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宜影塔:湖北利川市传统村落

宜影塔:湖北利川市传统村落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宝塔为何唤作“宜影”,刻在宜影塔塔身的塔序向世人说明了原委。宜影塔为七层六面砖石结构,高约18米,塔尖呈葫芦状。宜影塔塔身玲珑小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的建筑理念符合“天乾地坤”“万物皆属阴阳”的观念。2008年,宜影塔被确立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当地文物部门对宜影塔进行了加固修缮。现在,宜影塔结构稳定,主体完整,除最下层塔檐仍保持原样,其他塔檐均被铸成了小猫跳跃的样子,比原来更具活力。

水光潋潋,绿柳依依,在静谧的野猫水畔,矗立着一座一百六十余年不倒的宜影塔。日落时,塔身似染上一片耀眼的金光。宜影脉脉立斜阳,让人仿若置身梦幻之乡。宝塔为何唤作“宜影”,刻在宜影塔塔身的塔序向世人说明了原委。修野猫水宜影塔小序及诗文原文如下:

修野猫水宜影塔小序

野猫水一带岡巒(冈峦)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东一面望气者曰不塞其隘则内外之地脉不束爰建塔以实之塔临水浔倒影其中若投鞭然迂夕阳迎素月达彼岸则流可断而气赖以束名曰宜影益重在影而塔之高下弗计也夫扶舆磅礴之气束之则聚聚之则凝凝则葱欎骧腾灵秀钟焉今而后行见一乡之中民气和年毂登人文蔚起永奠攸居於无暨也又岂同荆南之息壤域西之浮屠徒为镇横流作功德云尔哉并附截句八首记于塔上。

其一

略貌存神不厌低 封闗(关)祗籍一丸泥 浮屠无意争形胜 客过何妨当柱题

其二

流水夕阳写照多 一条界破往来波 分明象外传神去 障住鱼龙不敢过

其三

风度端凝镇碧湍 鱼龙寂静庆安澜 等闲未许人登眺 要作中流砥柱看

其四

大气盘旋不散开 平空结撰费栽培 遥岑远水添关键 遮莫颓风尽挽回

其五

蒸蒸日上逗氤氲 起自田间也出群 稚俗一方资坐镇 维风何必定凌云(https://www.daowen.com)

其六

凌云有塔峙江干 毕竟攀援上下难 双脚如何平地稳 免登高处不胜寒

其七

八面玲珑涌暮涛 九层一例没蓬蒿 空铃断碣今何在 不及区区数仞高

其八

区区人力可回天 日午当空影正圆 从此地灵歌狱降 好将铜柱勒燕然 吴江枫桥氏撰 邑廪生冉复初叙 邑廪生冉寿益书

历经一百六十多年的风吹雨打,塔序上的字迹和饰纹已经变得模糊了。但透过这些斑驳的历史痕迹,仍然能够帮助我们寻找到前人建塔的初衷,原来宜影塔的修建与堪舆有关。野猫水一带三面环山,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环将它拱卫其中,但独缺东面,大环也就存在一个缺口。当时的老人说,如果不将这个缺口堵住,不利于整个村的发展。于是冉氏族人及亲戚在清咸丰六年(2025年)出资修建了这座宝塔。屹立在水边的宝塔,倒影投在野猫水水面,如同一条鞭子,正好堵住东面的缺口。有了这座塔,野猫水村植被葱郁、谷登人和、人文蔚起。塔影宜人,所以塔名为“宜影”。

虽然塔序说“塔之高下弗计也”,但宜影塔的建筑信息并不难测量。宜影塔为七层六面砖石结构,高约18米,塔尖呈葫芦状。塔门两边镌刻着“一色长天高捧日,五更沧海倒凌霄”对联,横批为“宜影塔”。塔身第一层外刻有花草,二层嵌入碑刻,三至七层均为粉面彩绘花草图案,由当地文人撰写诗词刻在塔上以作纪念。塔门左右两边分别刻有六张壁画,石原色为底色,上敷黑彩,在岁月的侵蚀下,画面斑驳不清,难以推测所述故事的细节,但隐约可见麋鹿、仙鹤、猴子、狐仙等飞禽走兽,或坐或立,或振翅欲飞。

宜影塔塔身玲珑小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的建筑理念符合“天乾地坤”“万物皆属阴阳”的观念。塔的层数为七层,七为奇数;塔的平面为六边形,角和边均为六,即偶数。

宜影塔(冉石卉 摄)

宜影塔内观(来源:“指间利川”微信公众号)

在这一百六十多年的风雨里,宜影塔见证了野猫水村的发展历程,而它本身也是野猫水村发展变化的证明。在动乱年代,宜影塔塔顶两侧遭到破坏,未几,塔顶又被雷击,残高仅剩3米,之后因为无人修缮,塔的六、七层杂草丛生,塔内存在多处裂缝,塔身最下层浸泡在湖水中,一度出现倾斜下沉。2025年,宜影塔被确立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当地文物部门对宜影塔进行了加固修缮。现在,宜影塔结构稳定,主体完整,除最下层塔檐仍保持原样,其他塔檐均被铸成了小猫跳跃的样子,比原来更具活力。“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宜影风光无限,今朝又重新铺展在诗语墨画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