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安装 工件(或装配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工步 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接)和加工(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4)工位 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5)基准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6)设计基准 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7)工艺基准 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8)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
(9)定位基准 在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
(10)测量基准 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11)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12)辅助基准 为满足工艺需要,在工件上专门设计的定位面。
(13)工艺孔 为满足工艺(加工、测量、装配)的需要而在工件上增设的孔。
(14)工艺凸台 为满足工艺的需要而在工件上增设的凸台。(https://www.daowen.com)
(15)工艺尺寸 根据加工的需要,在工艺附图或工艺规程中所给出的尺寸。
(16)工序尺寸 某工序加工应达到的尺寸。
(17)尺寸链 互相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组合。
(18)工艺尺寸链 在加工过程中的各有关工艺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
(19)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零件所需消耗的材料总质量。
(20)材料工艺性消耗 产品或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需要而损耗的材料。
(21)材料利用率 产品或零件的净重占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百分比。
(22)设备负荷率 设备的实际工作时间占其台时基数的百分比。
(23)加工误差 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24)加工精度 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25)加工经济精度 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26)表面粗糙度 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隙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一般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形成。
(27)工序能力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加工误差正常波动的幅度。通常用6倍质量特性值分布的标准偏差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