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些报纸开始扩版,一周一期变为两期,两期变为三期。版面增加了,内容不见其有多少新货色,看不过来,只好不再购阅。扩版当然是报社的自由,但如果读者像我一样采取拒绝的态度,扩版岂不是适得其反了吗?
报纸是否扩版要从自己的经营目标出发,实现收益最大化。报纸的目标应该有两个。一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即给读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受到读者欢迎。二是收益最大化,说白了就是要赚钱。当然,这两个目标也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社会效益,无法在长期中赚钱。不赚钱,也无法生存与发展,生存且难,哪来社会效益?正从这两个目标出发,我认为一些报纸扩版是“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
报纸的主要作用是向读者传递经过筛选的真实信息。真实是报纸的生命,个别报纸造假新闻,已引起读者反感。但即使是真信息,信息量太大,形成信息爆炸,读者也受不了。报纸的任务应该是在认真筛选之后,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当然,报纸也要帮助读者解读各种信息,提高读者的分析能力。读者从报纸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正确认识各种现象,并依据这些信息做出决策,报纸的社会效益就有了。
报纸扩版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量太多,真真假假,或者让人看了之后莫知所云,或者看了许多无用的信息。读者感叹之余,只好与这种报纸“拜拜”了。我看一些扩版后的报纸,所增加的以无用信息为多。读者获取信息也是有成本与收益的。他们花钱买报,花时间看报就是成本,从报纸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就是收益。报纸扩版后,读者的成本增加了,尤其是要花更多宝贵的时间去读,忙碌的现代人承受不起这么高的成本。增加的新内容中又多是“注水肉”和“爆玉花”,或者“我报抄你报”。这样的信息能带来多少收益呢?成本大于收益,读者不再读,哪有社会效益?
报纸的内容贵在精而不在多。做到多并不难,做到精就不易了。各报要根据自己的读者群,选择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办报不是给慈禧和皇上做菜,满满一桌子,吃不了就扔,而要看人下菜碟。报纸的版扩了,内容没精上去,社会效益反而会下来。(https://www.daowen.com)
我们不回避办报也要赚钱,但扩版是不是赚钱的良方呢?我看也不是。一份成熟的报纸利润来源不是卖报而是卖广告。企业是否买你的广告,关键在于你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而不在于每周几次。如果扩版之后,注水多了,消费者不买,企业会要你的广告吗?这正是有社会效益,有读者欢迎,才有经济效益的原因。有些报纸为了赚钱,用各种手法拉广告,扩大版面登广告,甚至不负责地登骗人广告,这样的报纸只怕广告越来越少。扩版与广告扩大并没有直接关系,恐怕扩版办不好,还会丢广告。所以,扩版并非增加效益之良策。
扩版能通过多卖报来增收吗?过去读者一周买一份,现在要买两份,这不就卖多了吗?其实并不是这么个算法。报纸是富有弹性的商品,竞争者多,替代品也多,过去我一周花二块钱买一份,现在一周要花四元钱买两份,这就等于涨价了。涨价我不买,改买其他报,如何有增收呢?
更别说扩版后成本增加,采编人员更辛苦,为了一周多出几次报,拼命加班,完成了量的任务,哪会有质,“精心”二字从何谈起?
其实“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