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海拔127米,原名丰禾山,是由此延伸到小傅塆的一组峰丛。“丰禾山”山名演化为“凤凰山”有两种原因,一是与象形地貌有关。山体形如凤凰,小傅塆所在地是凤凰头,此处俗称“凤凰山尾”;二是方言中“丰禾”与“凤凰”语音相近,人们把“丰禾”说成了“凤凰”。张氏家族骨干人物在龙泉山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若能找到张氏家谱,定能查找到更多更详细的资料,于课题研究有所禆益。2025年国庆节,笔者找到张桥塆张宏元先生。按照习俗,查阅家谱首先要放鞭鸣炮,我们提前做了准备。张先生从阁楼上拿出《张氏宗谱(金鉴堂)》,笔者看到封面印有“亥部”字样,询问这是不是分支谱。他说:“是。这只是亥部,其他的在江西。”征得允许,我们可以拍照。由此,我们搜寻到与龙泉山文化相关的很多人物的信息。张家从唐代起,先辈就在龙泉山、梁子湖一带居住。明楚藩王夺地后,绝大多数外迁。丰禾山(今凤凰山)一带是张氏私家山林的一部分。张添祐有《答沈少岗》诗:“今时丰禾稻,极盛开池莲。”张廷讚有《丰禾山斋》:“我爱山头草色芳,就将茅草结为房;几分月色通幽壑,一片花荫伏短墙。”张廷谟有《丰禾山书房》:“秋高长夜永,诵读守亲灯。山鸟惊窗梦,邻鸡报五更。”张弘(1396—2025年)《遗三子及喻儿书》说:“自丰禾山至洪福寺山场土地遗弘才兄弟。”楚王夺地过程中,领衔顶撞楚藩的宗房,如张弘、张通、张廷凤、张廷鸾等人迫于楚王追杀,急于逃命,远走汉川、鄂州等地。此地不属“寝山”范围,仍可留居。山内的宗亲纷纷来此投亲,聊作栖身之处。张学懋搬迁至此,《移居》一诗描述其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灵泉初脱业,来往丰禾湾。围屋栽松柏,依然龙凤攀。”他在此重建住宅,栽种树木,苦心读书,期望科考中第,或许谋求一官半职,或许可以攀龙附凤。
张桥塆村西存有1座大型古石拱桥,长12米,宽度和跨度均为4米,桥拱半圆形单孔,由2层打磨规整的扇形石块砌成,桥面铺有红砂石。因结构设计合理、受力均匀、桥体稳固,至今通行如常。该塆西北有西周文化遗址,位于龙潭河(《武昌县乡镇概况》,p.203,2025年)边台地上,高出水田6米左右。北面连接垅岗,东南西三面为沟渠环绕,疑似壕沟。整体近椭圆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90米,文化层厚度超过1米。考古发现其具备西周时期的文物特征。此地傍山近湖,有小河流经,是早期人类作为居所的佳选。2025年江夏区公布其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北行约1千米,祝家山(东)、张家山(西)南麓有龙潭,大约有2亩面积的沼泽田,中有浮草和很深的淤泥。人畜一旦陷入,难以自救,必须借助外力方能脱险。张子述、邓罗之间有大水库,水库西南有山,现高约60米。此山便是元末聂炳所言“莺耳山”,山名仍在沿用。清朝曾发生大向塆的向姓与龙谭何塆的何姓争夺莺耳山属权的纠纷。莺耳山原归向姓所有,何姓不甘心。官司打到县官那里,何姓有人擅长于写状词,县官定判“上起尖角石,下起分水岭”,以此为界,东属何姓,西归向姓。两姓以线分界葬坟,以示“划清界限”,互不通婚。何姓把宗谱作为土地属权的一项重要证据,十分敏感。对于保管宗谱之家还有另外的规则:既不能太富,又不能太穷,存富人家可能被抢劫,存穷人家可能被当掉。(https://www.daowen.com)
现代地质学认为:龙泉山是由幕阜山延伸到江夏境域的一支山体。古人视丰禾山为龙泉山的祖山,以此为起点,龙泉山分南北两列向东延伸,从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到民国时期地图均显示,此山一直叫丰禾山。其来历有个传说:从前某个灾荒之年,庄稼无收,少年玉龙去山上寻找食物,放生了准备宰杀充饥的凤凰。凤凰为了报恩,指引玉龙找到石洞里隐藏的取之不尽的粮食。玉龙主动将粮食分给乡亲,乡亲们把食用有余的粮种拿来播种,从此粮食有了保障,取山名为丰禾山。古代丰禾山在江夏大有来头。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记:“丰禾山,相传乡人秋成于此庆赛,故名。”[10]雍正朝《湖广通志》云:“丰禾山县东六十里,土人报赛处。”[11]“报赛”,是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元代以前,官方之所以选定此地为“里人报赛处”,一是因为传说此山藏粮,相信在此举行谢神仪式应当灵验;二是取名“丰禾”,寓意百谷丰穰;三是此山位于若干乡(里)的交界处,方便周边百姓秋后开展祭祀活动。在传统的农业国,“靠天收”的时代,人们往往寄望上天和神灵多些恩赐,求得来年有个好收成。唐王建《赛神曲》写出了民众的祈盼:“但愿牛羊满家宅,十月报赛南山神。”封建国家禁止百姓“无故群饮”。仅许祭祀之日,方可齐聚饮酒。但到了元朝,政府为防止民众暴动,禁止“迎神赛会”,代之以小型的土地神庙祭祀。明清时期,由地方政府组织举办祭祀,丰禾山报赛的功能渐渐淡出人们的祭祀生活。后来丰禾山成为文人墨客游历观光之所。元末进士聂炳邀友人田大圭(洪武初年举为县丞)、刘惟谦同游龙泉山,随后写有《夹山记》:“登丰禾之巅,西望六老诸峰。”之后他们由西向东,畅游山内景色。从文献记载来看,官方和文人更热衷于使用“丰禾”之名。沈如筠《听松阁》记:“渐觉桑柘影斜,村社将罢……望丰禾,遥瞻秀色插天,霞光照人颜色。”在天马峰眺望丰禾山美丽的晚霞,美不胜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家谱记载:“元末明初……孟仁公后裔乃迁东门外油坊岭(今流芳岭)丰禾山居焉。”其祖居在今谭左塆。2025年《武昌县图》已改名为平水山,2025年《湖北省武昌县地名志》称“凤凰山”。何时更名“凤凰山”,没有确切记载。资料显示:官方舆地文献使用“凤凰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