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何首乌-云梦药用植物图志

何首乌-云梦药用植物图志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首乌、夜交藤(首乌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或藤茎。夜交藤:干燥的藤茎呈细长圆柱状,通常扭曲,有时分枝,直径3~7 mm。

【别名】夜交藤、紫乌藤、多花蓼、桃柳藤,九真藤。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长2~4 m,多分枝,具纵棱,无毛,微粗糙,下部木质化。叶卵形或长卵形,长3~7 cm,宽2~5 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两面粗糙,边缘全缘;叶柄长1.5~3 cm;托叶鞘膜质,偏斜,无毛,长3~5 mm。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长10~20 cm,分枝开展,具细纵棱,沿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状卵形,具小突起,顶端尖,每苞内具2~4花;花梗细弱,长2~3 mm,下部具关节,果时延长;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绿色,花被片椭圆形,大小不相等,外面3片较大,背部具翅,果时增大,花被果时外形近圆形,直径6~7 mm;雄蕊8,花丝下部较宽;花柱3,极短,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 mm,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产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生于草坡、路边、石缝及灌丛中。云梦野外可见。图片拍摄于城关镇盐硝厂。

【药材名】何首乌、夜交藤(首乌藤)。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或藤茎。

【采收加工】何首乌: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夜交藤:夏、秋二季采割带叶藤茎,或秋、冬二季采割藤茎,除去残叶,捆成把,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何首乌: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15 cm,直径4~12 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https://www.daowen.com)

夜交藤:干燥的藤茎呈细长圆柱状,通常扭曲,有时分枝,直径3~7 mm。表面紫褐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和节,并散生红色小斑点,栓皮菲薄,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红色,木质部淡黄色,木质部呈放射状,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气无,味微苦涩。以粗壮均匀、外表紫褐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何首乌: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夜交藤:甘、微苦,平;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何首乌: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

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络,祛风;用于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附方参考】(1)何首乌:①治皮里作痛: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②治自汗不止:用何首乌末,调唾液,封脐上。③治破伤血出:用何首乌末敷上即止,有特效。④治瘰疬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乌根洗净,每日生嚼,并取叶捣烂涂患处。

(2)夜交藤:①治腋疽:首乌藤、鸡屎藤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②治痔疮肿痛:首乌藤、假蒌叶、杉木叶各适量,煎水洗患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