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纺织企业工艺检查方法简介

纺织企业工艺检查方法简介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工艺上机检查是加强工艺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保证。⑥工艺上车的标准及检查内容。但技术科应重新下达正式的《基本工艺规程》,书面通知车间执行。工艺检查分厂级检查、车间检查和机台自查三级。车间工程师每批产品上机检查1次,并对工艺员检查记录进行签阅,以便及时了解工艺执行情况。进布工每班按规定次数检查,并做好记录。

纺织企业工艺检查方法简介

尽管工艺设计过程把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得十分周全,但是设计工艺最后在实施到各个机台的过程中,各机台运转的实际工艺参数(实际工艺)不一定与设计参数完全吻合。这是因为各单机每一个工艺部件(即与加工产品直接接触的零部件或专件)的静态形变和动态形变的状态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不可能完全一致。这种变化导致了加工过程中工艺效果的差异,该差异称为“内不匀”。另外,还有加工同一产品的同型号机台之间,尽管执行的设计工艺参数完全一样,但各机台的机械状态不可能完全一致,从而导致各机台之间工艺效果也会有差异,这就是“外不匀”。“内不匀”和“外不匀”的综合影响结果就是“总不匀”。

工艺上机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缩小纱锭与纱锭、机台与机台等之间工艺上的差异,使上机工艺符合工艺设计要求,纠正工艺偏差,降低产品的总不匀,提高产品质量的均匀度纺织企业是多机台生产,大多数设备都是由很多零部件组装而成,若安装规范不一,误差超越工艺允许限度,必然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所以,工艺上机检查是加强工艺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保证。

1.工艺上机检查的方法 由设备科、生产技术科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车间领导、有关工序的工艺技术员、保全保养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工艺上机检查,根据工艺上车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检查项目、允许限度与检查方法,对机上实际工艺执行情况逐项(次)检查并做好记录(有时还要拆卸机台局部部位,详细检查内在原因),逐台计算合格项(次)数,最后按工序计算工艺上车合格率。

2.工艺上机检查的内容 工艺上机检查应根据各个企业生产条件、各道工序工艺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定出检查项目、工艺技术标准、允许差异限度、统一检查方法等。如纺织企业的细纱机,主要是检查变换齿轮齿数、罗拉运转灵活程度、隔距块松紧、加压大小、销子开口统一情况、皮圈架磨损情况、集合器形式与口径、导纱动程与标准的差异、粗纱是否碰皮辊架等各个项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在织布机上,主要是检查经位置线、投梭时间、开口时间、张力机构、布幅、吊综状态、经纱通道、车速等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车间工艺检查考核对象和考核内容见表7-13。

表7-13 车间工艺检查考核对象和考核内容

续表

[案例]某纺织企业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考核标准(表7-14)

表7-14 质量控制点的考核标准

技能实训

通过对一个纺织企业进行实际调研,使学生接触和了解纺织企业的实际工艺管理活动,经过实地参观、询问、考察,分组讨论后写出调研报告。

1.你作为一名企业基层的工艺管理者(如车间的工艺设计员),如何开展工艺管理工作。要求通过调研写出车间工艺管理的工作程序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

2.你作为一名基层的工艺管理者应如何开展工作,才能保证良好的工艺技术状态。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展工艺上机检查,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针对工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设性的措施。

案例综合分析

纺织企业工艺管理制度实例

(选编自无锡明仁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企业管理手册)

1.工艺设计

(1)全厂各类产品的工艺及工艺操作规程统一由技术科负责设计和编制,经总工程师审批签发,下达有关车间执行。

(2)基本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

①产品的坯布和成品规格。

②坯布和成品的质量标准。

③工艺流程。

④加工机台及设备条件要求。

⑤工艺条件及主要用料处方。(www.daowen.com)

⑥工艺上车的标准及检查内容。

⑦技术操作要求。

(3)新产品根据试验结果,在技术上已经成熟、设备条件达到要求、生产确有把握的情况下,由技术科统一编制新产品工艺规程,经总工程师审批签发,下达车间执行。

(4)6个月以上未生产的产品重新投产时,如坯布、染化料、加工机台的设备条件有重大变化时,也应进行先锋试验。如无上述重大变化,经技术科与有关部门研究,认为确有把握时,可不再进行先锋试验。但技术科应重新下达正式的《基本工艺规程》,书面通知车间执行。

(5)经常使用的产品(如坯布、染化料、加工机台设备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应事先进行必要的先锋试验。若需修改工艺时.由技术科提出《工艺修改通知书》由总工程师或分管厂长签发交车间执行。

(6)技术科每年应对全厂生产品种的所有工艺作一次全面整顿,本着可行、实用、有效的原则,理顺工艺体系,重新印好每年度《基本工艺规程》,工艺检查作为附件,下发车间生产备用。

2.工艺上车

(1)新产品投产一周前,技术科应将《新产品工艺设计指导书》交有关车间,以便贯彻执行。

(2)各车间工程师根据生产任务,按机台分别制订具体的工艺执行细则,内容包括工艺条件、用料处方、技术操作要求及半制品质量要求等,并以书面形式分发给各机台执行。

(3)在投产之前,车间工程师要向轮班工艺员、生产组长、挡车工、化料工等人员作新工艺执行细则的详细解释和现场指导,避免发生误差。

(4)一切工艺试验都有生产科牵头,统一以书面形式下达车间试验,任何人不得擅自在生产机台上搞所谓工艺试验,影响生产,影响产品质量。

3.工艺检查

(1)为了保证工艺准确执行,必须进行工艺检查。工艺检查分厂级检查、车间检查和机台自查三级。

(2)技术科根据生产中发生的问题组织重点检查。

(3)车间工艺员对各机台工艺进行全面检查。每天检查的记录,作为机台考核的依据。车间工程师每批产品上机检查1次,并对工艺员检查记录进行签阅,以便及时了解工艺执行情况。

(4)各机台挡车工应对全机工艺执行情况,按车间规定次数进行检查,进布工、出布工、化料工按各人员职责范围检查工艺执行情况。进布工每班按规定次数检查,并做好记录。出布工要经常检查布面质量情况,贴好标样,发现问题要立即向挡车工汇报处理。该记录由生产组长每天签阅。

(5)工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由车间主任和车间工程师根据各类产品《工艺设计书》的要求,分别按机台制订。检查内容包括浓度、温度、作用时间或车速、半制品标准核对等,并报技术科备案。

4.工艺纪律

(1)一切产品都必须贯彻“先订工艺后投产,未订工艺不投产”的原则。

(2)各机台加工的任何产品,包括试验产品、代加工产品等,都必须在上车前有正式书面工艺下达,无明确工艺的产品不得上车加工。

(3)必须保证工艺的严肃性,工艺下达后操作人员和各级干部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

(4)要积极发扬技术民主,欢迎提出所订工艺改进意见,应积极采纳合理的意见,但在未作出结论、工艺未修改之前仍应按原订工艺认真执行。

(5)由于发生故障或操作差错等突发性原因,为保护产品不受损失,轮班工艺员,可对某些工艺条件作暂时性的应急变更,但对上述变更的原因、处理的经过及效果应及时向车间主任汇报。

·讨论题:

该纺织企业工艺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找出该企业工艺管理制度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