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认识!

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认识!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现代职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显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无论是传统行业、服务行业,还是高科技行业,核心能力与其他知识和技能一样都是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重点研究课题 “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将职业核心能力界定为八方面的基本能力:与人交流、数字应用、革新创新、自我学习、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等。

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认识!

20世纪末出现的一场波及全球的新技术革命,一方面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并构建着新的行业,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新的需求及消费方式。在这两个条件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市场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化,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组,改变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和速度。这种巨大的变革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一是大批新职业以超出人们想象的形式和速度显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这些新职业工作岗位的技术更新快、技术复合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工作的完成更多的是需要劳动者善于学习、会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改革创新精神。二是现代职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生产、服务和管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些工作岗位上没有哪一个人是可以独立于群体之外的,工作的完成更多的是依靠每一个人的团队工作精神和大局观念。此外,人们发现不再有终身职业,工作流动加快,人们在职业生涯中要不断改变职业,不管你现在掌握了什么技术,都不能保证你能成功地应对明天的工作,社会最需要的是一种能不断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能力。显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无论是传统行业、服务行业,还是高科技行业,核心能力与其他知识和技能一样都是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

(一) 核心能力的内涵

职业核心能力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应用某种技术方法去做事的能力,它渗透着职业精神、工作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素质,是劳动者从业能力和终身发展的关键,是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的基础。

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之为 “关键能力”,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之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之为 “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被称为 “软技能”;我国香港地区称之为 “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重点研究课题 “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将职业核心能力界定为八方面的基本能力:与人交流、数字应用、革新创新、自我学习、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等。

(1)与人交流 (communication):指在与人交往活动中,通过交谈讨论、当众讲演、阅读并获取信息,以及书面表达等方式,来表达观点,获取和分享信息资源,它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和方法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以汉语为媒体,在听、说、读、写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以促进与人合作和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

(2)数字应用(application of number):指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通过对数字的采集与解读、计算及分析,并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做出一定评价与结论的能力,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方法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以数字信息为媒介,通过对数字的把握和数字运算,来说明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3)信息处理 (information):指根据职业活动的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收集、开发和展示信息资源的能力,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方法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文字、数据和音像等多种媒体为基础,以文件处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为手段,以适应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的。

(4)与人合作(working with others):指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它是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是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条件下,通过与人交流的方式,并结合其他有关方式或手段,以促进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的。

(5)解决问题 (problem solving):指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有效地利用资源,通过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制定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它是从事各种职业活动都需要的一种社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以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6)自我学习(improving own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指在工作活动中,能根据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善于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能力。它是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一种方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终身学习为主要特点,以各种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手段,以学会学习为最终目标。

(7)革新创新 (innovation):指在工作活动中,为改变事物现状,以创新思维和技法为主要手段,通过提出改进或革新的方案,勇于实践并能调整和评估创新方案,以推动事物不断发展的能力。它是从事各种职业特别需要的一种社会和方法能力。创新能力需要有积极创新的精神和专门的创新技法,同时又不限定任何可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创新能力的运用范畴没有限定,以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为宗旨。

(8)外语应用(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指在实际工作和交往活动中以外国语言为工具与人交流的能力。(www.daowen.com)

(二) 核心能力的特点

核心能力开发起因于社会经济技术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种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普适性是它最主要的特点,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所有职业。

第一,核心能力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例如其中的学习能力不仅是从事各种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且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广泛使用的能力,从某种意义来说,学习能力是人的社会本能和生命的原动力

第二,核心能力是一种基于职业活动的表现,具有很强的依附性,离开具体的职业活动,核心能力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例如与人合作的能力的体现总是要服从一个工作任务的目的。

第三,核心能力中包含着某种泛技术性的技能或技巧,例如在解决问题时,人们表面上看到的是使用某种电工美容的技术方法,而看不到的就是一种独特的技能或技巧,我们很难把这种技巧归于某类专业技术或学科。

第四,核心能力往往是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或环境中养成的,它的表现会受到个人潜质或先天性格的影响,例如当众演讲的能力,它总是会受到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且个体之间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第五,核心能力开发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或单一的技能训练,而是通过有意识地长期工作学习和社会实践,才能达到有效锻炼人的核心能力的目的。

(三) 核心能力开发的现实意义

核心能力对于职业活动的意义就像生命需要水一样重要。我们每个人在受教育阶段,在从事社会劳动或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感受到核心能力的存在。因为这些活动无一不需要进行语言交流,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活动无一不需要依赖信息处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所面对的一切更多的是数字,这个社会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强,没有人可以独自应对工作和生活,每个人都需要服从大局,善于学习和正确对待工作。从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招聘和使用的要求来看,它们除了要求员工具有一定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外,越来越注重员工适应工作岗位变化、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以及敢于创新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在职业能力结构中的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促进就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劳动者来说,对核心能力的掌握,可帮助他们适应就业需要,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可帮助劳动者在工作条件下调整自我、处理难题,并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可帮助劳动者通过工作实践和现场考评来掌握这个技能;同时,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终身教育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劳动者的核心能力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可以更好地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

对企业来说,核心能力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推行,可帮助企业有效地评价员工是否具有岗位所需的能力 (而不仅是知识),为员工招聘和晋升提供依据;可帮助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可减少企业因产品调整或岗位变换带来的风险,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核心能力体系的开发以及其在全社会的普遍推行,将会大大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就业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竞争能力,并推动我国社会生产、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