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府运作成本降低与效率提高的工具

政府运作成本降低与效率提高的工具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个有效的经理市场上,经营者为保证自己位置的稳定可靠,就必须要让委托人相信他们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在一个相对有效的自然环境中,任何有可能以机会主义方式去损害契约关系另一方的利益主体都会存在自愿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透明度的倾向。政府主要人员通过选举得以担任公职,成为政府的经营者。

政府运作成本降低与效率提高的工具

一、降低政府运作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的工具

政府运作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暗箱作业情况下,政府除了执行和制定法律,还要同时接受公众的信任危机、政府公信力下降,随之而来的政府效率低下以及在此情况下出现的时间耗费等的现象,远比进行行政公开的成本要高得多;而政治透明则因为行政公开所产生的政治认同和时间的节约抵消一部分成本,行政公开原则适合于市场经济观念之中的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原则。

政治透明是对政治信息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上的政治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政治透明度是对所公开的政治信息质量的全面概括,包括政治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政治信息质量标准、信息披露与监管等,它还应该包括以下三层含义:(1)存在一整套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政治准则和有关政治信息披露的各种监管制度体系,所有的政治准则和信息监管制度是协调一致的而不是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的;(2)对政治准则的高度遵循,无论是政府、公民还是社会团体都能够严格遵守政治准则;(3)对外提供高频率的准确信息,能便利地获取有关政治运转、政治绩效、政治稳定和政治风险等的信息。

获取较高政治透明度的政治信息既有成本也有效益,这种分析可以从一个国家(地区)整体或单个政府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其中一个国家整体的政治透明度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政治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各级地方政府的政治透明度则有赖于政府对政治准则的遵循和政治信息的自愿披露。

公司理论认为,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由于所有者通常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加之企业一旦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经营环节相当多,不透明度增高;此外,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这一切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有者会担心经营者采取“机会主义”等行为损害其利益,而“理性经济人”现象表明,这种“机会主义”行为总是在发生。在一个有效的经理市场上,经营者为保证自己位置的稳定可靠,就必须要让委托人相信他们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了取信于所有者,他们就具有主动提供会计信息,以提高财务透明度,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动机。实践证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同样,在订立契约、执行与监督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个相对有效的自然环境中,任何有可能以机会主义方式去损害契约关系另一方的利益主体都会存在自愿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透明度的倾向。透过提高透明度,将有助于企业的真实价值被市场发现和认可,降低其在市场中运行的各种风险与成本。(www.daowen.com)

在现代民主社会里,政府与选民之间就形成一种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的模式。其中广大选民是一个国家主权的拥有者,而政府机关及其人员成为经营国家事务的经理人员即委托与代理的关系。政府主要人员通过选举得以担任公职,成为政府的经营者。政府工作人员为保住自己的位置,以利于自己在下次选举中获得胜利,就必须竭力工作并让广大选民相信自己工作的可信任性,同时接受选民监督和考评。选民则按照官员们提供的政府运作信息评判官员素质及任职状况,在下一次选举中决定自己的选择意向。这样一种完整的委托—代理关系成为“公司制”政府运行的制度安排模式。在此情况下,政府就相应减少了信息公布成本,同时政府工作人员也会由于选民的监督而不敢消极对待公共利益,进而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政府信息在全社会各种信息中对经济的影响力最大,所以信息公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比较明显。在20世纪末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前,印度尼西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但在金融危机中却几乎分崩离析,其主要原因是其政府缺乏透明度,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社会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都缺乏基本的透明度。因此,造成整个社会对其经济及社会问题认识不足,进而影响到人们对国家发展进程参与的信心和积极性。从此反面例证我们不难看出,充分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高透明度和持续反馈,将政策变化消化在发布之前,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冲突可能尽量减少,这应该说是政策制定者思维上的一个革命。交流和反馈带来政治家对政策预期的变化。如此,政治局面更稳定,政治决策和决策运行也变得相对简便。这个逻辑在今天看来十分自然,是政治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性进步。因为,政治透明度的增加,监督力度的提高,使政府官员不敢在公共事务方面懈怠,会倾全力执行公众移交的事务,以避免公众由于其效率低下而对他们的工作提出质疑,其最后结果就是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

当然高透明度也会为政府带来负面影响,如更高的信息提供成本、潜在的责任风险等。当政府绩效不佳,各种经营风险也非常高的时候,提高政府透明度的可能结果就是加速政府的灭亡。求生的本能使得其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存在着降低政治透明度,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以骗取社会信任的动机。正是由于制度安排和心理取向不利于政治透明度的提高,因此,从制度层面促进政府提高透明度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不过问题的提出是一个方面,问题的解决是另外一个方面。提高政治透明度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挫折和艰辛,即便是在被视为民主制度“比较健全”的美国各种“数字游戏”仍然存在,其政治透明度也远不能达到其国民所要求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