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博士生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博士生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他们使用的仪器设备也都是已经在科学界得到开发和测试的。正是这些因素共同组成了科学研究,并在博士研究阶段共同产生影响。对稳定科学再生产和增强科学共识来说,研究团队、实验室和科研工作的代际交流,都是强有力的社会机制,它们同时也是学术文化濡化的最有效的具体手段。

博士生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我们研究了实验室学科中的博士研究生是如何适应科研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并且强调了这一适应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在刚开始的时候,研究生们会经历“现实冲击”,因为他们的实验在开始阶段总是失败,后来慢慢地学会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融入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之中。我们借鉴了Hacking(1992)“教育的稳定性”的观点,聚焦研究了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社会关系,还强调了科学研究的代际传递和学科文化的濡化过程,以及诸如博士后研究人员这样的中间人物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对于维持学科科学研究的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研究的连续性和相互支持两个方面,这两点在生物化学学科中十分明显。通过运用Hacking“多股的绳子”的类比,我们得以看到在一个历时的过程中,研究团队成员的利益是如何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并由此决定和发展了每个人的工作。

博士研究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以既定知识为基础来维持教育的连续性。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既出自现有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也在该体系中得到解决。博士研究生的工作要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期望反过来通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贡献新知识。他们被鼓励参加学术会议并向会议投稿,以此跟上科学活动的最新进展,并发展出未来的职业联系。此外,他们使用的仪器设备也都是已经在科学界得到开发和测试的。(www.daowen.com)

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和默会,影响了实验室里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博士研究生通过与其他实践者的密切联系,以及研究团队内的共享和支持,来获得研究技能。团队成员们共享他们的材料、设备、技能和经验,并且在事情不如预期顺利的时候,营造一个相互支持的环境。正是这些因素共同组成了科学研究,并在博士研究阶段共同产生影响。我们还研究了研究生如何开展那些艰难的和具有不确定性的创造性工作,如何将仪器、现象和分析融合在一起,如何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把社会化的经历看作一个要素,它本身就对科学的稳定性再生产有所贡献。对稳定科学再生产和增强科学共识来说,研究团队、实验室和科研工作的代际交流,都是强有力的社会机制,它们同时也是学术文化濡化的最有效的具体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