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应试宝典

教育研究方法应试宝典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教育研究中最高级、最抽象、最普遍的方法论层次。20 世纪以来,随着实验教育学的兴起,教育研究中广泛使用量化、统计、实验等方法的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当前我们主张教育研究应该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这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

教育研究方法应试宝典

30min搞定

扫码回复“研究层次”听讲解

完成一项教育研究,宏观上我们需要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范式,微观上我们需要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技术。

1.教育研究方法论

(1)含义: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指从理论的角度如何看待教育研究。

(2)体系:教育研究方法论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哲学与教育研究

a.含义:人们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去认识、指导和解决教育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方法论。它是教育研究中最高级、最抽象、最普遍的方法论层次。我国主张的哲学方法论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

b.发展:沿袭世界历史的发展,哲学方法论主要有两大范式,一派是科学主义的(分析的、经验的)实证主义观点,强调用量表进行实验,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用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现象,目的在于确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另一派是人文主义的(现象学解释学)反实证主义观点,强调定性的、理解的、解释的方法,是从人文学科推行而来的注重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两派观点各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c.总结:教育研究方法论总是与哲学认识论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研究教育要把教育问题放在总体哲学思想背景下加以考虑,才能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②数学与教育研究

a.含义:所谓数学方法,既指具体的数字统计和计算,又包括进一步做定量分析,以便从量的关系上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更准确的科学说明的方法。

b.发展:自实验教育学思想兴起以来,数学方法就普遍应用于教育研究中,其优点是通过量化研究促使教育研究获得更精确的结论。但是如果教育研究只关注数学方法、工具的意义,严重忽视研究对象的人文特点和生活背景,这样的量化研究的结论也就无法转化为现实,甚至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结论。

c.总结:如今,我们更多地主张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唯有高质量的定性研究,才会有对高质量的定量研究的需要。要做到这一步,还需要教育研究人员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和定量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影响作用,一方面表现为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为教育研究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条件;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表现为信息技术发展所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对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2.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10年311选)

(1)含义: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教育领域中学术共同体对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方法和规范的共同认识,即同一时代背景下多数学者采用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模式。

(2)教育研究中范式的历史演进(19年311选)

①教育经验的描述阶段。17 世纪以前,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研究存在,多数是有关教育经验的描述。

②经验—分析研究范式。17 世纪至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 形成了经验—分析研究范式。

③科学实证研究范式。20 世纪以来,随着实验教育学的兴起,教育研究中广泛使用量化、统计、实验等方法的科学实证研究范式。

人文主义研究范式。20 世纪以来,学者在思考是否采用科学实证的研究范式作为人们评判教育研究科学与否的标准的同时,也反思这种机械分析方法的弊端,遂产生了人文主义研究范式, 也叫作质的研究范式,主要表现为社会批判性研究、诠释—理解性研究等。

⑤后现代的复杂思想研究范式。20 世纪 60年代至今,科学领域出现了从简单性科学向复杂性科学的转变,反对经典科学化繁为简的线性思维方式,提出复杂的、非线性的思维。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也借鉴这种复杂性科学的基本理论,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被看成带有某种后现代特征的研究范式。这种复杂思想的研究范式,具体来说,又包含以下一些常见的基本研究范式。

a.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

量的研究:是科学主义范式的主要特征之一,主张教育研究过程注重理论假设、客观实证或寻找事实和理论根据进行演绎推理,或收集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它常运用的方法有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结构性观察法、注重科学考证的历史研究法,以及以相关分析为基础的预测法等。量的研究的优点是研究过程严谨、科学,研究结果客观、精确。

质的研究:是人文主义的教育研究范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主张教育研究过程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从而获得解释性理解。

当前我们主张教育研究应该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这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

b.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实际工作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教育行动研究是当前非常提倡的一种研究方式,一线教师是主要的研究者,既可以是教师们自己研究实际教学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和专家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

c.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也是当前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种研究范式。它主张教育工作者用叙事、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其对教育的思考与理解,如表达自己的启发、感悟、反思、观点等。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就是“讲故事”,记录具体的、真实的事件,反映研究者的真情实感和教育感悟。这种研究容易产生亲切感,可读性强,具有人文气息;但研究结论不突出,往往停留在抒发感慨的层次上。

3.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4年、17年311选;16年北师大、19年首师大名)

(1)含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指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采取的具体办法。

(2)基本方法

①理论研究法:指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进一步进行系统地思维加工的方法, 它是多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法的直接目的在于从调查资料中引出理论观点来揭示研究对象的规律或一般性结论。

②历史研究法:指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对教育现象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③比较研究法:指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④观察研究法: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⑤调查研究法: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的一整套实践活动。它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测量调查法。

a.问卷调查法: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b.访谈调查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c.测量调查法: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况,从而收集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⑥实验研究法:指为了实现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开展各种教育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教育规律,验证和检验基本原理和研究假设的一种研究方法。

⑦经验总结法:指将大量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教育理论的方法。它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与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4.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21年安庆师大、苏州大学辨)

(1)含义: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是指研究者为了顺利地进行研究而采用的辅助性工具或资料。

(2)常用的辅助技术

文献研究: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文献研究指教育研究者针对教育对象,去查找可靠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整理,从而找出教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www.daowen.com)

②教育统计:用数理统计学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进而得出结论。常用的处理数据的方法有描述统计法和推断统计法。

③教育测量:指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或手段获取教育活动数据的过程。

凯程提示:请考生区分教育研究方法论与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这里是重难点。

助记

真题真练[2]

1.【2010年,第 39 题】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  )

A. 经验—分析范式 B. 社会批判范式 C. 诠释—理解范式 D. 复杂思想范式

2.【2010年,第 43 题】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 X 和选项 Y 的被选率都是 35%。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 X 表述为“高达 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 Y 表述为“仅占 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公共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3.【2012年,第 39 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

A. 指导教育实践 B. 规范教育行为 C. 揭示教育规律 D. 制定教育方针

4.【2013年,第 39 题】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证“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伦理原则

5.【2014年,第 39 题】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  )

A. 人本主义取向 B. 科学主义取向 C. 解释主义取向 D. 历史主义取向

6.【2014年,第 42 题】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 (  )

A. 实验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7.【2017年,第 44 题】有关大脑神经递质如何影响学生记忆的研究属于 (  )

A. 比较研究 B. 基础研究 C. 应用研究 D. 预测研究

8.【2018年,第 40 题】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并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设计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伦理原则

9.【2019年,第 39 题】在研究方法上带有明显科学主义倾向的教育流派是 (  )

A. 新传统派教育学 B. 实验教育学 C. 存在主义教育学 D. 文化教育学

10.【2019年,第 40 题】张老师对小学生作业本上的错别字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错别字的类型,为进一步探讨成因及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

A. 测量法 B. 观察法 C. 文献研究法 D. 内容分析法

11.【2020年,第 39 题】下列有关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定量研究一般有固定的计划,定性研究一般比较灵活

B.定量研究主要检验理论、证明假设,定性研究主要寻求解释性的理解

C.定量研究一般在可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进行,定性研究一般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D.定量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定性研究主要运用演绎法

12.【2020年,第 40 题】在某项研究中,研究者从学生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及教学进度的感知来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这遵循了教育研究的 (  )

A. 操作性原则 B. 检验性原则 C. 公共性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13.【2021年,第 39 题】在对小学生运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把运算思维能力定义为……,其定义包括四个维度,这样的定义体现了 (  )

A.客观性 B.公共性 C.操作性 D.检验性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B 6.C 7.B 8.D 9.B 10.D 11.D 12.A 13.C

非统考院校真题[3]

【名词解释】

1.教育实验法(北师大13年) 2.教育叙事研究(首师大19年)

【辨析题】

1.在阅读研究文献中写论文只需精读。(安庆师大21年)

2.文献研究是理论研究和经验思辨。(苏州大学21年)

【简答题】

1.简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苏州大学21年)

2.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的三个层次。(四川外国语大学20年)

【注释】

[1]本章主要参考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一编。

[2]2021年的真题均为回忆版,下同。

[3]重要的非统考院校真题答案均在《教育学考研真题汇编》中,下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