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都知道,咱济南的道路很多是以经、纬命名,比如经十路、纬一路,而且这个经纬和地理上的经纬概念是反着来的,这在全国可是独一份。您知道为什么这样起名吗?
长者为经,短者为纬
据《济南市志》记载,道路以经、纬命名,是济南开埠时根据古时手工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而来的。因为那时在济南开埠的范围内,东西路长,南北路短。由此也可见,纺织业对济南发展之重要,对济南影响之深远。
在这其中,有一种手工纺织品独树一帜,是咱们济南乃至山东特产之一,那就是商河老粗布。
家家机杼声,户户织土布
商河老粗布,一千多年前就在商河这片土地上产生了。
《山东省志》记载:“商河大布皆出女子手工,用具均为木质,少女10岁能纺线,16岁能织布,鸡鸣早起,夜半始眠,成年妇女可成布500尺。”《明清商河县志集》也有记载,当时此布在山东省内乃至京津地区非常畅销,“每岁销行数万块”。
随着工业化和机械化的发展,纯手工织造的老粗布一度不流行了,更多的是由村里妇女织出来给自己家里用。直到20年前,一位商河农民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让商河老粗布又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商河老粗布
商河老粗布织造技艺传承人、商河县孙集镇刘店村村民李秀凤说:“2025年以前,我们孙集镇刘店村,有一位叫刘在利的老乡去北京打工,他随身携带的老粗布床单被单位的老板看中了。
“老板觉得这是村里自己手工织的布,想必使用起来非常舒服,非要高价向刘在利买下来。刘在利觉得自己带的是老家最习以为常的手工床单,也没有向老板要钱,便送给了他。
“刘在利回来以后,把这事当故事讲给我听。我一听,这是个商机啊,于是全村开始生产手织布。”
要说那位老板真识货。商河老粗布,虽然名字里有个“粗”字,其实质地非常柔软,冬暖夏凉、透气吸汗、抗静电、防螨虫……总之优点特别多。
但你说它花色土,咱得承认,土是真土,不过,这种色彩搭配,那也是很有来头,很有讲究的。
商河老粗布,要的就是浓郁乡土气
李秀凤告诉阿庆哥:“商河老粗布的经典花型之一叫‘野鸡翎’。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商河人在农田劳作的时候,看到旁边的野鸡羽毛非常漂亮,回到家,就模仿着这个花色搭配出来。(https://www.daowen.com)
“还有种花型叫‘胡椒花’。这是因为胡椒成熟的时候,一个一个小点点密密麻麻,甚是喜人,人们就想法从粗布上造出这种花型。想把它织出来还很复杂呢!”
这种浓郁的乡土气息,反而是商河老粗布的鲜明特色。这体现了商河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饱含着商河人的智慧和手工艺人的独具匠心。
生产商河老粗布,一直使用的是当地传统的木制织布机,别看简陋,可都是商河人根据实际需要手工打造出来的工具。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商河人还形成了只有本地人才会讲、才能懂的方言文化,很有趣。
织布工序
李秀凤介绍说:“‘落yue子’就是把线缠上,‘娘花车子’是纺线用的,牵机、打交、‘挂jue子’等一系列工序是设计花型,‘齐溜’就是牵完机以后缠起来的线团。牵机一天也就是牵上三四百米线,来来回回这么走,合着需要走三四十里路,是个体力活。
“要想织出商河老粗布,得需要大大小小72道工序。每一步都比较复杂。比如整经,540根线,4个人整理半个月,才能整出五六百米。而且不能用机器代替人工,机器其实更费事,每一根线得配上一个线轴,540根线就得需要540个线轴,工程更大。上机织布更难,尤其是织翻花布,需要4把梭子,要保证花型对,特别费脑子。”
看梭子在织女手中上下翻飞,阿庆哥也禁不住想试试,但是被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李秀凤介绍说:“这也有讲究,在商河,织布是女人干的活,男人不能干。其实呢,是因为男人劲儿大,织出来的布不如女人织的柔软。”
“了机”和“起机”
在过去,纺纱织布,是商河女人必备的劳动技能。养家糊口靠它,身上穿的、床上铺的,也都是自家织出来的老粗布。尤其是在女儿出嫁的时候,母亲都会为女儿准备16铺16盖,甚至20铺20盖,以此作为嫁妆。
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家人把布和被褥放到牛车上最显眼的位置,吸引众多村民观看。如果花型新颖、色彩搭配好看,村民们都会赞不绝口:“你看谁谁家给闺女做的真俊,下次咱孩子出嫁要嫁妆的时候也叫着她去帮忙!”
而且,以前女儿出嫁时送的布匹和儿子娶亲送的布匹也不一样。女儿出嫁的时候,家里人一般会给整匹布最后面的一段,这叫作“了机”,寓意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送给儿子的布匹,是要从头开始的那一段,这叫作“起机”,寓意就是祝福成家立业的男子能顺风顺水,借此起势。
老粗布也在不断创新
如今,商河老粗布也在与时俱进,花型款式不断创新,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服装、家居用品、旅游创意用品等畅销海内外。唯一不变的是商河人对老粗布传统制作工艺的坚持和传承。
商河县孙集镇刘店村村民李秀凤的儿子刘越说:“商河老粗布的精髓,恰恰就在于它不是标准化生产。它的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我们商河织女们的智慧。可以说每一匹商河老粗布都是不一样的。它的花型设计,都是由我们织女自己想出来的。它的经线和纬线的松紧度,都是由我们人工去拿捏,而这一点正是机器所无法代替的。所以说我们商河老粗布具有人文气息,也具有人情味儿。”
一双双勤劳朴素的双手,织出了商河老粗布的新生机,也织出了商河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民俗文化的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