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儿童唱歌教程:21个中部发声子音分类

儿童唱歌教程:21个中部发声子音分类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语子音共有21个,子音也叫声母、辅音。有的子音声带不振动,即无声子音;有的子音声带振动,称有声子音。有的子音气流或声流力度极大,是送气的,称硬子音;有的子音气流或声流力度小,不送气,称软子音。无论何种子音,唇、舌都是子音发声的主要器官。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现按发声时口型基准动作,将21个子音(声母)分为以下六类。发声的动作部位在口腔中部,以卷舌控制发声。

汉语子音共有21个,子音也叫声母、辅音。由于其发声部位、动作状态的不同,分多种归类方法,但都不外乎唇、齿、舌、牙、喉五个部位。

有的子音声带不振动,即无声子音;有的子音声带振动,称有声子音。有的子音气流或声流力度极大,是送气的,称硬子音;有的子音气流或声流力度小,不送气,称软子音。无论何种子音,唇、舌都是子音发声的主要器官。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现按发声时口型基准动作,将21个子音(声母)分为以下六类。

1.双唇音和唇齿音

这4个以韵母“o”为基准动作的声母,发声时的动作部位在嘴唇。4个韵母具体发声要求与特点分别是:

“b(玻)”、“p(坡)”均为双唇紧闭,阻止气流,然后双唇有力地打开,属双唇音。“m(摸)”双唇紧闭,声流先入鼻腔,然后双唇有力地打开。“f(佛)”上门齿轻轻地靠近下唇(中间不靠死),声音随气流从齿、唇间轻轻发出,属唇齿音。

练习如下:

(1)

(2)

(3)

(4)

(5)

2.舌尖音

这4个以韵母“e”为基准动作的声母,发声时的动作部位在上齿龈和舌前部位。具体发声要求与特点分别是:

“d(得)”“t(特)”“n(讷)”均为舌尖伸向上下门齿之间阻止气流,接着舌后缩,属舌齿音,即舌尖音。“l(勒)”舌前部紧贴上门齿以阻止气流,接着舌脱离上腭并放平,发出“l(勒)”,属舌齿音,即舌尖音。

练习如下:

(1)

(2)

(3)

(4)

(5)

(6)

3.舌根音

这3个喉口为动作部位的声母,其发声时的基准动作仍为韵母“e”。具体发声要求与特点是:

“g(哥)”“k(科)”“h(喝)”都是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阻止气流,然后舌与软腭离开,声音随气流喷出发声,属舌根音,即上腭音。

练习如下:

(1)

(2)

(3)

(4)

(5)(https://www.daowen.com)

(6)

4.舌面音

这3个是以韵母“i”为基准动作的声母。其发声的动作部位在舌面和硬腭。具体发声要求与特点分别是:

“j(基)”“q(欺)”都是舌与上腭靠拢阻止气流,着力点在大牙处。但上下大牙不要咬紧,属舌面音。“x(希)”舌面与上腭阻气的力量较“j”“q”稍小。

练习如下:

(1)

(2)

(3)

(4)

(5)

5.平舌音

这3个是“s”的声母,其发声的动作部位在齿。具体发声要求与特点分别是:

“z(资)”“c(茨)”都是舌尖接下门齿阻气,然后舌尖脱离门齿,属平舌音(舌尖前音)。“s(思)”上下齿咬合但不咬死,舌尖轻抵上下门齿缝阻气,气流从舌面流过,属平舌音。

练习如下:

(1)

(2)

(3)

6.卷舌音

这是4个卷舌声母“r”的声母。发声的动作部位在口腔中部,以卷舌控制发声。具体发声要求与特点分别是:

“zh(知)”舌尖抵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让气流摩擦而出,舌比较靠前,属翘舌音(舌尖后音)。“ch(吃)”与“zh(知)”相同。舌比“zh”更靠前。“sh(诗)”与“zh(知)”相同。舌最靠前,但不与门齿接触。“r(日)”舌稍靠里。

练习如下:

(1)

(2)

(3)

(4)

(5)

(6)

子音即声母,发音虽然很短促,但十分重要,用子音作字头的字很多,这是我国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字头的喷、吐等的力度变化,会使歌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赋予音乐更强的表现力。

字头发音的准确与否影响整个拼音的拼读。我国幅员广大,方言很多,尤其是儿童往往分不清翘舌音和平舌音,因此在歌唱语言训练时应十分重视。应该先反复念,再念唱结合起来练效果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