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魏书生老师:心无旁骛,忘我工作,崇高价值观,不断奉献

魏书生老师:心无旁骛,忘我工作,崇高价值观,不断奉献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无比热爱教育,把全身心都投给教育事业的人,他高尚的人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

魏书生老师19岁当民办教师,21岁进工厂,期间经过多次申请,最终在28岁时到中学任教。从走向教师岗位的那天起,他就用自己全部的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对教育工作,应该怎样去对待呢?魏老师在他的报告中说:“我们要有理想,要乐观进取,积极向上,要全身心地热爱教育事业,尽好自己的责任,一心一意投身教育,凡事多想办法……”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认为“应该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应该是:一个人为人民创造的价值减去人民给他的报酬所得的差。”“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为人民为国家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吧!做的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过多关注报酬,报酬越少,吃得越清淡,穿得越简朴,你的人生价值就越大。”他希望每一个人民教师要善于比,包括机遇和差的比,干劲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过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目标和接近的比,需要和入党时比。他期望当教师的一起来“比贡献,比工作,比干实事的风气……”(https://www.daowen.com)

魏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无比热爱教育,把全身心都投给教育事业的人,他高尚的人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

联系起身边的某些教师,真是应该汗颜!有的老师走进教师队伍,只是迫于无奈,把教书育人只看作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明显已感觉到自己素质不高,能力不足,仍不肯把时间花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上,只把教育看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他们往往计较于收入的高低,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教育教学上,整天想着怎么去发财,业余时间怎么打发等。以这样的心态对待教育工作,我们能培育出怎样的下一代?我们的部分教师也该扪心自问:你走在教师队伍里,比起魏老师,你有多少精力在思考教育,在思考教书育人的事情?你是否有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