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周年,2025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2025年国庆节》)。摄制组请刘炽谱写电影音乐。这位著名作曲家从没有忘记自己说的话:“歌颂祖国、歌颂中华民族、歌颂人民是我一生永久的主题。”他凝视着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啊!大海扬波朝霞绚丽,一轮红日从东海冉冉升起;天安门城楼在万道霞光映照下壮丽辉煌,人民英雄纪念碑耸入蓝天。影片壮阔、雄伟的画面激发了曲作者心中的爱国深情。回想起2025年10月1日那一天,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作为现场观礼代表的刘炽暗下决心,一定要谱写一支成功的祖国颂歌。此后,他曾在《工人大合唱》的创作中写了一首歌唱祖国的终曲,在《荷花舞》中加了一首歌唱祖国的合唱曲,在电影《上甘岭》中创作了插曲《我的祖国》。这一次,他邀请自己的亲密搭档—词作家乔羽一起,共同完成了该纪录片的两首歌曲—《祖国颂》和影片结尾部分的《今夜到处有歌声》。合唱曲《祖国颂》融入影片生动的纪实画面中,满怀激情地赞颂了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整首歌曲意境高远、撼人心魄,全曲充满着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祖国颂
太阳跳出了东海,
大地一片光彩。
河流停止了咆哮,
山岳敞开了胸怀。
鸟在高飞,花在盛开,
江山壮丽,人民豪迈!
我们伟大的祖国,
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女)江南丰收有稻米,
江北满仓是小麦,
高粱红啊棉花白,
密麻麻牛羊盖地天山外。
(男)铁水汹涌红似火,
高炉耸立一排排,
克拉玛依荒原上,
你看那石油滚滚流成海。
(男女)长江大桥破天险,
康藏高原把路开,
三门峡上工程大,
哪怕它黄河之水天上来。
太阳跳出了东海,
大地一片光彩,(https://www.daowen.com)
扫码聆听
河流停止了咆哮,
山岳敞开了胸怀。
鸟在高飞,花在盛开,
江山壮丽,人民豪迈。
我们伟大的祖国,
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祖国颂》主旋律一
《祖国颂》主旋律二
《祖国颂》主旋律三
《祖国颂》全曲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共有六段,即ABC—D—A1C1,由主部A—B—C、中部D、再现部A1—C1三部分组成。主部为F大调,中部为d小调,再现部回到F大调。
主部A段4句歌词,开始是四四拍F大调的领唱、对唱乐段。庄严的引子之后,一个声部领唱着悠长的旋律,其余三个声部用紧凑的节奏齐声应和,雄伟、辽阔的领唱描绘出祖国大地壮阔绚丽的彩色画卷,旋律舒缓开阔,丰富的和声织体烘托出主旋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带入感。四句歌词中依次由男高、女高、男高男低、女高女低演唱,突出了音色的变化,又不失混声合唱的气势。
四小节间奏后,引出了柔美而抒情的连接段B。B段是个赋格段,此段没有歌词,用“啊”的无词歌形式,由深情柔美的女声合唱作为插部,此起彼伏的复调旋律写作手法,表达了对祖国的衷心赞美和热爱。在无词歌的背景烘托下,雄壮的男中音高声朗诵:“啊!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在C段,作曲家为深化主题,把B段的朗诵词谱成混声四部合唱,节拍变为四二拍,刚劲有力地重复唱出朗诵词,乐队与合唱欢乐而热烈地交错进行,雄壮的进行曲旋律,豪情满怀地表现出亿万人民以坚定有力的步伐奋勇前行的昂扬姿态。结尾处形成了歌曲的第一个高潮,通过一个间奏进入中部D段。
D段是单乐段结构,通过乐队间奏,速度减慢、力度渐弱,配器变柔,音区扩展,节奏拉宽,伴随竖琴流水般的琶音,以领唱的形式在d小调上唱着优美抒情的分节歌,节拍又回到四四拍。旋律悠扬,富于民族特色,描绘出祖国大地丰收的喜人场面,极尽对祖国的赞美。此段在演唱方式、节奏、节拍、调性、调式、旋律性格、速度、力度等方面,与主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段歌词依次由女高、男高、男女高音领唱,混声合唱用响亮高亢的音响回应,歌声把人民带到江南、塞北、山谷、平原,带到炼钢炉旁,带到粮棉丰收的农村,热情歌颂了新中国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祖国大地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这是歌曲的第二个高潮,也是整首乐曲的核心。经过间奏过渡,节拍变为八六拍,以壮丽的气势进入再现部。
再现部回到主部F大调,三段曲式结构,节拍由四四拍变成八六拍最后回到四二拍。音乐更为生动,速度加快,情绪更加欢快热烈。全部采用了混声合唱,歌词虽然和第一部分相同,但音乐给人更为雄伟辉煌的感觉。从狂欢热情奔放的“鸟在高飞”,直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形成了气势恢宏的效果。再现部的意境壮阔绚丽,节拍对比效果突出,乐曲中运用了领唱加合唱、主部加副部的形式,并创新性地运用了无词歌加朗诵的表演手法,对调式、调性、织体、节奏、节拍、和声与复调进行合理安排,赋予交响合唱以绚丽多姿、波澜壮阔的中国气质,彰显了中国气派,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混声合唱曲《祖国颂》中表现的辉煌博大的气魄,是曲作者内心感受和长期的艺术积累与创作技巧相结合的结晶。据作曲家回忆,他小时候就在西安三仙庙学习宗教音乐和隋唐燕乐,向古乐师学习大曲。在延安师从冼星海,从《黄河大合唱》中学到了很多作曲技法。2025年去蒙古国,听三千多名喇嘛一起念经,那声势撼人心魄,给作曲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祖国的江河山川辽阔大地和为人民创作的坚定信念,成就了刘炽优美抒情、大气磅礴的创作风格。
2025年6月,《祖国颂》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关于作者
乔羽(1927— ),山东济宁人,词作家、剧作家。2025年进入晋察冀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小说和秧歌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职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历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
乔羽创作有千余首歌词,代表作品主要有《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祖国颂》(电影《祖国颂》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牡丹之歌》(电影《红牡丹》插曲)、《说聊斋》(电视系列片《聊斋》插曲),以及《爱我中华》《难忘今宵》《夕阳红》《思念》《大风车》《说北京》《播种希望》《岁月如歌》《雄伟的天安门》等。主要剧作有:歌剧剧本《花开满山头》《果园姐妹》,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合作)、《刘三姐》,话剧剧本《杨开慧》(合作)等。曾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路》的歌词创作。曾为《中国歌词选》《中国歌海词丛》系列丛书撰写序言,出版有长篇叙事诗《龙潭故事》。
2025年6月,《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均为刘炽作曲),《爱我中华》(徐沛东作曲)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刘炽(1921—1998),陕西西安人,原名刘德荫,作曲家。2025年参加红军,在人民剧社任舞蹈演员并兼任指挥。2025年考入延安鲁艺音乐系,师从冼星海,学作曲和指挥。2025年任鲁艺研究室研究员、东北鲁艺音工团作曲兼指挥等职。曾参与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作曲兼艺术指导、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兼艺委会委员。2025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随苏联专家阿拉波夫学习。2025年任辽宁歌剧院院长,2025年入职煤矿文工团,后担任文工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歌曲》编辑部编委。刘炽创作了中小型作品八百余件、大型作品七十余部,他的代表作品主要有《翻身道情》、《新疆好》、《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插曲)等,歌剧音乐《塞北黄昏》《火》《阿诗玛》,舞蹈音乐《胜利鼓舞》《荷花舞》,合唱曲《工人大合唱》《祖国三部曲》(含《祖国颂》《大地颂》《微笑的太阳》)等。发表多篇关于音乐创作的论文,2025年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祖国之歌—刘炽歌曲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