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线性规划(LP)的最优单纯形表为T(B),最优基为B,现在我们来讨论,如果参数bs的改变量Δbs(其他bi均不变)没有超出式(2-24)规定的范围,那么,当Δbs=1时,Δf*=?
由对偶理论知道,最优基B对应的单纯形因子
为对偶问题(LD)的最优解,且(LP)的最优值
因为当bs变化而基B仍保持最优基地位时,并不改变,所以若把f*视为b1,…,bm的函数,则当Δbs=1时,有
下面我们对的经济意义作进一步的解释.
假设有一家工厂利用m种资源生产n种产品.已知每单位j#产品的利润为cj,i#资源供应上限为bi,生产一个单位j#产品所耗费的i#资源的定额为aij.那么,每种产品各生产多少,使工厂获利最大?
设j#产品的生产数量为xj.则该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为
(1)验证X=(x1,x2,x3)T=(5,0,3)T为该问题的最优解;
(2)若是原材料的供应由30变为40,而这10个单位的原材料的购买价格为6,问要不要购买这10个单位的原材料?利润能否增加?
(3)若是外单位准备从工厂购买产品的原材料,从现有的30单位原材料中购买4个单位,每单位原材料价格议定为3,工厂是否会考虑买给外单位?利润是上升还是减少?变化多少?
(2)必须先对原材料b2进行灵敏度分析,要求:
从而,当原材料的改变量Δb2∈[-7.5,15],现在的生产品种仍然不变:
若是原材料由30变为40,可见Δb2=10∈[-7.5,15],可以考虑购买这10个单位的原材料.一个单位的原材料的影子价格为r5=1,利润能够上升Δf=10×1-6=4.
(3)如果原材料供应减少1个单位,目标函数z仅仅减少影子价格r5=1,现在卖给外单位可以收益2单位,并且Δb2=-4∈[-7.5,15],所以工厂可以考虑卖给外单位,利润上升,上升4×(2-1)=4.
所以说,是在实现最优值时对于第i种资源的一种价格估计,这种估计是针对具体企业具体产品而存在的一种特殊价格.影子价格与市场价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市场价格从不同角度来看的“影子”,可以当作企业的一种经营管理方法,用于内部核算、分析和决策.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生产活动中的另一类问题.
设有一个工业系统,它拥有n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工厂,生产m种社会所需的产品,已知一年内社会对i#产品的最低需求量为bi,又知一年内j#生产工厂的运行成本为cj、生产i#产品的数量为aij.那么,在保证满足社会对m种产品需求量的前提下,每种类型生产工厂各应投入多少家运行,才能使总成本达到最小?
设xj为投入运行的j#生产工厂的厂家数量,则我们得到如下线性规划模型:
例2-20 某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工段可生产A1,A2和A33类产品,各工段开工一天生产3类产品的数量、费用以及合同对3类产品的最低需求量由表2-19给出.问各工段开工几天,能使生产合同的要求得到满足,并能使费用最低?试对b1作灵敏度分析,并求每吨A1类产品的合理成本.
表2-19(https://www.daowen.com)
解 设x1,x2分别为工段甲、乙开工的天数,则得模型
对上述模型引进剩余变量x3,x4,x5并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得如表2-20所示的最优表.最优解
即甲、乙工段各需开工3天和2天,最低费用为7 000元.
表2-20
由表2-20知,最优基B=(A.2,A.1,A.5),于是
为使最优基保持不变,由式(2-24)知Δb1应满足下列条件:
所以当b1∈[10,30]时,每吨A1类产品的合理成本为200元.
如果一个单位的A1产品的利润为220元,则显然将现在的b1=20提高,对工厂是有利的,但是b1至多可提高到30.
应注意,在我们上面讨论的问题中,只有在保持B为最优基时,向量才是合理成本向量和影子价格向量.一般地,若B为线性规划
所相应的标准型线性规划的最优基,则称向量
为原有问题的影子价格向量,称为关于bi的影子价格.
例2-21 某公司下属两个工厂D1与D2,工厂D1生产产品Aj(产量为xj,j=1,2),工厂D2生产产品Aj(产量为xj,j=3,4).这4种产品都需要耗费原材料B1与B2.现在原材料B1与B2分别有280与220.公司对两个工厂原材料的分配规划为:原材料B1给工厂D1为180、给工厂D2为100;原材料B2给工厂D1为140、给工厂D2为80.于是得到两个线性规划:
它们对应的标准型的最优单纯形表分别为表2-21和表2-22(其中xj,j=5,6,7,8为松驰变量).现在公司的决策部门准备对原材料的分配进行调整,以使总产值能够增加,请提供决策方案.
表2-21
表2-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