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滨茄子、滨梨、海棠花、刺玫。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高可达2 m;茎粗壮,丛生;小枝密被茸毛,有针刺和腺毛,有直立或弯曲、淡黄色的皮刺,皮刺外被茸毛。小叶5~9,连叶柄长5~13 cm;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1.5~4.5 cm,宽1~2.5 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叶脉下陷,有褶皱,下面灰绿色,中脉突起,网脉明显,密被茸毛和腺毛,有时腺毛不明显;叶柄和叶轴密被茸毛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卵形,边缘有带腺锯齿,下面被茸毛。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簇生,苞片卵形,边缘有腺毛,外被茸毛;花梗长5~22.5 mm,密被茸毛和腺毛;花直径4~5.5 cm;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常有羽状裂片而扩展成叶状,上面有稀疏柔毛,下面密被柔毛和腺毛;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芳香,紫红色至白色;花柱离生,被毛,稍伸出萼筒口外,比雄蕊短很多。果扁球形,直径2~2.5 cm,砖红色,肉质,平滑,萼片宿存。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常生于我国中部以至北部的低山丛林中。庭院或花园中多有栽培。云梦有数处农场栽培。图片拍摄于清明河乡三港村。
【药材名】玫瑰花。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
【采收加工】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及时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干燥花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直径1.5~2 cm。花瓣密集,短而圆,色紫红而鲜艳,中央为黄色花蕊,下部有绿色花萼,其先端分裂成5片。下端有膨大星球形的花托。质轻而脆。气芳香浓郁,味微苦。以朵大、瓣厚、色紫、鲜艳、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https://www.daowen.com)
【附方参考】(1)治肝胃气痛: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
(2)治肺病咳嗽吐血:鲜玫瑰花捣汁,炖冰糖服。
(3)治新久风痹:玫瑰花(去净蕊蒂,阴干)三钱,红花、全当归各一钱,水煎去滓,好酒和服七剂。
(4)治肝风头痛:玫瑰花4~5朵,合蚕豆花三至四钱,泡开水代茶频饮。
(5)治噤口痢:玫瑰花阴干,煎服。
(6)治乳痈初起:玫瑰花初开者(阴干)30朵,去心蒂,陈酒煎,食后服。
(7)治乳痈:玫瑰花7朵,母丁香7粒,无灰酒煎服。
(8)治肿毒初起:玫瑰花去心蒂,焙为末,一钱,好酒和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