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对艺术类学生的适应性分析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对艺术类学生的适应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5-09-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对艺术类学生的适应性分析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曾薇薇王梦平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对成功完成教学任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使用《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之前,本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和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一样都使用《大学英语》精读和听说教材,并使用相同的期末考试试卷。《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共分四册,每册可供学生使用一学期。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对艺术类学生的适应性分析

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 曾薇薇 王梦平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对成功完成教学任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播音主持、艺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所用教材《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旨在对教材中不能满足此类学生学习需要的部分进行方法和内容的改进,力争扬长避短,切实提高该教材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适应性。

2025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的提出,促使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朝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向发展,从根本上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出版社2025年出版发行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就是一本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出发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的教材。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引起了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非英语专业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的分析评估,已经有很多研究者涉足。然而对于播音主持、艺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特别是对这一群体学生所使用教材的评价分析很少有人涉及。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这类学生相对重视专业素养的提高,从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使得其整体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本文就从本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其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使用《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之前,本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和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一样都使用《大学英语》精读和听说教材,并使用相同的期末考试试卷。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是因教材较难,学生基础较差,课程进度跟不上,导致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出现大量的不及格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做出了对艺术类专业更换教材、放慢速度、适当降低难度的决定。这种做法符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找到了一定的感觉,产生了一定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采取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以上改革结果进行的分析。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为2012级播音主持专业的30名学生,访谈对象为教授艺术类班级的5名英语教师

一、《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分析及教法研究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是原版引进并按照中国学生学习特点改编的教材,其使用者定位为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特别是应用型专业的本科学生。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共分四册,每册可供学生使用一学期。教材涵盖了大部分的四级核心词汇以及少数六级核心词汇。每册最后附录的词汇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听力所涉及的单词短语,第二部分为Text A、B、C中的新单词和短语。每一册包括十个单元,各单元有两课,每课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 Lead-in。这部分Sitcom(情景剧)的编排为教学提供了真实、鲜活的语料,可使学习者学到原汁原味、地道的英语。此部分的内容结合单元主题,在编排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对象意识,有具体的场景,其语言表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学生轻松地掌握语言知识要点和技能,可实现由“知”到“做”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授此部分内容时,可采用先认知,再交际的方法,反复播放剧情,尽可能使学生听一遍就能做题,听第二遍或者第三遍时能够模仿情景剧中的俚语和生活用语,从而激活学生的潜在力,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学习该单元其他部分内容,达到主动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第二部分是Listening。在这一部分,学生会听到几段与主题相关的录音材料,通过听力活动导入主题,并进行听写训练。每个单元的听力材料,都和单元的主题相一致。同时,教材附录也给出了材料中的生词,避免学生因为听不懂某个单词而错过整篇文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和掌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第三部分是Speaking。该部分是针对本单元出现的语言点进行的综合实践操练。其中,包括相关话题的范例和围绕本单元出现的词汇进行多种形式的操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表达中的词汇和句子。

第四部分是Reading。本部分包括Topic Preview、Text A、Text B和Text C几个部分。Topic Preview、Text A和Text B在选材上注重语言素材与中西方文化的结合,语言地道、内容丰富,极具时代感和先进性;在版式设计上,图文并茂;在内容设计上,融语言知识学习和文化认知于一体;在练习的编排上,形式多样,强调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根据可理解输入原则与图式理论,这部分的内容设计及选材能帮助学生很快地在新旧知识之间构筑起联系,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完成各种语言交际活动。

现以Book Two中Unit Two(Movies and Entertainment)中的Text A和Text B为例,阐述在教学中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如何实现由交际法向认知法的过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将两篇文章安排在同一次课中进行,为学生设计出一些语言交际活动。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两篇文章篇幅都短小精悍,内容简单,层次清晰,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在交流中可较容易获取到相关的陈述性知识,为下一步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变做准备。原因之二是两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围绕同一主题的,放在一起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拓展,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也可积累更多的陈述性知识,有利于日后进行更深层次的语言交流。在这两篇主题相同的课文中,Text B的课文略长于Text A,但文字难度与Text A相当或稍为浅一些,符合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认为教材的练习面面俱到,也有所侧重,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也能满足考试和交流的需要。

第五部分是Writing。本部分属“产出性”技能训练,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写作训练采用了链式的导入结构,从发散思维到最终形成终稿,其中包括交叉的分组讨论、改写、Presentation等多种课堂活动。这使学生感到写作是有趣味的活动,进而使学生最终掌握写作的技能。该教程的写作任务和文章的主题一致,比较接近大学英语四级的题型。这种安排不仅使学生掌握的语篇知识得到输出,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为考试做好了准备,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应试倾向。

二、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下,很多高校争相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而且有逐年扩大招生的趋势。而高中时段转学艺术的学生,有不少都是在自认为文化成绩上不去的情况下而选择学习艺术类专业的。笔者根据自己一段时间的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发现,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较淡漠,学习主动性也不够。但这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课却非常重视,具有较高的艺术创造力和人文情怀,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较强。他们个性十足,开朗活泼,自我意识明显强于其他专业学生,但是专业的特殊性也滋长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自由散漫的习惯,正是这种不良习惯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要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势,扬长避短,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换用《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之后,笔者所教的2012级艺术类专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长进。教材中配套的PPT、图片、音乐、视频片段的轮流变换达到了多元化的教学效果,比起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之这些学生原本就具有较宽广的想象空间,也就容易被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所吸引,因而逐渐改变了文化课枯燥的感觉,对于英语学习也慢慢觉得有趣儿了。经过访谈了解到,该年级艺术类专业中约75%的学生都能接受多媒体模式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事实证明,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改用《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是正确的、合适的。(https://www.daowen.com)

三、对《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使用评价

本校艺术类专业学生使用《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后,总体来讲,比使用传统教材的实际效果要好得多。其优点主要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元化,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需要认真改进。

通过访谈和平时与学生的沟通发现,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虽然英语基础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但很多人并不否认英语学习对其专业发展及就业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但凡遇到他们熟悉的内容,也有不少学生能学得很好,并体验到在以前语言学习过程中很难享有的成就感。该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知识、词汇等与其专业知识不太切合,如果教材能包含较多与专业相近的内容、词汇,那么,对激发这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效果就会更好。

同时,教材的难度偏大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太难或太易的教材都不利于学习者学习。一方面,教材太难容易使学习者产生畏难情绪,其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另一方面,教材太容易也不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只有难度适中的教材才能较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使得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接受所学内容,增加自信心,对学习持积极的态度。访谈中,几位教师都认为该教程中Text C的内容和词汇相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来讲偏难,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由于大多数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偏低,因此,该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很难被学生所熟练掌握。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在使用过程中还表现出一些其他的问题,总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所涉及的语法内容不足,虽然配套练习册有一部分(Grammar Exercise)是关于语法复习的,但题目针对性不强,因此影响了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另外,课文中的较难长句没有中英注释,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不大。特别是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教材中应该包含更多的语法讲解、语法注释等。另外,重点、难点也应该有汉语注解分析,便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

(2)虽然教材中的题材内容趣味性较强,涉及人物传记、社会风俗、异国风情等一些时尚潮流、幽默有趣的话题,能让学生在亲切的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激发其学习热情,但教材针对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的话题太少,用来激发学生共鸣的内容缺乏。

(3)这套教材中听力量较大,练习涉及面也较广,但人名生僻复杂,这对学生的听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过程中Sitcom部分的听力题来看,艺术类专业学生虽可以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但每课听力部分的part 4、5,无论从题目设置还是材料内容,学生都感觉力不从心,感觉吃力。

(4)《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注重听、说、读、写四项英语综合能力的训练,教材中对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均有涉及。但学生学习时间紧,课时有限,英语基础又较薄弱,因此,训练时间、力度都受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删减lesson 2中的Text C还是可行的。另外,在每册书后配有学习光盘,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

从以上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本适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大部分学生学有进步。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基本上能够满足此类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师,也要想些办法弥补其不足,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如,备课时加大相关信息、内容的准备和搜集,充分利用网络,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全最准确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鲁红霞.《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的评析[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蒙继元.从学习者角度对《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的评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傅富强.新课程视野下的大学音乐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09.

[4]徐红梅.基于教学要求及实践的《大学体验英语》教材评价[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

[5]邓蒲.两套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材的对比与研究[C].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6]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