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推进STEAM教育的行动研究

区域推进STEAM教育的行动研究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均可以进行适当的课时整合。

区域推进STEAM教育的行动研究

一、按照学科关联度高的原则整合现有课时

学科关联度,是指STEAM课程如果能够更多的和现有学科学习更紧密结合,可以加强现有学科学习的深度,提供实践场景,就是关联度高。

我们整合了科学课、信息技术课、劳技课、艺术课、综合实践课、通用技术课、社团活动课等课程的老师,成立了STEAM课程中心教研组,制定了STEAM课程实验学校课程教研计划和实施计划,开展了科创教育STEAM教学优秀案例评选和现场赛课活动,在不断的研讨和专家点评中重新认识STEAM教学的真正内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不断地纠偏,将STEAM教学逐步推向本土化的有效实施。

二、按照跨学科均衡性的原则整合课时

跨学科均衡性,是指STEAM课程整体开展尽量能够覆盖从A到STEM多个学科,单课也能够综合运用两种以上交叉学科,称之为均衡。凡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均可以进行适当的课时整合。

三、按照易于开展的原则整合课时(www.daowen.com)

易于开展,是指考虑到国情和教育公平性,那些成本可控,不同学科教师容易掌握,并且容易推广的课程就是易于开展的。凡是易于开展的学科也可以适当进行课时整合。

四、按照科学系统性的原则整合课时

科学系统性,是指课程本身必须符合STEAM要求的各种特质,强调PBL(问题式学习)、探索式学习,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堂观察及评估方法。多个课程按照年龄教育科学划分合理,课程全面系统。所以,根据科学系统性的原则整合课时也是非常可取的。

渝北STEAM教育实验学校,主要通过科学课、信息技术课、劳技课、艺术课、综合实践课、通用技术课和社团活动课的有机整合解决课时问题,不另外单设专门的STEAM课时;教师教研部门,通过中心教研组的统一教研活动、课程示范指导、优秀案例评选、赛课带动普适性STEAM课程推进,将STEAM课程从神坛走向普及,去奢侈化;各校通过社团活动课,将表现突出的学生选拔出来训练,将训练与国际国内各级青少年科创、科技类赛事高度匹配,为大赛储备人才;教委科技中心,组织指导中小学生参加国内外青少年创新类、科技类大赛,诸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全国含金量较高的各类赛事,让有潜质的青少年人才有成长的空间,有能力展示的平台和继续学习深造的目标和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