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二氧化碳运输方法与动物生理

二氧化碳运输方法与动物生理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8二氧化碳运输示意图1)物理溶解以物理溶解形式运输的量仅占血液运输总量的5%。2)化学结合化学结合形式的量达到95%。此反应迅速、可逆、无需酶参与,氧合作用为其主要调节因素。而血浆中的NaHCO3/H2 CO3是重要的缓冲对,因此,Hb和HCO在运输CO2过程中,对机体的酸碱平衡起重要的缓冲作用。若肺内肺泡中PCO2低于静脉血,上述反应则向左方进行,血浆中溶解的CO2首先扩散入肺泡。

CO2在血液中也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运输形式存在(图6.8)。

图6.8 二氧化碳运输示意图

1)物理溶解

以物理溶解形式运输的量仅占血液运输总量的5%。

2)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形式的量达到95%(其中以碳酸氢盐形式的占88%,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的占7%)。(https://www.daowen.com)

①氨基甲酸血红蛋白:一部分CO2进入红细胞,与Hb的-NH2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此反应迅速、可逆、无需酶参与,氧合作用为其主要调节因素。

②碳酸氢盐:大部分CO2进入红细胞内,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进一步解离生成碳酸氢根和氢:

生成的HCO量超过血浆中的HCO含量时,可透过红细胞膜顺着浓度差扩散入血浆。这时候等量的Cl-由血浆扩散进入红细胞,维持细胞内外正、负离子平衡,这一现象称为氯转移。这样,HCO不会在红细胞内积聚,使反应不断往右边进行,利于组织产生的CO2进入血液。所生成的HCO,在红细胞内与K+结合,在血浆内与Na结合,分别以KHCO3和NaHCO3形式存在。而所生成的H+大部分与Hb结合成为HHb。而血浆中的NaHCO3/H2 CO3是重要的缓冲对,因此,Hb和HCO在运输CO2过程中,对机体的酸碱平衡起重要的缓冲作用。

若肺内肺泡中PCO2低于静脉血,上述反应则向左方进行,血浆中溶解的CO2首先扩散入肺泡。这时候红细胞内在碳酸酐酶作用下,CO2的水化反应则逆向左方进行,生成CO2和水。CO2则由红细胞透出,补充血浆中溶解的CO2。红细胞内H2 CO3逐渐减少,血浆中NaHCO3分解生成的HCO不断扩散入红细胞内,其作用为补充消耗的HCO,以此同时,则发生反向的氯转移,维持红细胞内外正、负离子平衡。于是,通过HCO形式运输的CO2,不断从血液进入肺泡排出体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