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金塔长城的发现及考古调查

金塔长城的发现及考古调查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对本县境内的部分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新发现有墙体遗迹的长城遗址约30千米,沿线新发现烽火台12座,城障1座。2010年,在甘肃省开展的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中,金塔县成立了第四调查组,对金塔境内的汉代长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彻底摸清了金塔境内汉代长城的“家底”。

金塔长城的发现及考古调查

岁月如梭,漫漫两千余年犹如一瞬间。但是汉代的边塞——长城,却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默默地守护着荒芜的戈壁,凄凉的丝绸古道。除了发思古之幽情的诗人在咏叹,它已渐渐地被人们遗忘。到了近代,汉代长城又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首先发现金塔汉代古塞的人,是英籍匈牙利人马克·奧里尔·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在1913—1915年,斯坦因第三次到中亚考察,他沿着1906—1908年间在敦煌境内发现边塞(汉代长城)的线路向东,穿过安西(瓜州)、酒泉至金塔,并在这一段烽燧线的汉代遗址中发掘获得汉简105枚。并通过这些汉简考证出金塔境内的这段长城属于汉代洒泉郡的北部都尉,部分遗址属于东部都尉。

此后,文物部门对金塔境内的长城考古调查工作进行了7次。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遗址尤其是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遗址考察,发掘获得汉简850枚。

1972—1976年,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双城子,北至居延海一带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对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共掘得简牍11577枚,遗物1311件。

1981年和198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对金塔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并于1986年9月至10月,对地湾城障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出土汉简约2000枚。同时出土的还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根据这里出土的函检与簿检,认定地湾城为肩水候官所在地。

1987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对金塔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由于条件所限,本次只调查了部分长城段和关堡、烽燧遗址,资料很不全面。(www.daowen.com)

从2003年至2007年7月,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考古研究所李并成教授一行及甘肃省长城普查队,对金塔境内的汉代长城和明代长城做了普查。

2009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对本县境内的部分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新发现有墙体遗迹的长城遗址约30千米,沿线新发现烽火台12座,城障1座。

2010年,在甘肃省开展的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中,金塔县成立了第四调查组,对金塔境内的汉代长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彻底摸清了金塔境内汉代长城的“家底”。据调查,金塔境内汉代长城总长度305千米,墙体86段,壕堑29段,关堡15座,单体建筑117座,与长城相关的遗存6处。

通过以上7次考古调查工作,全面查清了金塔境内的汉长城墙体、壕堑、烽火台、关堡遗址,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展长城研究、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