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早期天文学:年的文献和汉代发现

中国早期天文学:年的文献和汉代发现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古文献中,年的一个含义是“年成”,另一个含义是以太阳年长度为基础的时间单位。但是,“年”并不是唯一一个用于表示以太阳年长度为基础的时间单位的词语,除了“年”之外,类似的词语还有“岁”“祀”“载”。按照《尔雅》的解说,夏、商、周和唐虞时代对“年”有不同的名称,周代始称为“年”。称四时一终为“岁”。

中国早期天文学:年的文献和汉代发现

在古文献中,年的一个含义是“年成”,另一个含义是以太阳年长度为基础的时间单位。

表示“年成”如《诗经·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以太阳年为基础的时间单位如《春秋》经纪年都是直接用“年”,如开篇就是:“元年春王正月”,此后历代一直用“年”来表示这个时间长度。

但是,“年”并不是唯一一个用于表示以太阳年长度为基础的时间单位的词语,除了“年”之外,类似的词语还有“岁”“祀”“载”。

尔雅》: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1]

郭璞注“岁”:“取岁星行一次”;注“祀”:“取四时一终”;注“年”:“取禾一熟”;注“载”:“取物终更始。”(www.daowen.com)

按照《尔雅》的解说,夏、商、周和唐虞时代对“年”有不同的名称,周代始称为“年”。是否真是唐虞称年为“载”、夏代称之为“岁”、商代称之为“祀”、周始称之为“年”呢?

唐虞时代和夏代没有确切的出土材料可资为证。《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时代有“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称四时一终为“岁”。

《尚书·舜典》有:“岁二月,东巡守”,又有:“五载一巡守。”“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此处二十八载指帝尧在禅让帝位之后二十八载;“五十载,陟”。[2]“岁”和“载”同时出现,从其用法来看,“岁”含有“今岁”之义,与甲骨文中的“今岁受年”同义,“载”则含有“一个时间周期”的意思,更接近于郭璞的“取物终更始”的含义。

《尚书·洪范》记载武王访箕子,“唯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汉孔安国传:“商曰祀。箕子称祀,不忘本。”[3]

但是仅从《尚书》这样的文献记载中无法判断《尔雅》所谓“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之说是来源于这些文献的记载还是另有其他资料来源。如果《尔雅》之说仅仅是来源于《尚书》的记载,那么要判断其所言是否符合史实,还需要其他独立的证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