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素质以及职业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以及职业心理素质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素质是个人素质构成的重要内容, 心理素质决定综合素质。个人修炼是指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 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这不仅包含了为人、 修身、 处世的智慧, 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以此提升心理素质。但是, 不同职业对人的心理品质的要求是有所侧重的, 特定职业心理是与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连的, 其基础是通用的职业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以及职业心理素质

(一) 心理素质

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 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遗传生理为物质前提, 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下, 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能力。 心理素质是个人素质构成的重要内容, 心理素质决定综合素质。 心理素质可分为智力性心理素质和非智力性心理素质。

1. 智力性心理素质

智力性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认识、 改造客观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 主要包括观察力、 注意力、 想象力记忆力、 思维力。

2. 非智力心理素质(www.daowen.com)

非智力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意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在意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兴趣、 动机、 情绪、 意志、 自我意识、 人际关系、 社会适应力、 开拓创新素质等要素。

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 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 它在素质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是一种核心性素质, 在整个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俗话说, 知识是学来的, 能力是练出来的,胸怀是修来的。 这里的 “修” 就是修炼。 个人修炼是指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 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这不仅包含了为人、 修身、 处世的智慧, 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以此提升心理素质。

(二) 职业心理素质

职业心理素质, 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每个从业者,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 职业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不断进取的坚毅力、 经受挫折的容忍力、 勇于竞争的自信力、 行为抉择的自我控制力、 对待批评的分辨力、 环境变异的适应力等。 但是, 不同职业对人的心理品质的要求是有所侧重的, 特定职业心理是与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连的, 其基础是通用的职业心理素质。 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有助于个人心理潜能的发挥, 而且有助于不断适应职业环境, 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 能够积极面对各种挫折和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