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水利资源丰富,长江水电资源最丰富

中国水利资源丰富,长江水电资源最丰富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川径流量的多寡是水利资源丰富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丰富的水量,才有灌溉、发电、航运、工业及城市居民供水的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水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无疑水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中国不仅有丰富的河川径流,而且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和高原。在诸河流中,长江水系的水电资源最为丰富,约占全国总量的40%,而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占全国可能开发总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的水利资源丰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中国水利资源丰富,长江水电资源最丰富

河川径流量的多寡是水利资源丰富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丰富的水量,才有灌溉、发电、航运、工业及城市居民供水的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水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无疑水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河流具有分布广,水量大,循环周期最短,暴露在地表,取用方便等优点。因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淡水水源。中国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主要取自于河流。据统计,上海市1989年的工业用水达61.47亿立方米,居民用水7.96亿立方米(平均每人每天用水近1.8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近50亿立方米。如此巨量的淡水,绝大部分取自于长江及其支流。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情况与上海相似,兴建在江河之畔,除有航运之利外,供水方便也是主要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灌溉面积仅16675000万平方米,由于30余年来在各条河流上建成86000余座水库引水灌溉,目前已扩大到46690000万平方米。1978年全国用水量为476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8%,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占12%),约占全国水资源的7.6%。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需水量也大大增加,2008年,全国用水量达到5795亿立方米。故中国丰富的河川径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当然,由于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尚须合理调节和利用。

山清水秀

河流的水力蕴藏量取决于径流量和落差的大小。中国不仅有丰富的河川径流,而且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和高原。许多大河从这里发源后奔腾入海,落差非常大,因此,中国水力蕴藏量特别丰富,约为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相当于美国的5倍多,占全世界水力蕴藏总量的1/10左右,是一笔宝贵的天然财富

中国河流水电资源总的分布趋势是南方较多,北方较少;西部较多,东部较少,这与煤、石油的地区分布恰好相反,两者取长补短,使全国的能源分布更趋合理。在诸河流中,长江水系的水电资源最为丰富,约占全国总量的40%,而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占全国可能开发总量的一半以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已经兴建了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型水电站,犹如天上繁星,遍布祖国大地。截至2008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为1.72亿千瓦,年发电27857.3亿千瓦小时,分别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82%,全国年总发电量的82.3%。水力发电量已由1949年居世界第27位,跃为今天的第1位。火电成本是水电的7~8倍,因此,在中国大力发展水电事业,既有条件,又十分必要,它能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电力。

河流是天然的航线,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水运成本是铁路运输的1/2,是公路的公路运输1/2.5。因此,内河运输不仅是古代运输的主要手段,在交通工具现代化的今天,仍以它独特的优势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北河流(www.daowen.com)

中国主要的通航河流(长江、珠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等),几乎整个水系都在国内,既伸入内地,又沟通海洋,为河海联运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这些大河又多分布在中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虽然干流多呈东西方向,而支流则从南北方向汇入,腹地宽广,货源充足。中国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大,终年不冻,四季通航;东北地区的河流,虽然冰封期很长,但冰层很厚,可开展冰上运输,是“水陆两用”的运输线。在众多水系中,长江的航运价值最大,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余千米,约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65%,运量一直为全国之冠,珠江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南北河流对比

为了弥补天然河道的不足,中国古代曾开挖了京杭大运河、灵渠等人工河道,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珠江等水系连接起来,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内河运输资源的潜力还很大,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将得到充分的开发。河流广阔的水域还是天然的鱼仓。中国各地的河流中盛产各种名贵的淡水鱼,如黑龙江的大马哈鱼,黄河的鲤鱼,长江的鲥鱼、桂鱼、凤尾鱼等都驰名中外。从河流中捕捞的大量淡水鱼,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还可以大量出口创汇,支援现代化建设。此外,还可以利用河流水体进行多种经营,除放养鱼、蟹、蚌外,还可种植水生植物,为农副业生产及工业生产提供饲料和原料。

入海河流的河口段是不少海洋鱼类产卵的地方,每到产卵季节,大量海鱼沿河而上,形成鱼汛,是捕捞的大好时机。近海的海洋渔场也与河流有着密切关系,河流把陆地上的大量鱼饵带入海洋,众多的海鱼便在河口附近洄游寻食,例如著名的吕四、舟山等渔场就在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附近。

中国的水利资源丰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水体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和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河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保护水资源造福子孙后代刻不容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