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勒斯坦斋月:烈士的鲜血与人们的忧伤

巴勒斯坦斋月:烈士的鲜血与人们的忧伤

更新时间:2025-09-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年,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斋月到来后的许多日日夜夜,都混合着烈士们的鲜血,那些丧失了儿子的母亲们、失去丈夫的寡妇们的悲泣,以及孤儿们的苦恼。渴望去阿克萨清真寺礼拜而不可能居住在耶路撒冷四周被占领地段的巴勒斯坦人们,脸上显露出深沉的忧伤,因为到了斋月,他们却被阻止去阿克萨清真寺礼拜。

斋月在巴勒斯坦

[加沙]韦萨目·阿菲福

译者按:伊历2025年的斋月已经过去一个月,但是对于我们中国虔诚的穆斯林,对斋月中充实的宗教功修和愉快的生活情景,大家还记忆犹新,回味无穷。然而,阿富汗和巴勒斯坦的穆斯林,却非如此幸运与安宁;他们今年的斋月,一直是在枪林弹雨、水深火热中度过的。下面这篇迟到的报导,仅仅是巴勒斯坦的教胞们,斋月中苦难生活的片断,现在推荐给《穆斯林通讯》的读者,对比我们的情况,必定会对那些无辜受难的教胞寄以无限的怜悯、同情和敬意,也许对我们自身同时激发诸多有益教训和感受。

今年,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斋月到来后的许多日日夜夜,都混合着烈士们的鲜血,那些丧失了儿子的母亲们、失去丈夫的寡妇们的悲泣,以及孤儿们的苦恼。

斋月本来是一个最吉祥、和平的月份;整月芬芳四溢,充满活力与愉悦。但是这种气氛常常被突然而来的飞机袭击和雨点般的枪炮声炸得粉碎,令人窒息;随着占领军的有意割裂,整个巴勒斯坦的领土,被肢解得零零散散,亲人们的骨肉关系也因之而被切断。几十层重重叠叠的坚固障碍,林立在许多要道和关口之间,谁敢于冒险去移动,那将是把自己生命掷出。

为了隆重而热烈迎接尊贵的斋月之降临,往年都要依例张灯结彩,欢歌载舞,热闹异常;而今年,取而代之的则是数百位的阿克萨清真寺为反抗暴政起义而罹难的烈士们的图像,挂在许多城乡和营地的墙上,以示景仰与追念。

往年斋月间传统的那种兴旺的集市买卖,今年的情况,却成了占领军14个月以来,所执行的经济制裁战而导致经济窒息,市场萧条的指示表。

正当阿克萨清真寺发难抗暴,八百位战士以自己的身躯和生命,越过敌人设置在大寺门口和禁止穆斯林大众进寺去礼拜的那些森严壁垒的障碍之际,正是今年神圣的斋月来临之前夕,与此同时,与往年不同的一些异象也随之接踵而来;那些失去丈夫的家庭主妇们,失去父亲的孤儿寡女们,在每晚吃开斋饭的桌前,再难见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的父亲,一同与她(他)们进餐;这些众多的妇幼,在入斋的伊始,便失去了那种本来为坚持主命而斋戒,因而会弥漫在整个家庭中的那些温情柔语和欢快的气氛;餐桌前的位子,也空空如也。其往常的主人虽然有的已经殉难就义,有的还被关在监狱,然而他们的功勋却历历在目,在这些孤儿寡母的脑际萦绕,使斋月的往常情怀转向去惦记那些被占领军逮捕的穆斯林兄弟们。牢狱与集中营的人数,一天天在增加。

26岁的艾勒法特·拉赞伊妮女士,曾先后做过艾伊麦和奥斯曼两位穆斯林男子的妻子,这两位男士也在相隔十年之间,先后被敌人杀害。她含着泪水和悲愤的心情,向笔者叙述自己是怎样迎接今年圣洁的斋月的。她说:“莱麦丹已经度过几天了,我多么渴望好好睡上一觉,然后醒过来,准备给孩子们去买点开斋用的食物……但是,我不知道要怎样同这些已经失去父亲的孤苦伶仃的儿女们坐在开斋的餐桌前,一块儿进餐,要向他(她)们讲什么,谁会给他(她)们去买斋月里孩子们最爱玩的时兴灯笼,往年都是他(她)们的父亲给他(她)们买这种玩具。”

拉赞伊妮女士,自从与她的第二任丈夫奥斯曼(烈士)斋月前离别后,挂在她腮边的泪水一直未间断过。此时,她用手揩了一下脸庞后,继续说道:“今年的斋月又给我的创伤增加了剧痛,自从我的第一位丈夫艾伊麦在2025年斋月被犹太人暗杀后,我始终遵循经训之教诲,常常控制自己的感情,节哀顺受真主的考验;在孩子们面前佯装出所遭受的创伤已经痊愈的样子,所以在今年斋月,仍然一如既往准备按教规带领五个孩子一块儿斋戒、礼拜,还准备在斋月的下旬,一道在家中守夜坐静,让他(她)们足不出户,以免他(她)们在街上看见别的小伙伴们,在自己的父亲陪同下,一块儿欢乐,玩耍灯笼。”拉赞伊妮女士再次揩去腮上的泪水,继续说道:“奥斯曼的音容笑貌始终还在家中的房间屋角时隐时现;他的精神一直安慰着我们。”但是,这位女士很快补充说:“在这个尊贵的月份中,我唯一的慰藉,是利用这黄金般的时日,努力功修、行善,每天寻找机会到清真寺去礼拜,聆听教长的演讲,或者诵读《古兰经》,以此缓解我心中的苦闷和忧伤,我求真主使莱麦丹月成为我的止痛剂。”

随同新月而来的枪炮声

禁锢在哈尼·尤努斯难民营的巴勒斯坦穆斯林们,正在与全世界各国的穆斯林兄弟姐妹们一样,积极准备迎接今年斋月的来临之时,以色列的大批坦克,在斋月第一天黎明时,发射着雨点般的枪炮弹,突然开入难民营腹地,不仅毁坏许多住宅,而且造成无数巴勒斯坦穆斯林平民不幸死亡和重伤。

穷凶极恶的占领军,停止他们的罪恶暴行后,41岁的吴萨默·艾卜·艾自奈站立在他那座落在营区隘口之间的被敌军坦克摧毁的房屋废墟上,搂抱着他的九个孩子中的两个幼儿,他的妻子泣不成声地站在他的一旁,其他几个孩子围在妈妈周围哭泣。吴萨默此时欲抑制自己的眼泪,却难已做到。邻居们只好向他们夫妇一再地抚慰,把他们带入自己已成破屋的住处暂为休息。吴萨默是一位政府机关的职员,他的住宅是由四间卧室组成的简陋房屋,现在已被突袭的敌军坦克,顷刻夷为平地,他不禁问道:“我们到底有何罪?凶狠的侵略者根本不考虑莱麦丹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月份,我们穆斯林在这尊贵的时日里,致力功修、行善,口舌都不允许伤害他人。可是我们现在已经被敌人搞得无家可归啊!我们将去哪里?”

渴望去阿克萨清真寺礼拜而不可能(https://www.daowen.com)

居住在耶路撒冷四周被占领地段的巴勒斯坦人们,脸上显露出深沉的忧伤,因为到了斋月,他们却被阻止去阿克萨清真寺礼拜。阿克萨清真寺是先知穆罕默德登宵夜曾礼了宵礼拜后由那里启程的圣寺,千百年来是全世界穆斯林最向往和尊重的三大圣寺之一。自从犹太当局侵占了耶路撒冷以后,不但该寺周围的许多建筑被他们拆毁,2025年又放火烧了大寺内的重要建筑,一千多年所积累和珍藏于其中的大批名贵文物和宣讲台化为灰烬。沙龙上台后,又胆大地闯入大寺肆意践踏,所以该寺往往成为穆斯林被迫起义抗争的出发点。每年斋月,成千上万的穆斯林都习惯到阿克萨这座宽敞著名的圣寺去礼拜、功修,为此感到幸福、吉庆,然而敌人往往以恐怖和暴力为由剥夺了穆斯林自己的合法权利。今年的斋月,敌人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使大家的愿望成了泡影,只有望寺兴叹!忧伤!

靠近西海岸的那布勒斯大城市,似乎是更别于其他城市。它那昔日的辉煌,如今已化为乌有,人们脸上的欢喜笑容,再难出现。在市区的一些墙壁上挂着的不是往常的琳琅满目的商标,而是成百位烈士们的遗像。对此情景,我们以敏捷的逻辑思维来解释传统的愉快斋月之所以消失,是合情合理的。巴勒斯坦众多人民家庭中所隐藏着的痛苦,更是一言难尽;除了经济上的贫困以外,还有成千上万的,以及因残无法找到工作的失业人员,他们往往成了对阿克萨圣寺抗暴起义采取报复的目标,或者为所谓反恐怖主义,成了他们一再拘捕的嫌疑分子;还有成千上万的失学儿童,饥寒交迫。

游客、记者可以看到做生意的小商小贩们,尽管他们把那些在斋月间人民常用的商品,冒险贩运到那里,并包装得那么迷人,陈列在路旁和摊位上,但是这在招揽顾客的愿望上,并未成功。巴勒斯坦人民,在斋月这段时间里,对一些商品,本来是急需购买的,但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家只能把眼光投向那些商品,一瞥而已,至多打听一下价格罢了。

当商业萧条、市集冷淡的时候,另一种景象却活跃起来。那是斋月的来临,巴勒斯坦的穆斯林,要趁机很好地记念那些被敌人杀害的烈士,并热情接待烈士们的家属,大家自然忙碌起来,连儿童们也来凑热闹。在此拉图难民营,有五十名童子军,在营区的街道上组织了一次军事检阅,以迎接斋月的来临,并以穆罕默德·伯伊沙威烈士的英名,给他们这小分队命名,在游行时,他们高举着巴勒斯坦的国旗和许多彩旗,还有20个火炬,反映孩子们决心追随前辈,为争取自由和国家的成立,反对犹太霸权主义继续前进。

赫利里市的斋月拾零

赫利里市的居民们,在过去的年代中,习惯于把斋月作为一个特别光辉、壮丽、吉祥的月份来欢度;那里的街道、马路,在斋月前就被装饰得五彩缤纷,芬芳馥郁,令人流连忘返。特别是老城区的大街小巷,被打扮得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明亮的彩带随处飘扬,一些歌咏队,唱着赞主颂圣的诗歌,漫步于街巷之间;家家户户门庭若市,亲朋好友,互访相庆;成群结队的男孩,分别汇合在歌咏队的后面,轻歌曼舞,环行在苏瓦克、白尼、达尔、格匝各区,真到经过奶市大街以后,再游行到易布拉欣清真寺外面广场时终止;在那里大家互送糖果,市民们也向孩子们送来衣物、礼品,然后纷纷进入清真寺礼宵礼拜和第一天的“特拉威哈”(间歇拜)。

今年,哈智阿布杜拉·勒赞格·艾卜·赛尼奈他一直呆在家里,由于强行定居于此的犹太人无理阻挠他修理自己的旧屋,所以他和自己的家属被迫住在危房里,也不允许他搬迁。因此随时面临屋顶下塌的危险。他说:“占领者,在易卜拉欣清真寺门口设置许多障碍物,以阻止我们去礼拜,人们被迫屈从于敌军朝夕的监控和侵犯,以致再无法往来于清真寺作集体礼拜,于是一座宏伟宽敞的大寺变得空空荡荡,门可罗雀。定居的犹太人非常高兴,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去他们的犹太教堂祷告;我们穆斯林的合法的宗教活动,则被限制得如此严厉。”

赫利里市的形势变得这样急转直下,伊斯兰的浓厚特色已受到严重影响,并面临犹太化的日愈严峻的威胁。哈智奥尼·艾卜·买尔赫伊,原来是格匝各区清真寺的“穆昂金”(宣礼员),而格匝各区是赫利里市旧城的中央地段。现在整区都已被以色列的军警所强占。他说:“这里的穆斯林,由于不断被移居而来的犹太人的侵扰,生活在十分困难的窘境中;清真寺一些门窗上的玻璃被敌人砸坏,碎片时常会散落到礼拜人的头上,致伤礼拜人。有一次,他们还企图将清真寺烧毁,欲使在其中正在礼拜的穆斯林一齐同归于尽。但是,真主的特恩和全能,阻止了敌人的阴谋;礼拜的穆斯林准备入拜时,伊玛目一声‘安拉乎艾克拜尔’(真主至大)的大赞词,响彻寺内寺外,骇得前来纵火的歹徒不敢接近清真寺而逃之夭夭。”奥尼哈智继续说道:“穆斯林既然时时处于这种忧伤和不自由的形势下,不可避免地要和敌人发生冲突,以维护我们的信仰和清真寺的神圣不被侵犯,让更多的人能安心前往清真寺集体礼拜,否则犹太人存心要把清真寺变成他们的教堂。”

在阿克萨起义抗暴浪潮的波及下,赫利里几乎变成一个幻影的城市;曾有十多次全市被封锁,全年90%的时间,人们被禁止外出工作和旅游,一切清真寺、商店、市场和学校,统统被占领军关闭,连城市内的一些要道,也采取军事手段严加控制、禁止居民互相来往,所以有四万多穆斯林居民长期生活在被拘禁和受苦受难之中。

在靠近一座素有“仁慈之山”之称的山丘上,人们自古以来一代传一代地习惯于在斋月间听取从那里发出的鸣炮声,那是一门名为“尔目·艾卜·哈尔布”的古炮,每晚开斋时间一到,那里就发出隆隆三响,把人们开斋和昏礼的时间统一起来。少年们每到傍晚就云集房顶屋外,去侧耳等候炮声的传来。这种传统的习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千百年前的奥斯曼王期时代,但是以色列对山丘上那历史文物和穆斯林的传统习俗,不但不给以珍惜和尊重,他们竟然将古炮强行没收了。整个市区成为军事区域,以色列的军警,把毗邻的居民住宅都加以严格控制,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架上重机抢,人们稍有轻举妄动,自己的家很可能成为葬身之地。

特伊西尔·查希德大夫,是被占领军所控制的一座民房的主人。他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是在恐怖之中生活,环境与监狱无异;自己家中的窗子不能打开,屋顶不得上去。因为敌军警告我们说,谁要从窗口窥测,或靠近屋顶,谁将被立即枪毙。”这位大夫说:“城市里许多民用设施已经遭到敌军的破坏,水库被炸毁,敌军还把大量污物投进水池;一些居民甚至儿童,有时被屋顶上的枪手作为靶子一样被射击。”因此,在赫利里市,有数十户人家,失去了子女,斋月对这些人家来说,成了一个新的忧伤站;礼拜的人们,在回忆往年斋月间给他们朗诵《古兰经》的那些优秀的诵经师时,联想到查希德清真寺那位被人们所尊敬、爱戴的年轻伊玛目,他是诵经师谢赫穆罕默德·赖沙德的儿子,这位优秀的后裔,能背诵整部《古兰经》,他喜欢效仿著名诵经师谢赫穆罕默德·拉菲尔优雅悦耳的声调带领人们礼拜、教授经文。但是,斋月前占领军的枪弹,不但把他和群众们分离开,而且背信弃义者的枪口还瞄准这位正在谢赫阿里·白克尔清真寺里率领该坊群众作聚礼拜的可敬爱的青年伊玛目,子弹穿透他仁慈的胸部,在拜中殉职!

尽管面临这种层出不穷的灾难、迫害和痛苦、严厉的封锁,赫利里市的穆斯林仍然始终坚持自己对抗占领军,决不妥协、屈服;他们想方设法让那些设置在易卜拉欣清真寺各大门前的电子监控、探测器一再失效,或者英勇者无畏地直接冲破敌人的重重军事障碍,去依法履行自己的天职。敌人为了削弱他们的斗争决心和毅力,常常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街上逮捕他们的孩子,甚至在老城区的巷道上,敌军居然把一些幼小的孩子从他们母亲怀抱中夺走。尽管如此惨无人道的暴行和恐怖不断升级,穆斯林并不气馁,在人生的旅程中不动摇、不停步,迎着种种考验继续前进。他们只有一个希望——以圣教为己任,而自豪,直到复活日。

那些为抗暴而起义的英雄的缅怀,出现在整个巴勒斯坦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里,出现在每晚“特拉威哈”拜之间的祈祷词中,那是大家为烈士向真主求福,为伤员求愈,为被关押在集中营的同胞早日脱险而虔诚祈祷。总之,巴勒斯坦的穆斯林虽然生活在以色列铁蹄下和水深火热之中,但他们并未忘记应该向真主举起哀求的双手,恳求真主为伊斯兰的发展开拓更光明的前景,为阿拉伯和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同胞,在身感自己的周围面临灾难时,消除伤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