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史教学与研究:《安西採访底本》附图简述

中国史教学与研究:《安西採访底本》附图简述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西採访底本》所附8幅地图为《州署图》《州吏目署图》《州学正署图》《安西州城图》《文庙图》《文昌宫图》《关帝庙图》《龙王庙图》,均以形象绘画法绘制。《安西採访底本·祠祀》节载:“北龙王庙:在苏赖河北岸,距城五里。西龙王庙:在西城门外一里许。”《安西採访底本·祠祀》节言:“(关帝庙)在城东门内,雍正五年建。”

中国史教学与研究:《安西採访底本》附图简述

《安西採访底本》所附8幅地图为《州署图》《州吏目署图》《州学正署图》《安西州城图》《文庙图》《文昌宫图》《关帝庙图》《龙王庙图》,均以形象绘画法绘制。其院墙用两条近似平行线中间加短线条表示,屋子的形状即是堂庑形式,树画得很形象。8幅图的方位标示都是上北下南,方位感强烈,图中正堂均坐北朝南。依据功能,8幅图可分为以下三类:

行政类:包括《州署图》《州吏目署图》和《安西州城图》。《州署图》和《州吏目署图》是8幅图中绘画最为详细的两幅。《州署图》中以中间的一条道路为中轴线,两边建筑的绘画具有极大的对称性;西南角和东南角各有两个小门供出入,东南角门的北边有“马号”,画上了栅栏表示马圈;正南边有“头门”,“头门”两边是“班厅”,西边班厅前有一棵树;从“头门”进去,有三座“仪门”,头门至仪门地段靠东有“福德祠”;穿过仪门,依次是大堂、二堂、三堂,东西两边各配有堂庑;图的西北画有“花厅”,东边有“马王庙”。其他还有一些附属的建筑物,大体亦对称。检视志文,在《州署》节言:“光绪二十年,前知州董麟请欸建修新署,计大门三间、仪门三间、土地祠一所、大堂五间、二堂五间、三堂五间、西花厅一所,书役各房均备。”

《安西採访底本·公署》节言:“(吏目署)在州署之西,系昔日协营旧址也。光绪二十年(1894年),知州董麟请欸修署,因购地而建修之,署西空地监狱附焉。”在《州吏目署图》上,西边画有监狱,在监狱墙上画了交叉且密乱的短线条意示荆棘,用以防止有人劫狱、越狱;其沿南北方向绘画的“头门”“大堂”“内堂”亦在一条线上;进头门左转向西有“军流所”,右转向东有“土地祠”;头门东边有“巡警局”,穿过大堂右转向东是“客厅”。此图绘制较《州署图》简单,建筑、布局明显没有州署气派。

《安西州城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各有城楼,楼门上的文字注记是环向的,有些类似于《咸淳临安志·京城图》[22];中间有鼓楼,鼓楼下有一类似于城门的洞,注记为“鼓楼洞”,洞内有一泉,名为“渊泉”,用两条曲线圈成不规则之同心圆即闭合曲线表示,鼓楼下有文字注记“渊泉春湧”;连接四座城楼的城墙用了中国传统的长城、城墙绘制法,即以连续“弓”字形绘成,“弓”字形下面便是显得很厚实的墙体。(www.daowen.com)

文教类:《州学正署图》分前后两个院落,共五座建筑物。从头门进去,到第二个门之间是前院,占图面三分之一,院内没有绘制任何物体;后院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北面有“明伦堂”,东西两厢为堂庑。志文《儒学署》节言:“(儒学署)在鼓楼迤西、州署之东。昔日旧署建于何时无案可考,房屋近亦坍塌。”《文庙》节言:“在西街,亦被焚毁。光绪九年知州廖溥明重修大成殿五间,东西庑各五间,其崇圣堂、名宦、乡贤、昭忠、节孝各祠、棂星门、泮池、戟门均未修复。”《文庙图》中无一文字注记,最北的一座堂形建筑着笔较多,当为大成殿,即崇圣堂;东西两向有堂庑,是“名宦”与“乡贤”;中间有一建筑物,是“仪门”,仪门前有一个大圆圈,根据志文判定为“泮池”;泮池南有一门,当是头门;东南角、西南角各有两座表示“角门”的建筑物。图中后院部分的建筑物画出了门窗、台阶,比较详细。《文昌宫图》是8幅图里绘制最简单的一幅,厚实的墙院里只有两座建筑,南边一个门,北边一座堂,图中无文字注记。志文《文昌宫》仅言:“在文庙之东,光绪九年重建。”

民间祭祀类:在《关帝庙图》与《龙王庙图》中绘画最多的是树。《龙王庙图》绘制简单,南北各一座建筑物,众多树木连接围成了一大圈。《安西採访底本·祠祀》节载:“北龙王庙:在苏赖河北岸,距城五里。西龙王庙:在西城门外一里许。”两座建筑物没有用围墙连接,表示它们不属于同一个院落之建筑,故而判定为两座龙王庙,即志文中的“北龙王庙”和“西龙王庙”。《关帝庙图》也分前后两个院落,有围墙,南边有一大两小的“门”,前后院都栽种树木;两个院落由穿堂连接,中间的很大,两边的很小,比例差别很明显;最北面就是关帝庙,两边有较小堂庑。《安西採访底本·祠祀》节言:“(关帝庙)在城东门内,雍正五年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