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小,腋生;具1苞片和2小苞片;花被钟状,绿白色,5裂,偶4裂;雄蕊与裂片同数,着生于裂口内面,并与裂片对生;子房下位,柱头头状。花期4月,果期5月。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干燥全草。坚果近球形,直径约2 mm,表面灰黄色,有网状雕纹,有宿存叶状小苞片2枚。用于风热感冒,中暑,肺痈,乳蛾,淋巴结结核,乳痛,疖肿,淋证,黄疸,腰痛,遗精。治急性乳腺炎:百蕊草十五至二十株,煎水300毫升,以米酒一杯送服。
【别名】百乳草、地石榴、草檀、积药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半寄生草本,高15~30 cm。基部多分枝,枝柔细,有棱条。叶互生;线形而尖,长2~5 cm,宽约2 mm,具1脉。花小,腋生;具1苞片和2小苞片;花被钟状,绿白色,5裂,偶4裂;雄蕊与裂片同数,着生于裂口内面,并与裂片对生;子房下位,柱头头状。坚果球形,直径约2 mm,花被宿存,网纹明显。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广布种,我国大部省区均产。生于荫蔽湿润或潮湿的小溪边、田野、草甸,也见于草甸和沙漠地带边缘、干草原与栎树林的石砾坡地上。云梦偶见。图片拍摄于倒店乡罗庙中学北。
【药材名】百蕊草。
【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干燥全草。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集,洗净,晒干。(https://www.daowen.com)
【药材性状】全草多分枝,长20~40 cm。根圆锥形,直径1~4 mm;表面棕黄色,有纵皱纹,具细支根。茎丛生,纤细,长12~30 cm,暗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1~3 cm,宽0.5~15 mm,灰绿色。小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坚果近球形,直径约2 mm,表面灰黄色,有网状雕纹,有宿存叶状小苞片2枚。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辛、微苦,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风热感冒,中暑,肺痈,乳蛾,淋巴结结核,乳痛,疖肿,淋证,黄疸,腰痛,遗精。
【附方参考】(1)治肾虚腰痛,头晕:地石榴一两,泡酒服。
(2)治急性乳腺炎:百蕊草十五至二十株,煎水300毫升,以米酒一杯送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