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船山
我本山中人,说山不离口。
昏然来北道,兀兀只饮酒[2]。
车如破簏马如狗[3],偶遇青山必回首。
中原地大天无边,觅山不得愁可怜。
强从黑夜窥高树[4],堂密丛残杂烟雾,
髣髴船山山下住[5]。
[1]船山,一名舟山,位于遂宁市船山区西。船山先生之号即得源于此。今船山区之名又源于船山与船山先生。
[2]兀兀,昏沉的样子。唐韩愈《答张彻》诗:“觥秋纵兀兀,猎旦驰。”
[3]破簏,用竹子等物编成的破旧的箱子。
[4]“强从”句,(觅山不得)只好勉强从黑沉沉的夜空中窥视高树(把它当作山)。
[5]髣髴(fǎng fú),好像。
长乐山 县西半里,下有“长乐观”。“长乐晓钟”十二景之一。张文端有诗。
卧龙山 县西三里,即今广德寺所在之山。
金马山 县南二十里,在龙凤乡。邑之向山也。
金龙山 县南二十里。
凤形山 县南三十里。
三州山 县南三十里。
仑 山 县南三十里。
南屏山 县南二十里,在老池乡。清光绪间建砖塔于山顶,高八九丈余。
笔 山 县南五十里在磨溪乡。
三台山 县南四十里。
樊哙山 县南四十里。
西眉山 县南五十里,在西眉镇。
紫华山 县南五十里。
太平山 县南五十里。
云头山 县南六十里。
文笔山 县南七十里。
七曲山 县南七十里。
金印山 县南七十里。
石子山 县南七十里。
凤凰山 县南七十里。
大青山 县南八十里。(https://www.daowen.com)
曹家山 县南八十里。
仁寿山 县南八十里。
虎头山 县南八十里。
石马山 县南八十里。
双 山 县南八十里。
狮子山 县南九十里。
廖青山 县南一百里。
云峰山 县南一百里。
小青山 县南一百里。
嶡 山 县南四十里,在玉峰乡。
箕 山 县南五十里,在玉峰乡。
石碇山 县西二十里,在聚贤乡。为明月寺山发源处。
佛现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山腰有石壁立,中多天然神像。
瑞岩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一名“卧龙山”,邑人杨珍有诗。
五面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其山五方开面,为邑西诸山少祖云。
横 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
鸡叫山 县西三十里,在横山乡。山顶有石矗立,上阔下锐。
高澄山 县西六十里,在石洞乡,峰势回环,石壁多明人字迹。
茗 山 县西六十里,在安居镇。安丙擒莫逆于此。
虎盘山 县西六十里,在安居镇。
尖 山 县西六十里,在石洞乡。山峰特起,高插云霄,为乡诸山冠。知县陈仲麟有诗。
秀峰山 县西六十里,在石洞乡。双峰雄杰,山半有明觉寺,多唐宋碑碣。
兜率山 县西八十里,在白马乡。
土桥山 县西三十里,在聚贤乡。上有杨瞻为黄华题世德桥碑。
际云山 县西四十里,在会龙乡。下有洞天寺,洞颇宽,上滴清泉。
金钟山 县西六十里,在石洞乡。此山层层结顶,上窄下宽,坡下有石长丈余,如钟锤。
狮子山 县西六十里,在安居乡,山形俨如活狮。
佛现山 县西三十里,在聚贤乡,清内阁侍读学士甘大璋故里。
龙头山 县西五十里,在观音乡(应为今常理乡)。山上有寺,为邑诸山之主。
涪 江 遂宁诸水涪江为大,故以为经。流自蓬溪之马家渡入县界,西南流不十里,即有郪江自胖子店发源,由蓬菜镇合河边场水来入,一名“小郪江”。合而东行约三十里,经桂花场之北,营盘子之南,仍曰郪江。又西南过女儿碑。碑在东岸,今无存。西岸有新桥场。历黄连沱,过石溪浩,约三十余里,始折而东南下,将近城,有“马象溪”,自县东北界来入之。一名“马桑溪”。源出蓬溪文井场,流经吉祥场,约五十里。其入处名江箭滩。江又稍下,有明月堰之水,自西来会,水发源玉堂山左,绕其南,潴为堰,经忠臣庙。三庆堤在其右。自是江分为二。二江之中为乾子河。其西流抵上马头,经城东,过下马头。二马头皆有渡,所谓“涪江晚渡”十二景之一。西对梵云山,广积堰水入之。堰二源:北源自横山场东南流五十里;南源名倒流溪,如弓背。东北行,汇聚贤场之东为堰。又东过卧龙山,自堰下,约行十余里入江;其东流,迤抵旗山足,有永济堰入之。水发源赤崖沟,历河沙场之南,云灵山之北,迤北为堰。屈曲行六十余里。过灵泉寺而西,二流仍合二为一。又行二十余里,历鹅项颈,黑白沟之水,自东来入之。约行三十余里,抵老池沱,稍折而东,左历细坝。坝,长尖形,在江左。自是以下,县东界皆止江心。经安兴场,直下回,距县八十里有深溪溪源在西眉山南,迤东下,至双江镇北,约五十里。并磨溪源在场西,直南下,在镇北,约三十里,东入之,过潼南双江镇,出境,历潼南县城,下入铜梁界。又过今安居古镇城南,而安居河来入之。
安居河 一名大安溪,又号琼江,源出中江胖子店(按:今中江县苍山镇)。自县西界,流而东北行。又北,有一水夹岭而来入之。即韩朋水,今名分水岭。东过东禅寺,有曲处名九曲溪。一名“禁溪”,即孟蜀取鱼处。今鱼拵乾乙本作栫滩,其下流也。抵安居镇之北,白马水自拦江河之北入界过飞来石、上马井。至白马场迤而东南下入之。又南下,抵三家镇。有倒流溪,自西染花溪源出会龙场,西行历玉峰场,合小水南下自东并入之。河至此,盖如十字云古为河都,今名两河口。又东南下,历卢家场,过潼南漏孔场、柏子镇,折而东下,至潼南三汇场之东,入于安居河。又东南行百余里,而入涪江。按《汉书》:涪江源出刚氐道旧松潘厅也。江四源,会于弓杠口之东。由三舍堡东南流,经龙安废府城,历江油、彰明两县,过绵阳县城,历三台县城东,合中江水东下。经射洪县城北,下历太和镇。复东下,经青堤渡,入蓬菜县界。折而南,经康家渡。又曲而东,绕长江废县,至明水寨,郪江自西北来注之。下历桂花场,入遂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