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东海岸带地质环境特征及评价:莱州湾沉积演化研究结果

山东海岸带地质环境特征及评价:莱州湾沉积演化研究结果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莱州湾南岸系我国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地处济阳坳陷中的潍北凹陷构造单元,并长期处于沉降活动中。彭子成等等运用热释光测年和地球化学数据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沉积特征。王志才等认为构造活动、海面变化以及陆源河流输入控制着莱州湾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变化。总体上,黄河所提供的沉积物对渤海沉积控制作用明显,但不应忽视入海的中小短源河流对莱州湾的沉积贡献。

山东海岸带地质环境特征及评价:莱州湾沉积演化研究结果

自晚更新世以来,随着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以及海面多次升降,渤海发生了沧州海侵、献县海侵和黄骅海侵以及它们之间的海退事件(秦蕴珊,1985)。期间,相应沉积了海相、陆相及陆海交互相沉积层,在莱州湾南岸由弥河、白浪河、虞河、潍河、胶莱河等共同形成了多源、短源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潍河-弥河三角洲向海进积20~55km,现今海岸局部加积厚度超过20m(薛春汀,2008)。

莱州湾南岸系我国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地处济阳坳陷中的潍北凹陷构造单元,并长期处于沉降活动中。进入晚更新世以来,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海侵-海退活动与海岸线变迁频繁,交替发育了海相和陆相地层,蕴涵丰富的沉积环境演化信息,吸引众多学者对本区沉积环境的研究兴趣。如利用钻孔沉积记录,重建渤海西岸沉积演化历史,定量讨论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进行中国近海沿岸沉积地球化学变异特征与物源及气候效应分析,探讨渤海西部沉积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约束,开展海底沉积物来源、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研究。彭子成等(1992)等运用热释光测年和地球化学数据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沉积特征。庄振业等(1999)以S3钻孔为主,阐明渤海南部莱州湾第四纪晚期以来海陆变迁及古环境演变。韩德亮(2001)发现元素特征值周期性旋回及突变,作为第四纪地层划分指标。刘恩峰等(2004)基于莱州湾南岸A1钻孔孢粉,分析植被及古气候交替变化,重建120ka B.P.以来莱州湾古气候环境特征,探讨沉积物元素与陆源输入联系(杨守业,李从先,1999)。王志才等(2006)认为构造活动、海面变化以及陆源河流输入控制着莱州湾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变化。总体上,黄河所提供的沉积物对渤海沉积控制作用明显,但不应忽视入海的中小短源河流(如弥河、白浪河、潍河等)对莱州湾的沉积贡献。(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