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木雕:东阳木雕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木雕:东阳木雕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木雕,源于古代先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先民们“刳木为舟”,并将自己的审美情趣糅合到木制的实用器具之中,逐渐发展进化成一门手艺,一种工艺,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中国木雕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由于各地建筑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不同,中国木雕的平面浮雕艺术从明代开始形成艺术流派,潮起潮落。其中东阳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称“中国四大木雕”。

中国木雕:东阳木雕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木雕,源于古代先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先民们“刳木为舟”,并将自己的审美情趣糅合到木制的实用器具之中,逐渐发展进化成一门手艺,一种工艺,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中国木雕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商代已出现泥、木、牙、骨、玉制作器物的“六工”。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成熟,以鲁班为代表的工匠们对木工工具的发明改进,补齐了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构成的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工具短板,使得将木制实用器具进化提升为木雕艺术成为可能。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工艺逐步应用到木俑、宗教造像、礼祭用品上,盛行漆绘木雕。汉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动物木雕和人物木俑。隋代至五代,木雕的佛、菩萨罗汉等寺院造像最为引人注目。唐宋以来,木雕技艺开始应用于殿堂楼阁、庙宇民居的建筑装饰。将木雕雕刻技艺应用于雕版印刷大约始于唐代。到宋代,雕版印刷已经非常发达。明清两代,中国木雕从简约粗犷走向精细繁华,应用领域不断拓广。明代中后期,平面浮雕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建筑雕饰。清嘉庆、道光年间,中国木雕平面浮雕艺术达到历史高峰。民国时期,是古老的中国木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转型期。(www.daowen.com)

由于各地建筑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不同,中国木雕的平面浮雕艺术从明代开始形成艺术流派,潮起潮落。近代比较有影响的木雕艺术流派主要有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宁波朱金漆木雕、云南剑川木雕、云南纳西东巴、难面具雕、湖北木雕船、苏州红木雕、北京宫灯和台湾木雕等。其中东阳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称“中国四大木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