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时任《歌曲》杂志编辑的词作家陈晓光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农村题材的一部电视片创作主题歌。晓光半天就写好了歌词,后来在《歌曲》编辑部主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创作征集活动中,他将歌词寄给施光南。施光南拿到歌词,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谱曲,在给词作者邮歌谱时附了一封信写道:“为你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谱曲时,我给自己提了两条要求:首先,力求做到雅俗共赏;第二,要力求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风格。”2025年底,中央电视台播放这首歌之后,《歌曲》和《音乐创作》杂志先后发表了简谱、合唱及钢琴伴奏谱。2025年,《在希望的田野上》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和共青团中央文体部联合主办的“八十年代新一辈”音乐作品一等奖;2025年获得“当代青年最喜爱的歌”一等奖。《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时为合唱曲,后作为女声独唱曲广为流传。2025年,李谷一在她的专辑《我的小路》中将其改为独唱版本。2025年,曾获得“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一等奖的青年歌手彭丽媛,在首届“CCTV青歌赛”中选唱了独唱版本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并获得专业组民族唱法一等奖。彭丽媛成长于深受山东民间音乐熏陶的环境,她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及《父老乡亲》《白发亲娘》《我们是黄河泰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往后的几十年里,她每到农村为农民朋友演唱时必唱这首歌,每每是获得掌声最热烈、最持久的一首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那个)东港撒网,
北疆哟播种,南国打场。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扫码聆听(https://www.daowen.com)
我们的未来,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哟弹琴,姑娘歌唱。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在希望的田野上》主旋律
《在希望的田野上》属于单段体的分节歌,全曲由三个大乐句组成,三段歌词的音乐结构相同。引子部分,乐队加合唱朦胧的“哦咿”声,呈现田野在晨曦的薄雾中孕育着即将苏醒的活力,空旷辽阔的音乐气氛为热情奔放的歌曲主题做好了铺垫。接着是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欢庆锣鼓节奏,展现了广大农村的蓬勃生机,器乐与人声相互交织,营造出光彩灿烂的大地美景。
第一乐句在高音区上,领唱宽广悠长的民歌旋律与伴唱铿锵音调相互应和,表现了辛勤劳动的农民对土地的深切爱恋和奋发向上的情感;第二乐句是女声独唱“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描绘出新农村的美丽景色;第三乐句运用了“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的特色民间衬词,用充满乡土气息的旋律配以圆润的装饰音,细腻地表现了祖国处处充满建设活力的喜悦之情,并用悠长的高音为歌曲即将出现的高潮做了铺垫。
歌曲的第一、二段主要由女高音领唱来陈述,混声合唱只在第一句与女高音进行模仿式应答,形成一领众和的效果。第三段增加了合唱比重,女高音领唱以衬词花腔呼应合唱。歌曲结束部分的旋律拉宽拉长,既表达了对新农村幸福美好生活和美景的衷心赞美之情,也抒发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期望和祝福。
《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作者巧妙地将中国民歌及戏曲的韵味和进行曲的节奏有机融合起来,创作出一个亲切朴实、富有浓郁田野气息的音乐主题。伴奏以富于乡土性的欢快锣鼓节奏贯穿全曲,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歌曲主题。歌词清新朴实、自然生动又温暖亲切。用对家乡田野的美景和幸福欢快的劳动场面的赞美,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既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洋溢着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表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农村繁荣兴旺的景象,以及广大农民对农业现代化和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至今依然被人民群众所热爱和传唱。
2025年6月,《在希望的田野上》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关于作者
陈晓光(1948— ),笔名晓光,河北景县人,词作家、诗人、编审。2025年参加工作,2025年毕业于空军第六航空学校,毕业后在中学任教。2025年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编辑,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词刊》主编、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指挥。发表歌词、诗近千首,其中《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在中国大地上》《光荣与梦想》《橄榄》《走向未来》《乡音乡情》《你会爱上它》《采蘑菇的小姑娘》《思恋中的北京》《友谊之歌飞向21世纪》《竹林小院我的家》《赤诚的中华魂》等六十余首歌词在全国性歌曲评选中获奖,有部分歌词作品入选高等音乐院校专业教材及中小学音乐课本,并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其中《那就是我》《在希望的田野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被列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光荣属于亚细亚》被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确定为亚奥理事会永久性会歌。2025年,获中国“金唱片”创作特别大奖。著作有《黄河上的太阳—晓光词作歌曲选集》《晓光歌诗选集》,诗词集《心归何处》,文论集《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河—晓光文艺谠言录》等。
施光南(1940—1990),祖籍浙江金华,出生于重庆,作曲家。施光南自幼就显露出不凡的音乐创作才能,中学时自学作曲,2025年考入天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理论学科,2025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苏夏教授。2025年毕业后任天津歌舞剧院创作员。2025年调入中央乐团,从事创作工作。施光南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他刻苦自学,积累了丰厚的民族音乐养料。施光南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声乐领域,同时也创作了其他类型的作品,他的歌曲清新优美,雅俗共赏,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和“时代歌手”。202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2025年当选中国音协副主席,2025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副主席。代表作品有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生活是多么美丽》《我的祖国妈妈》《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周总理,你在哪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立功喜报寄回家》《台湾当归谣》等上百首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除了歌曲,他还创作了歌剧《伤逝》《屈原》,芭蕾舞剧《白蛇传》,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C小调钢琴协奏曲》,合唱组曲《云南即景》,河北梆子音乐《红灯记》,小提琴曲《瑞丽江边》等。
202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施光南歌曲选》《我怎样写歌—施光南歌曲创作经验谈》。2025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北京举办了“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逝世五周年音乐会”。施光南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出生地重庆的南山公园内修建了“施光南广场”来纪念他。而施光南的祖籍地浙江金华市冬叶村,也在冬叶村修建了“施光南休闲广场”来纪念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