

5.灯光调试

(1)危险报警灯。在电源总开关未接通的情况下,打开危险报警灯开关,所有侧转向灯、前后围转向灯应同时闪亮,仪表板中的左右转向指示灯同步闪亮。关闭开关后,所有灯应熄灭。这些灯在报警模式下的闪光频率约为90次/min,过快或过慢都表示电路存在故障。

(2)示宽灯。接通示宽灯开关,前后位置灯、两侧边灯、前后顶示廓灯、牌照灯、仪表照明灯、翘板开关照明灯应同时点亮。断开,则上述灯具同时熄灭。

(3)前照灯。保持示宽灯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旋转组合开关手柄至2档,接通前照灯。此时,前照灯中的近光灯点亮。将组合开关向上扳动1个档位,则远光灯点亮。循环操作组合开关,则远、近光灯交替点亮。关闭前照灯开关,则前照灯熄灭。

(4)超车灯。灯光开关处于任何位置时,只要抬起灯光开关手柄,远光灯都会亮起,松开手柄,则远光灯熄灭。

(5)前雾灯。使示宽灯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接通前雾灯开关,前雾灯点亮。关闭前雾灯开关或示宽灯开关,则前雾灯熄灭。

(6)后雾灯。使前雾灯保持接通状态,同时接通后雾灯开关,两后雾灯应同时点亮。关闭示宽灯开关、前雾灯开关、后雾灯开关中的任何一个,后雾灯均会熄灭(此情况不适用于要求欧盟认证的车辆)。

(7)行李舱灯。接通行李舱灯开关,行李舱、蓄电池舱灯应同时点亮,关闭行李舱灯开关,这些灯均应熄灭。

(8)转向灯。逆时针扳动转向组合开关,左侧转向灯闪亮。顺时针扳动转向组合开关,右侧转向灯闪亮。

(9)倒车灯。接通点火开关,将变速杆置于倒档,倒车灯亮。同时,倒车蜂鸣器发出提示声,倒车监视器接通。变速杆脱离倒档时,倒车灯熄灭,倒车蜂鸣器停止发声。

(10)制动灯。踩下制动踏板,后制动灯和高位制动灯同时点亮。松开制动踏板,后制动灯和高位制动灯同时熄灭。

(11)顶灯。接通顶灯开关,内顶灯亮。关闭顶灯开关,顶灯熄灭。

(12)阅读灯。先接通仪表台上的阅读灯主开关,然后依次接通各阅读灯分开关,各阅读灯应依次点亮,并能可靠关闭。

6.路试前的组合仪表调试

(1)仪表报警灯。接通点火开关,组合仪表上的气压指示灯、驻车制动指示灯、STOP灯、冷却液液位过低报警灯、蓄电池充电指示灯和机油压力报警灯应同时点亮。ABS灯、ASR故障指示灯在自检后熄灭。发动机预热指示灯在发动机完成预热后熄灭。

常用的指示灯见图7-37。

(2)仪表。接通点火开关,电压表、燃油表、冷却液温度表、气压表(2只)、机油压力表随车辆状态作出相应指示,见图7-38。

7.刮水器调试

(1)清洗器。接通清洗窗开关,清洗电动机通电工作,刮水片喷水头应开始喷水。调整喷头,使其喷出的水流处于前风窗区域内。

(2)间歇。接通刮水器间歇档,刮水片每间隔5~8s动作一次,并能正确回位。传动杆应无异响、干涉现象。

(3)低速。接通刮水器低速档,刮水片作低速往复运动。传动杆应无异响、干涉现象。动作频率不应低于20次/min。

978-7-111-48395-3-Chapter07-37.jpg

图7-37 客车常用的指示灯示意图

978-7-111-48395-3-Chapter07-38.jpg

图7-38 客车仪表

(4)高速。接通刮水器高速档,刮水片作快速往复运动。传动杆应无异响、干涉现象。动作频率不低于45次/min。

(5)回位。关闭刮水器开关,刮水片应自动回到前风窗下部的初始位置。

(6)要求。为防止刮水片损伤玻璃,刮水器工作时,应同时接通清洗器。刮水片动作时,应无干涉、振颤现象,回位时与前风窗胶条之间无相碰现象。喷水软管无折弯、堵塞现象。各机械传动部位无紧固不牢现象。

8.乘客门及气泵控制线路调试

(1)前门气泵控制线。在系统气压充足的情况下,检查电控锁开关状态。顺时针旋转为关门,逆时针旋转为开门。检查前门气泵翘板开关工作状态,向下按动为开门,向上提起为关门。前门与示宽灯同时打开时,前门踏步灯点亮。前门完全关闭时,踏步灯在关门过程中熄灭。前门开关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防夹系统应能控制其自动打开。

(2)中门气泵控制线。在气压充足的情况下,检查后门气泵翘板开关的工作状态,向下按动为开门,向上提起为关门。中门和示宽灯同时打开时,中门踏步灯点亮。中门完全关闭时,踏步灯熄灭,在关门过程中,后门遇到障碍物时,防夹系统应能控制自动打开车门。

(3)乘客门。

①给气泵通气,旋转门上的钥匙使乘客门关闭,观察车门与车身是否在同一平面,门上胶条与门框胶条是否能紧密结合,门上楔块是否与门框楔块锁住,见图7-39。

②通过调整车门及门框上的楔块,使车门与车身处在同一平面内,门上胶条与门框胶条结合紧密,门上楔块与门框楔块锁住,门与门框间隙均匀,门开关动作自如。

③调好乘客门后,用气泵自带螺栓把气泵外罩安装到气泵上。气泵外罩要安装牢靠,不能歪斜或与周围部件干涉。

9.驾驶人风扇

接通驾驶人风扇开关,驾驶人风扇扇叶开始转动。旋转过程中,扇叶运转应灵活且无杂声。

978-7-111-48395-3-Chapter07-39.jpg

图7-39 乘客门楔块位置示意图

10.检查电动后视镜

按压电动后视镜调整按钮,按压方向与后视镜的动作方向应一致。接通电动后视镜加热开关,等待数分钟后,电动后视镜镜片应呈温热状态。

11.电子钟和卫生间调试

(1)电子钟的检查。接通电源总开关,电子钟显示时间,将其调整为标准时间。电子钟应有时间记忆功能,具有交替显示车内、外温度功能。

(2)卫生间占用灯的检查。接通电源总开关,卫生间占用灯点亮(绿色)。卫生间有人进入时,卫生间占用灯变为红色。

(3)排风扇。接通电源开关,卫生间内的排风扇以低速运转。打开卫生间门时,排风扇自动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4)卫生间水泵。卫生间水箱加注水后,按压洗手水龙头开关,卫生间水泵开始工作,有水流出。

(5)卫生间照明灯。打开卫生间门时,内部照明灯点亮,关闭卫生间门,内部照明灯应延时熄灭。

12.倒车监视器

(1)倒车监视器检查。接通电源开关,按压转换开关,使倒车监视器的画面在车内与车后之间转换。将变速杆置于R位时,倒车监视器应强制转换为车后画面。

(2)镜头的调整。调整车内镜头,使监视器画面能覆盖车内最大视角范围。调整车后镜头,使监视器中车外画面的底边与保险杠上沿平齐,且镜头居中,无左、右偏斜现象。

13.空调系统

起动车辆,按下空调电源开关,面板上的文字、图标背光应全部点亮。将“通风/制冷”按钮置于制冷位,此时车内默认温度为22℃,风机为低速运转,待30s后,制冷指示灯点亮,空调开始制冷,冷凝器风机同时运转。反复按动风量选择键,蒸发器风机在低、中、高之间切换。反复按动状态选择键,空调的运行状态在手动、自动之间切换。选择自动状态时,风速根据温度自动调节,延时1min后关闭。在检查调试过程中,空调故障指示灯应保持熄灭状态。

14.暖风系统

先打开加热器的水泵开关,再打开预热开关。暖风机加热器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热、点火等各项工作。打开水暖强制性散热的散热器开关,检查散热器工作是否正常。关闭时,先关加热器预热开关,再关水泵开关,加热器经过一定延时后停止工作。加热器在未停止工作前,严禁关闭整车电源。接通除霜器开关,除霜器风机能分别以低速和高速运转,前风窗玻璃旁的每个出风口,都应有风均匀吹出。

15.ABS检查

(1)路试前。接通点火开关,ABS、ASR指示灯点亮,应能听到ABS系统电磁气阀的自检声,ABS、ASR灯在系统自检正常后熄灭。

(2)路试中。在光滑平直路面上,车速大于40km/h的情况下,实施三次制动。检查制动路面情况,ABS正常时,轮胎制动痕迹应为点制动痕迹,无拖印、制动跑偏现象,否则,应检修ABS控制系统。

16.缓速器检查

车速大于40km/h时,放松加速踏板,顺时针扳动缓速手柄开关,置于1档,仪表缓速指示灯点亮,车速应有明显下降依次将手柄置于2~4档,车速下降趋势依次增强。在系统气压充足的情况下,踩下制动踏板,缓速指示灯点亮,车速下降趋势增强。按下缓速器解除开关,踩下制动踏板,缓速指示灯不亮,车速下降趋势减弱。

17.车身升降系统(ECAS)

(1)路试前。打开点火开关,高度指示灯及故障指示灯点亮2s,之后故障灯熄灭。如车辆在正常高度,高度指示灯也应随即熄灭。当达到侧跪高度时,侧跪指示灯亮。

(2)路试中。保持车身在升高位置并起步加速,在加速过程中,车身应恢复正常高度。保持车身在下降位置并起步加速,在加速过程中,车身应自动恢复正常高度。

18.路试中的仪表调试

(1)里程表。上检测线试车,车辆从静止加速至40km/h,检测结果应为37.5~40km/h。

(2)发动机转速表。不同的发动机怠速值也不同。例如,玉柴发动机的怠速约为650~700r/min,日野发动机怠速约为550r/min。使发动机保持怠速状态,转速表应稳定在怠速范围内,不应上下窜动。匀速踩下加速踏板,发动机转速表指针应均匀提升,加速踏板踩至极限位置时,转速表应显示发动机的最高转速。

(3)冷却液温度表。冷车状态,接通点火开关,冷却液温度表应指示在40℃左右。热车后,根据发动机负荷状态,冷却液温度表应保持在80~95℃的范围内。

(4)机油表。机油表用于指示发动机运转时,润滑系主油道的润滑油压力。起动发动机,机油表示数在发动机怠速时应不大于70kPa,高转速时示数应大于200kPa,如果在100kPa以下,说明发动机润滑系统有问题。

(5)燃油表。在油箱没有加注燃油时,接通点火开关,燃油表应指示在‘0’位。燃油油箱加注燃油后,燃油表应指示在“0”位与“FULL”位之间。

(6)气压表。接通点火开关,气压表应指示储气筒内压缩空气的压力。行车时,气压表的指针应指示在0.5MPa以上值,0.5MPa是安全极限值;气压表示数低于此值时,报警指示系统的低气压报警灯就会点亮。

(7)电压表。电压表用于显示整车电压。车静止时,电压值应为25V。正常行驶时,电压值应在27~28V之间。

19.指示灯

(1)充电指示灯。接通点火开关时点亮,发电机正常发电后熄灭,发电机不发电时该灯也应点亮。

(2)机油压力报警指示灯。打开点火开关时点亮。发动机运转时,机油压力大于70kPa时熄灭;机油压力低于70kPa时,该灯点亮,同时,STOP故障灯点亮。

(3)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报警指示灯。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时(超过103℃),该报警灯点亮,同时,STOP灯点亮。

(4)气压过低报警灯。制动系统气压低于500kPa时,接通点火开关后点亮,同时,STOP灯点亮。

(5)驻车制动指示灯。在气压充足的情况下,接通点火开关,拉紧驻车制动手柄时点亮,同时,STOP灯点亮。松开制动手柄时,灯熄灭。

(6)发动机预热指示灯。接通点火开关后点亮,待发动机预热至设定温度后熄灭,预热系统有故障时灯点亮或闪亮。

(7)ABS、ASR指示灯。接通点火开关,ABS、ASR指示灯点亮,同时,ABS自检过程中发出排气声。ABS、ASR在系统检测正常后熄灭。

(8)发动机ECU故障灯。接通点火开关,指示灯点亮。发动机ECU系统自检正常后,该灯自行熄灭。如果发动机ECU系统有故障,则该灯会持续点亮。

20.娱乐系统调试

(1)收音机部分。接通电源开关,电源输出指示灯点亮,按压主机FNC键(大于1s),选择收音模式,按BAND键,选择FM1波段,旋转音量旋钮至适当位置。此时,扬声器中有FM波段特有的“沙沙”噪声,按向上或向下键,收音机开始自动向高频或低频段搜索。找到一个电台时,搜索自动停止,重复搜索,可找到所需电台。每按A-M键一次,音频模式依次转换为BASS(低音)、TREB(高音)、BAL(左右平衡)、FAD(前后平衡)。

(2)VCD\DVD部分。在碟盒中放入试机碟片,按FUNC键选择换片模式。待换片机扫描碟片后,按播放键,碟片开始播放,按RDM键,碟片上的节目将随机播放重复按压RDM键,从随机播放模式中退出。按RPT键,当前播放的节目将被重复播放,再按一下RPT键,则从重复播放中退出。按住向上或向下键(大于1s),将以比普通播放速度快5倍的速度快进或快退。松开向上或向下键,碟片按正常速度播放。按压换片机退出键,碟片退出。

(3)要求。接线应正确,安装应牢固,扬声器音质要优美。最大音量时,扬声器应无变音、失真现象。车辆起动后,无音频干扰现象,主机各功能键无失效现象。

(4)显示器部分。画面应清晰流畅,底色纯正,无偏色、串色现象,颜色、对比度、亮度有效且可调。起动车辆后,无画面干扰现象,前后显示器外观、画面颜色应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