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也要了解心理学

家庭教育也要了解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5-09-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教育也要懂点心理学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若家庭教育失当,这些独生子女容易出现以下一些心理偏异。致使孩子在家庭结构中,不尊重长辈,而是惟我独尊,走向社会也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那如何才能尽善尽美地进行家庭教育呢?

家庭教育也要懂点心理学

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也最多,父母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子今后的成功同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若家庭教育失当,这些独生子女容易出现以下一些心理偏异。

(1)父母的娇宠溺爱,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遇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为他人着想。

(2)长辈们对“独苗苗”百般爱护,不愿约束孩子。致使孩子在家庭结构中,不尊重长辈,而是惟我独尊,走向社会也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

(3)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的个性倾向。

(4)在家里,许多本该独生子女自理的工作都由父母代劳,这样容易使他们养成依赖性,而缺少劳动自觉性,长此以往, 自主精神和能力都很差。

(5)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急切,利用孩子的休息时间,花费大量金钱请家庭教师,帮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没完没了。这样必然占用孩子应有的游戏时间,势必会促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那如何才能尽善尽美地进行家庭教育呢?这就对我们的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把心理学融入到家庭教育当中。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

有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有一天放学以后怒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便使劲地跺脚。此时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儿子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过来,想和他好好聊聊,以便了解儿子如此气愤的原因。(https://www.daowen.com)

这个小男孩很不情愿地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地说:“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同桌以后甭想再得意了。”

父亲一边干活,一边静静地听儿子诉说。儿子说:“同桌让我在朋友面前丢脸,我现在特别希望他遇上几件倒霉的事情。”

他父亲听完后,默默地走到墙角,找来一袋木炭,对儿子说:“儿子,你把前面挂在绳子上的那件白衬衫当做同桌,把这个塑料袋里的木炭当做你想像中的倒霉事情。你拿木炭全力去砸白衬衫,每砸中一块,就象征着同桌遇到一件倒霉的事情。等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后,我们再来看看会是什么样子。”

儿子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便毫不犹豫地拿起木炭向白衬衫上砸去。可是白衬衫挂在比较远的绳子上,即使他用尽全力把木炭扔完了,也仍然没有几块扔到衬衫上。

这时候父亲缓步走过来,问道:“儿子,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小男孩回答说:“爸爸,我虽然很累,但我很开心,因为我扔中了好几块木炭,白衬衫上有几个黑印子。”

从儿子的回答中,这位用心良苦的父亲看到儿子并没有明白他的真正用意,于是便让他去照照镜子。儿子也很顺从地去照了镜子,这时候让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儿子看到大镜子里的自己满身都是黑炭,从脸上只能看到牙齿是白的。白衬衫并没有变得特别脏,而他自己却成了一个“黑人”。

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就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因为他并不是简单地说教,或者是摆大道理说孩子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行不通的,而是选用一个形象而直观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亲身经历的实验中,明白自己错了。

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虽然在别人身上兑现了一部分,别人倒霉了,但是它们也同样在我们身上留下了难以毁灭的污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