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土建构筑物基本要求及运行方式,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手册

土建构筑物基本要求及运行方式,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手册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土建构筑物基本要求1.构筑物设计原则结构为工艺服务,可以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保证稳定运行,符合水力运行规律。与构筑物相连接的管线要方便清通。放空管要设在构筑物最低位置,并低于构筑物内最低的底面,同时,构筑物连通的公用工程排水管线运行液位应低于放空管,这样才能保证不致造成污水回灌。另外,放空管线在构筑物外,要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设置检修井,以便对放空管线进行清通和检查。

(一)土建构筑物基本要求

1.构筑物设计原则

(1)结构为工艺服务,可以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保证稳定运行,符合水力运行规律。

(2)构筑物上安装的设备要便于人员操作、检修,巡检要有安全通道及防护措施。

(3)与构筑物相连接的管线要方便清通。

2.构筑物的结构要求

(1)进水位置一般布置在构筑物中心进水侧中部;进水要尽可能采用缓冲、放大孔径、多孔进水、指缝墙等形式,以利于构筑物正常功能的发挥;在进入构筑物前要将漂浮物彻底去除。

(2)出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澄清出水,另一种是非澄清出水。两种出水类型的出口形式不同,澄清出水指沉淀池、浓缩池出水,需要保证悬浮物不被带出,一般采用出水槽加锯齿堰的方式;非澄清出水不需控制悬浮物,水平堰口流出后经出水管出水,直接连通出水管易造成液位波动,浪费池容。

(3)放空。构筑物要能在需要的情况下,将构筑物内的污水或污泥排放干净,以便进行设备检修和构筑物自身的清理。放空管要设在构筑物最低位置,并低于构筑物内最低的底面,同时,构筑物连通的公用工程排水管线运行液位应低于放空管,这样才能保证不致造成污水回灌。另外,放空管线在构筑物外,要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设置检修井,以便对放空管线进行清通和检查。

3.构筑物运行(https://www.daowen.com)

(1)澄清型构筑物要有稳定的运行环境,才能达到预期的工艺效果,减少出水中含带的杂质,使悬浮物的沉降尽可能与静止沉淀环境接近,并能将沉淀物及时排出,达到最大的去除效果,即要有足够池容,以保证污水停留时间。

(2)非澄清型构筑物不允许有杂质沉淀,因此要有防沉手段。可采取曝气、机械搅拌、安装池底进料管等形式,保证构筑物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构筑物维护

1.渗漏水产生的部位及检查方法 出现渗漏时,应找出主要原因及渗水点的准确位置,其检查方法如下:在基层表面均匀撒上干水泥粉,若发现湿点或湿线,即为漏水孔、缝;如出现一片潮湿的现象,用上法不易发现漏水的位置时,可用水泥浆在基层面均匀涂一薄层,再撒一层干水泥粉,干水泥粉的湿点或湿处即为漏水孔、缝。

2.堵漏的原则 是先把大漏变小漏、缝漏变点漏、片漏变孔漏,然后堵住漏水处。堵漏的方法和材料较多,如水泥胶浆、环氧树脂丙凝、甲凝、氰凝等。

(1)孔洞堵漏。渗水量不大时,在渗漏凿洞(ϕ10×20mm),冲洗干净后,用配合质量比1∶0.6的水泥胶浆做成与洞相近的形状,待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地将胶浆用力堵塞在洞内,并向孔洞壁四周挤压严实,使胶浆立即与洞壁紧密结合。堵塞持续半分钟即可,随即按渗漏水检查方法进行检查,确认无漏后,再在胶浆表面抹素灰和水泥浆。

(2)裂缝堵漏。剔好沟槽,在沟槽底部沿裂缝放置一根小绳,将胶浆和绳填塞于沟槽中,迅速向两侧压密实,塞满后,立即把小绳抽出,使水顺绳孔流出,再用下钉法重复堵塞,逐步缩小裂缝,直至用胶浆完全堵塞。裂缝较长的可分段堵塞。

(3)水压较大的急流裂缝可用半圆铁片堵漏法。把漏水处剔成八字形边坡沟槽,尺寸视漏水量而定。将100~150mm宽的铁皮沿宽度方向弯成半圆形,弯曲后宽度与沟槽宽相等。在铁片上开圆孔,将半圆铁皮连续排放于槽内,使其正好卡于槽底,在圆孔上插一胶管,让水顺胶管流出,用胶浆分段堵塞,再抹砂浆保护,砂浆凝固后,拔出胶管,用孔洞堵漏堵住胶管孔。

还可用灌浆堵漏法,用氰凝堵漏技术或用堵漏灵技术堵漏。氰凝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树脂制成的主剂与一些添加剂组成的化学灌浆材料。堵漏灵是由专用原料HU847和水泥等辅料经特殊工艺处理而成的粉状多功能防水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