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七法》中曾论及用兵之道,云:“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故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圉。”管子说要以天下之精材打造百工之锐器,一旦拥有精锐的武器,再聚集天下的豪杰,就可以举兵如飞鸟,行事如雷电,无人可挡,无所限制了。墨子也十分重视军事器械及军事工程的战略价值,在这方面的利用墨子已经达到了守则固、战则胜的用兵境界。《墨子》书中自《备城门》以下11篇,是专讲守城技巧与防御工程的,其中涉及各种兵器、机械的制造布防,可谓兵家之大观,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可与《孙子兵法》相媲美。汪中《墨子序》言:“《备城门》以下,临敌应变,纤悉周密,斯其所以为才士与?”陈澧为苏时学《墨子刊误》跋云:“墨子以善守称,《备城门》诸篇,乃其法也。此又兵书之最古者。”可见,墨学不仅为战国显学之一宗,还是军事学术之大成者。墨子的守城器械所列者有连弩车、藉车、冲车、转射机、云梯、钩梯、渠答、蒺藜、戟戈、长斧、长枪、长锥、弓箭、刀剑、竹箭等,另外还有辅助的作战工具如火炬、砂石、炭火和连枷、桔槔等,这其中不乏科技含量高、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如此种类丰富齐全的武备军械,堪称古代的兵器库了,墨子军事之深奥由此可见一斑。
在军事工程方面,“墨家的防御工程主要包括城墙、护城河、城郭。在城墙上间隔一定距离建有塔楼,以观察敌人与射箭;在城墙顶上设置了连弩车、转射机、弓箭、长矛等;在护城河上架有吊桥;在护城河内水下暗设有竹箭;护城河与城郭之间有树枝、铁丝等障碍物;在吊桥前面的道路下还设有陷阱;城郭外四周还建有望敌之楼、亭、塔等”[8]。关于各种防御工程的细微之处,《墨子》中也有详尽的分解,《备突》篇记载突门之攻:“突门各为窑灶,……吏主塞突门,用车两轮,以木束之,涂其上,维置突门内,……门旁为橐,充灶状柴艾,寇即人,下轮而塞之,鼓橐而熏之。”这是在突门受到攻击时,以烟熏之法退敌的军事设备。《备穴》篇记:“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冪之以薄络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听之。”这是利用声学原理,把陶匠制作的坛子加以改造,用来探测敌方的动向。《备水》篇为防御敌人掘水淹城,墨子设计了城内开渠、低处挖井、沟渠贯通、引水泄漏的军事工程,并于井中安置测瓦监控水位。《备高临》中为对付敌人“积土为高”“兵弩俱上”的攻城战术,墨子提出了“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距,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射之,技机掷之,奇器害之,然则羊黔之攻败矣”的对策,墨子主张守城的一方建立30尺高的台城,左右横出20尺,其上安置各种弓弩、抛掷器械,并布防军兵执甲持锐,敌兵一旦来犯,多管齐下一举歼灭。关于各种防御工事的构建,墨子每处都有详尽的说明,其操作性、实践性甚强。在军事技术和战略方面墨子研究所及,已经超越了历史政治、文化哲学等社会科学的范畴,墨子是先秦军事理论及军事战术的集大成者,他在军事领域的成就,也因其崇高的目的和意义,启迪后世、烛照历史。
另外,墨子军事思想也兼及各类战法、阵法和临战指挥等许多军事环节,比如在应对敌方云梯、水攻、蚁攻等战术时墨子提出的战略战法,还有在《号令》《杂守》等篇章提及的警戒、哨探、巡查、临战、布防、退守,甚至军需供给、军情谍报等方面的军事思想都有涉及。可见在军事领域墨子不是简单地崇尚技术和军备,在军事管理、军队组织和军事理论方面,墨子同样具有精到和高明的见解。(https://www.daowen.com)
俞樾为孙诒让《墨子间诂》作序,云:“墨子惟兼爱,是以尚同,惟尚同,是以非攻,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近世西学中,光学、重学,或言皆出于墨子,然则其备梯、备突、备穴诸法,或即泰西机器之权舆乎!嗟乎,今天下一大战国也,以孟子反本一言为主,而以墨子之书辅之,傥足以安内而攘外乎,勿谓仲容之为此书,穷年兀兀,徒敝精神于无用也。”此评甚是,墨子学术之崇高,墨子科学之精湛,跨越时空域界。墨子的学说思想可与西方的军事科学、与近代的攘外安内,进而与当今世界的和谐生态建设无不具有可接可触的关联与对接,墨子必将不朽,墨子兼爱非攻、救守止攻、止暴治乱的军事战争观念在今天依然具有可参照、可借鉴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