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陈玉出执教的培坤女校接收了一名叫红红的歌妓。
宦裔出身的红红,9岁卖身赎父,后来又接连三次被转卖,16岁时流落到澳门,被迫入勾栏卖唱,结识了葡萄牙军工厂工程师抛士展,与之相恋成婚。不久,中葡发生冲突,嫁作葡人妇的红红避居香港,结识了浙江阔少周叔毫。已有妻室的周氏花言巧语,许诺红红从他后与其原配平起平坐,谁知甫入君家便遭冷眼,海誓山盟顿化云烟。遭遇始乱终弃的红红想方设法逃离周家,与不计前嫌的抛士展重归于好。不想好景不长,抛士展罹患恶疾壮年早逝,红红旋又漂转红尘。
经历生死情劫的红红来到越南后,寓身青楼却独善其身,以致被人诬为“石女”。不知家乡在何方的她,反思一生凄惨际遇,深感造化不公。他乡遇知音的她,向陈玉出倒出了满腹苦水,并陈述了希望能借老师之笔寻找失散亲人的心愿。
古道热肠的陈玉出感其红颜薄命的身世,于是“以记帐挥单之笔,摹残脂断粉之题”,把红红的曲折经历写成了长篇纪实小说《鹦哥遗痕记》。仅看富有悬念的目录就很吸引人:从“宦裔式微”、“播迁转鬻”、“解梦成谶”、“异族夫妇”,到“中葡突乱”、“逆旅叨怜”、“说词动听”、“恶梦分离”,以及最后的“迁尘避器”,都有专门章节详细描写。而题材又很符合五四运动后妇女解放的时代感。
严谨的陈玉出成书后,先由亚东印务局制版,而后印刷少量样书,分别赠予相交文友阅读修改品评。为了尊重事实,他甚至不避嫌疑,特地寄赠一册给本书的负心汉男主角、时在汕头何应钦北军中的周叔毫审稿。(https://www.daowen.com)
《鹦哥遗恨记》目录
在《〈鹦哥遗恨记〉题咏》中,笔者看到了不少社会名流的评价。时任越南堤岸福建学校校长的陈清保认为此书“全篇情节离奇,其笔或平实渊懿,或驰骤奔放,各有绝到之处”;《厦声报》主笔谢龙文则集龚自珍诗云:“影事休提白传桥,万千哀乐集今朝。山人生死无消息,大宙东南久寂寥。一寸春心红到死,四厢花影怒于潮。一家倘许圆鸥梦,何必湖山理故箫。”而本书的男主人公周叔豪更是感而赋联:“红粉飘零一曲琵琶知音少,青衫落魄百年岁月感怀多。”
从这些评论来看,此书颇有醒世意义,且可读性极强。但不知何故,已排版的《鹦哥遗恨记》最后竟未付梓,成为没有读者的书海遗珠,以至这朵厦门文学的奇花,其浓郁芬芳迄今未能被人们领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