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及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及研究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相对义务教育完全由国家提供而言,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基于上述基本共识,学者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必然呈现多元化趋势,也就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辅之以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各界多渠道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及研究

如前所述,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产品与义务教育产品、职业教育产品的属性可能存在差别。因此,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前提就是要认真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与特征。

中国有学者从消费角度对高等教育产品进行了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是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无形性和有形性、复杂性与差异性、公益性和私属双重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易变性、易衰弱性等特征。[16]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创办高等教育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是高等教育法定的供给主体,承担了全部的各项教育经费。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产品属于纯粹的公共产品。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改革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除政府之外,个人也承担了相应的学习费用。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产品的性质与此前是不同的。

目前,相对义务教育完全由国家提供而言,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因为高等教育产品,既不是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而是具有“拥挤性”特征,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价格手段排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17](www.daowen.com)

根据公共产品的分类,高等教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这一判断为解释高等教育投资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理论上一般认为,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应当由市场提供,准公共产品则应当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基于上述基本共识,学者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必然呈现多元化趋势,也就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辅之以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各界多渠道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还应当注意到,高等教育具有正外部性。因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一方面可以首先使自己获益,增强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包括个人收入的明显提高、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等; 另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受益,有利于传承优良文化,提高全民素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实力等。正如学者指出的一样,相对义务教育而言,高等教育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为社会经济增长、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给受教育者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其他非经济利益。[18]这种明显的正外部性,决定了任何国家都会采取一定方式,承担起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应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