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梦药用植物:紫花地丁技术指南

云梦药用植物:紫花地丁技术指南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philippica Cav.的干燥全草。治乳吹并一切毒:黄花地丁、紫花地丁各八两。治热病发斑:紫花地丁、生地各15克,赤芍、丹皮、连翘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煎服。治麻疹热毒:紫花地丁、连翘各6克,银花、菊花各3克,水煎服。

【别名】野堇菜、辽堇菜、光瓣堇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14 cm,果期高可达20 cm。根茎短,垂直,淡褐色,长4~13 mm,粗2~7 mm;节密生,有数条细根。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柄于花期长于叶片1~2倍,具狭翅,于果期长可达10 cm,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4 cm,宽0.5~1 cm,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具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果期叶片增大;托叶膜质,苍白色或淡绿色,2/3~4/5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花梗通常多数,细弱,与叶片等长或高出叶片;花紫堇色或淡紫色,稀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萼片5,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附属物短,末端圆形或截形;花瓣5,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距细管状,长4~8 mm,末端圆;雄蕊5,花药长约2 mm,药隔先端的附属物长约1.5 mm;子房卵形,花柱棍棒状,柱头三角形。蒴果长圆形,长5~12 mm,无毛。种子卵球形,长1.8 mm,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生境分布】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田间、荒地、草丛、林缘或灌丛中。云梦野外可见。图片拍摄于伍洛镇湖边村。

【药材名】紫花地丁。

【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philippica Cav.的干燥全草。

【采收加工】5—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全草,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 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 cm,宽1~2 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 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附方参考】(1)治痈疮疖肿: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银花三钱,水煎服,药渣捣敷患处。

(2)治乳吹并一切毒:黄花地丁(即蒲公英)、紫花地丁各八两。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熬汁去渣,又熬成膏摊贴。(https://www.daowen.com)

(3)治腮腺炎:鲜紫花地丁9克,白矾6克,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1次。

(4)治淋巴结结核:紫花地丁15克,夏枯草12克,元参9克,大贝母9克,牡蛎15克,水煎服。

(5)治阑尾炎:紫花地丁、金银花各30克,连翘、赤芍各15克,黄柏9克,水煎服。

(6)治肠炎痢疾:紫花地丁、红藤各30克,蚂蚁草60克,黄芩10克,煎服。

(7)治前列腺炎:紫花地丁、紫参、车前草各15克,海金沙30克,煎汤,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数日。

(8)治热病发斑:紫花地丁、生地各15克,赤芍、丹皮、连翘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煎服。

(9)治麻疹热毒:紫花地丁、连翘各6克,银花、菊花各3克,水煎服。

(10)治目赤肿痛:紫花地丁、菊花、薄荷各9克,赤芍6克,水煎服。

(11)治毒蛇咬伤:鲜紫花地丁、鲜瓜子金、鲜半边莲各适量,共捣如泥,敷患处。

(12)治外伤出血:鲜紫花地丁、鲜酸浆草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