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素质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提升教师素养,更新教学观念。无论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还是其他教学理论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课改的受众都是大学生们。行之有效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策略不仅能够培养出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还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仔细观察、积极总结、不断反思,争取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作出贡献。

素质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升教师素养,更新教学观念。目前高校中的一些体育教师逐渐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未能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对外界新型教学理论的了解也不够,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需要明确的是,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是实施和推进改革的第一人,要求教师主动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我素养,才能够教授给学生正确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自我素养,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

首先,高校的领导应当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加以重视,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改革,对于在改革的过程中确实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予以大力支持。例如,可以通过全校范围内文件下发、动员大会等形式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加以推进,可以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配备专项资金,为参与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教师安排和制定合理科学的工作量,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方法。

其次,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课后业余时间充实自我,给自己充电,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了解核心素养等新型的教学理论,做到与时俱进,终生学习。

(2)改革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还是其他教学理论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课改的受众都是大学生们。因此,应当关注他们的兴趣点,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意识地改变,以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各方面能力的目标。尤其是在高校体育课程教材比较枯燥的前提下,教师更应该树立年轻的心态,多深入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更加倾向于以何种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对哪些方式下的体育授课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www.daowen.com)

在开展这些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注重对学生运动认知能力、健康行为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及培养,其中学生运动认知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对运动的认识、学生的运动能力、学生的运动习惯三个方面。

通过教师的教学培养,学生应当能够更加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出某一种或者某一些体育爱好项目。另外,在思想方面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对体育有健康积极的态度,掌握一些科学的运动方法和技巧,初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学生的健康行为知识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视角下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对体育健康知识、体育健康行为等有所了解,比如在运动前、运动后需要注意的事情等。

(3)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核心素养是一种教学理论,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起来,并且体现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要想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除了精选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之外,还应当结合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培养了学生们团结合作的品德。一方面,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体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中来,并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总而言之,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与参与者。行之有效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策略不仅能够培养出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还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仔细观察、积极总结、不断反思,争取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