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与格斗和塑形有关的肌肉

与格斗和塑形有关的肌肉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身与格斗和塑形相关的主要肌群如图0-1。

与格斗和塑形有关的肌肉

腿部主要肌群

(1)股四头肌

解剖主要功能:使膝关节伸,髋关节屈。

格斗主要功能:支撑人体,落地缓冲,扫腿发力,弹踢发力,蹬踹类发力等。股四头肌的柔韧性影响后蹬腿和后摆腿的发挥。

塑形意义:塑造大腿前侧线条。

(2)大腿内收肌群(由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骨膜肌构成)

解剖主要功能:主要使大腿内收。

格斗主要功能:扫腿攻击的发力肌群,三角绞时的发力肌群,同时参与封闭式防守的发力等。大腿内收肌群的柔韧性影响侧踹和扫腿腿法的发挥。

塑形意义:丰满大腿内侧。

(3)臀大肌

解剖主要功能:近固定(主要是大腿伸和外旋);远固定(骨盆后倾和转向对侧)。

格斗主要功能:参与后蹬腿、转身后摆腿的发力;臀大肌离心收缩参与人体落体地时着地缓冲动作;由蹲位转换成站位的发力肌肉;臀大肌的柔韧性对前蹬、扫腿等腿法的发挥有影响。

塑形意义:达成翘臀效果,防止臀部下垂。

(4)臀中肌和臀小肌

解剖主要功能:近固定,使大腿外展;前部使大腿屈和内旋;后部使大腿伸和外旋。

格斗主要功能:保持人体直立,是所有站立打击技得以实现的稳定肌肉。参与侧踹腿和转身后摆腿的发力。臀中肌和臀小肌的柔韧性对前蹬、扫腿等腿法的发挥有影响。

塑形意义:使腿部肌肉线条更丰富、立体。

(5)腘绳肌(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构成)

解剖主要功能:使膝关节屈,大腿伸。

格斗主要功能:支撑人体,参与三角绞和封闭式防守的发力。腘绳肌的柔韧性对前蹬、前踢、扫腿、鞭腿的发挥均有影响。

塑形意义:加强腿部后侧,使大腿后侧线条饱满。

978-7-111-54572-9-Chapter01-2.jpg

全身与格斗和塑形相关的主要肌群如图0-1。

(6)缝匠肌

解剖主要功能:近固定,使大腿屈和外旋,使小腿伸和内旋;远固定,两侧发力使骨盆前倾。

格斗主要功能:各种腿法发力的辅助发力肌肉。

塑形意义:使腿部线条更丰富、立体。

(7)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比目鱼肌构成)

解剖主要功能:踝关节跖屈,膝关节屈。

格斗主要功能:维持人体直立,参与各种跳跃式攻击(比如超人直拳,飞踹,飞膝等);高扫踢时,支撑腿提踵动作的力量源。

塑形意义:塑造壮硕的小腿肚,多练踝关节变角度的负重提踵动作;塑造梭形、修长的小腿肚,多练高跳类动作。

(8)胫骨前肌

解剖主要功能:踝关节足背屈。

格斗主要功能:勾踢绊摔,勾脚尖时的发力。

塑形意义:丰满小腿前侧线条。

背部主要肌群

(1)斜方肌

解剖主要功能: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下降、后缩、上回旋;远固定,单侧发力使头部向同侧屈、向对侧回旋,双侧发力使脊柱和头部后伸。

格斗主要功能:被打击和摔投时,保护颈椎和胸椎。

塑形意义:构建上背脊柱两侧的线条。

(2)背阔肌

解剖主要功能:近固定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提躯干向上,协助呼吸。

格斗主要功能:向后拉拽动作的发力,所有摔投技中向后拉拽动作其均参与发力;同时在被打击和摔投时,保护胸椎和腰椎

塑形意义:形成倒三角身材的必须要件,“肩宽背阔”一词中的“背阔”即指发达的背阔肌。

(3)肩胛提肌与菱形肌

解剖主要功能:参与肩胛骨的上提、下回旋等动作的发力,也可使脊柱伸。发力时一般和斜方肌协同作用。

格斗主要功能:同斜方肌。

塑形意义:完善肩胛骨间肌肉的细节。

胸部主要肌群

(1)胸大肌

解剖主要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内旋以及水平内收;远固定时,使躯干向上臂靠拢。

格斗主要功能:在受到击打时,保护胸腔器官和肋软骨;推击动作时参与发力;出拳时参与部分发力。胸大肌的柔韧性对快速收拳动作有一定影响。

塑形意义:形成宽厚的胸部。

(2)前锯肌

解剖主要功能:近固定,使肩胛骨前伸;远固定,提肋助呼吸。

格斗主要功能:参与部分直拳的发力;在体能消耗战中协助呼吸。

塑形意义:形成胸大肌下侧的羽翼状肌群。

核心主要肌群

(1)腹直肌

解剖主要功能:下固定时,使脊柱前屈、降肋,下固定单侧发力时使脊柱向同侧屈;上固定时,使骨盆后倾。

格斗主要功能:背负投的主要发力肌群,在蟒蛇绞之类的需要脊柱屈的地面技中参与发力;可以有效增加腹部的抗击打能力,有效保护腹腔内器官。

塑形意义:形成漂亮的八块腹肌

(2)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

解剖主要功能: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在上固定时,都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都使脊柱屈。下固定时,单侧腹外斜肌使脊柱向同侧侧屈,向对侧回旋,同时有下拉胸廓助呼气的作用;下固定,单侧腹内斜肌使脊柱向同侧侧屈,向同侧回旋。

格斗主要功能:参与直拳、勾拳、摆拳的腰部扭转发力;参与摔投动作和站立关节技所有的腰部扭转动作的发力;扫腿和鞭腿中扭腰发力的力量源也在于这两块肌肉;在腹部和腰侧受到打击时,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可以保护腹腔内器官。

塑形意义:八块腹肌两侧的错落肌肉,是构成性感人鱼线的必要条件。

(3)髂腰肌

解剖主要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外旋,上部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使躯干和骨盆前倾。

格斗主要功能:前踢、前蹬、侧踹、扫腿等腿法的主要发力肌肉;同时也是背负投的主要发力肌肉。

塑形意义:深层肌肉,对塑形影响不大。

(4)腹横肌

解剖主要功能:维持腹内压。

格斗主要功能:在腹部被击打时,保护腹腔内器官。

塑形意义:深层肌肉,对塑形影响不大。(www.daowen.com)

(5)竖脊肌

解剖主要功能:单侧竖脊肌发力使脊柱向同侧侧屈;双侧竖脊肌使头和脊柱伸,并协助呼吸。

格斗主要功能:过桥摔的动力肌,地面起桥动作的动力肌,十字固技术的发力肌之一等;同时负责从后方保护脊柱。

塑形意义:形成性感后背沟。

(6)腰方肌

解剖主要功能:单侧腰方肌使脊柱向同侧侧屈;双侧腰方肌负责降肋,辅助呼吸,维持腹内压。

格斗主要功能:从后方保护腹腔内器官,尤其在军事格斗肾击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肾脏的作用。

塑形意义:深层肌肉,对塑形影响不大。

肩部主要肌群

(1)三角肌

解剖主要功能:三角肌前束使大臂屈和内旋;三角肌中束使大臂外展;三角肌后束使大臂伸和外旋。

格斗主要功能:维持格斗架势时始终抬臂护头的动作,硕大的三角肌也可以减小头侧和下颌侧面受到攻击的概率;三角肌是所有拳法的主要发力肌肉之一;在抱摔中三角肌是辅助肌肉;在地面翻滚受身动作中,三角肌是非常好的缓冲和动作转换点。

塑形意义:形成倒三角身材的上端—宽阔的肩部,给人以直接的力量感。

(2)肩带肌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解剖主要功能:维持肩关节稳定,使上臂完成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等动作。

格斗主要功能:保护肩关节,为上肢发力提供稳定支持。

塑形意义:形成上背肌肉错落有致的细节效果。

大臂主要肌群

(1)肱二头肌

解剖主要功能:肘关节屈和外旋,肩关节屈。

格斗主要功能:参与裸绞、断头台绞杀、手臂三角绞的发力;既是十字固勾臂发力的肌肉又是十字固援护防守时的发力肌肉之一;参与勾拳的发力;参与举起抱摔的发力;维持格斗架势时双手护头的动作。

塑形意义:形成大臂内侧鼓胀的肌肉感。

(2)肱三头肌

解剖主要功能:使肘关节伸。

格斗主要功能:参与推击发力,参与出直拳的发力。对肱骨有保护作用。

塑形意义:形成大臂外侧鼓胀的肌肉感。

(3)肱肌

解剖主要功能:使肘关节屈。

格斗主要功能:类似于于肱二头肌。

塑形意义:近似于肱二头肌。

小臂肌群与抓握肌群

(1)小臂屈肌群(包括肱桡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等)

解剖主要功能:使小臂屈以及腕关节屈,并参与维持腕关节中立位。

格斗主要功能:各种站立腕关节技和指关节技的发力肌群,同时也是防守站立腕关节技和指关节技的肌群。参与维持腕关节中立位以使拳法打到对方身体而不至于戳伤自己的手腕。

塑形意义:形成小臂内侧坚实厚重的肌肉感。

(2)小臂伸肌群(包括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尺侧腕伸肌、示指伸肌等)

解剖主要功能:使腕关节伸和外展,并参与维持腕关节中立位。

格斗主要功能:防守站立腕关节技和指关节技的肌群。参与维持腕关节中立位以使拳法打到对方身体而不至于戳伤自己的手腕。同时在格挡时有防御功能。

塑形意义:形成小臂外侧坚实厚重的肌肉感。

(3)腕关节旋前肌群(包括肱桡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解剖主要功能:使前臂旋前。

格斗主要功能:参与腕关节技和指关节技的发力,出直拳时腕关节旋前动作的发力肌群。

塑形意义:构成粗壮小臂的一部分。

(4)腕关节旋后肌群(包括肱桡肌、旋后肌)

解剖主要功能:使前臂旋后。

格斗主要功能:以色列防身术某些摆脱技时中使用。

塑形意义:构成粗壮小臂的一部分。

(5)抓握肌群(包括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等)

解剖主要功能:屈曲指关节形成抓握动作。

格斗主要功能:抓握道服和对方肢体;擒拿动作中抓握动作的发力肌群,锁喉技术的发力肌群。

塑形意义:构成粗壮小臂的一部分。

(5)指伸肌群

指伸肌群指抓握后打开手指的肌群,包括指伸肌、小指伸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等。

解剖主要功能:打开抓握的手,形成掌的动作。

格斗主要功能:打开抓握的手,变换动作去抓握其他位置。开手肌群是各种掌部攻击,搓推攻击的辅助发力肌群。

塑形意义:构成粗壮小臂的一部分。

颈部肌群与咀嚼肌

(1)颈部屈肌群(包括头前直肌、头长肌、颈长肌、斜角肌等)

解剖主要功能:使颈部屈。

格斗主要功能:头槌攻击的发力肌群;头面前侧被击中时,主要的缓冲肌群。该肌群的发力增加头部抗击打能力,减小因为头部震荡被KO(击倒获胜)的概率。地面滚翻受身动作及被头朝下砸摔时缩头动作的发力肌群。

塑形意义:构成粗壮脖颈的一部分。

(2)颈部伸肌群(包括斜方肌上束、颈夹肌、双侧胸锁乳突肌)

解剖主要功能:使颈部伸。

格斗主要功能:从颈后侧保护颈椎,减小被砸摔时伤到颈椎的概率。防身术中反向头槌的发力肌群。

塑形意义:构成粗壮脖颈的一部分。

(3)颈部旋转和侧屈肌群(包括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束、斜角肌)

解剖主要功能:胸锁乳突肌单侧收缩使颈部向同侧屈、对侧转;斜方肌上束单侧收缩使颈部向同侧屈、对侧转;斜角肌使头部侧屈。

格斗主要功能:在对方从侧方偷袭时,转头的发力肌群;也是被打击头面及颈侧时的主要缓冲肌群。

塑形意义:构成粗壮脖颈的一部分。

(4)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解剖主要功能:完成咬合动作。

格斗主要功能:头部被重击时,咬紧牙关,拥有强大的咀嚼肌,会降低被击晕的概率。本书第八章将介绍通过训练咀嚼肌提高头部抗击打能力的方法。

塑形意义:使面颊下部丰满,更具男子气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