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41.多喝百麦安神饮,淡化额头纹

41.多喝百麦安神饮,淡化额头纹

时间:2023-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额头纹明显,喝喝百麦安神饮就能好。我推荐的按摩法,可以刺激额头上的穴位,起到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淡化额头纹。我叫她别担心,试试百麦安神饮吧!这个方子不但可治心烦易燥、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心悸气短、多汗等症,对于由心火旺盛、烦躁引起的额头纹也有改善作用。大枣益气和中,养心安神,它富含维生素B,可促进皮下血液循环,使面部皱纹平整,皮肤细嫩。

41.多喝百麦安神饮,淡化额头纹

难题:额头纹、抬头纹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小麦百合各25克,莲子肉15克,大枣2颗,甘草6克。把上述材料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倒入锅内,加水至750毫升,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煮30分钟。之后滤汁,连炖2次,混合饮用。心情烦躁时可连服3~5天,此后偶尔服用,坚持半年可见效。

注意:脾胃虚弱、常拉肚子的人不宜服用。

一天晚上,一位老同学在网上找我闲聊时,我发现她的QQ签名在爆粗口,好像在骂谁害她额头纹严重了,于是就好奇地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自己没在骂谁,在骂工作。原来前段时间她忙疯了,为了工作愁苦不堪,今天晚上她终于有空闲认真照照镜子,发现自己的额头纹比以前深了,真是大受打击。

老同学说自己的额头纹,远看没什么,近看丑死了,以后她要“装嫩”,留齐刘海挡住额头才行。我笑着说,想要祛除额头纹没什么难的,中医的按摩法就不错。我叫她先在额上涂些橄榄油或润肤乳,双手合掌,拇指靠在额头正中,两手上下移动,用拇指至手腕部分的肌肉按摩额头。然后用同样的手法,从额头一侧的太阳穴按摩到另一侧,缓慢来回做3次,放松休息一下,再重复2次。

她听了我的方法,好奇地问,这真的管用吗?我回复她说,这只是普通的按摩法,不是整形手术,见效肯定不是立竿见影的,不过长期坚持这个方法,不但可以缓解头痛,还能一点点淡化额头皱纹

额头纹明显,喝喝百麦安神饮就能好。
(www.daowen.com)

额头上的横向皱纹,跟一个人多思、多忧相关,像我同学的额头纹,就主要与她长期思虑过度、劳心伤神有关。额头部位是心的反射区,如果长期心火旺盛或劳心伤神,导致心血亏虚,血液不能顺着经络顺利上行到额头部位,这个部位就会容易干燥脱屑,再加上抬头、伏案等习惯动作,额头纹很快就长出来了。

我推荐的按摩法,可以刺激额头上的穴位,起到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淡化额头纹。按摩时,可重点按摩一下太阳穴。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是经外奇穴。常常按摩这个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起到解除疲劳、止痛醒脑、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不过,要想除掉这个皱纹,光是按摩作用肯定是很微小的,还要放松心情、养心安神。额头纹反映了内部的身体状况,大多数额头纹都是横向的,还有一些特殊的纹路暗示着某种疾病,如果一个人前额上的皱纹不连贯,呈波浪状,就说明他容易心绪不宁,陷于精神上的痛苦,情况恶化下去,还有患抑郁症的风险。

同学听了挺紧张,她说自己最近脾气暴躁,容易烦躁,失眠多梦,火气又大。我叫她别担心,试试百麦安神饮吧!具体做法:小麦、百合各25克,莲子肉15克,大枣2颗,甘草6克。把上述材料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倒入锅内,加水至750毫升,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煮30分钟。之后滤汁,连炖2次,混合饮用。这个方子不但可治心烦易燥、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心悸气短、多汗等症,对于由心火旺盛、烦躁引起的额头纹也有改善作用。不过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常拉肚子的人不宜服用。

小麦甘凉,养肝补心,除烦清热,《黄帝内经》有云:“心病者,宜食麦。”因思虑过度、心血暗耗引起的心情烦躁,服用小麦可以起到很好的养心缓急作用。甘草甘平,补养心气,和中缓急,对心悸气短有疗效。现代药理发现,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常用来治疗由更年期引起的心烦等症状。大枣益气和中,养心安神,它富含维生素B,可促进皮下血液循环,使面部皱纹平整,皮肤细嫩。《金匮要略》里张仲景养心安神的名方“甘麦大枣汤”就是由这几味药组成的。另外,百合滋养心阴,莲子养心益肾,这几味药合用,有益气养阴、清热安神的功效。注意,这个方子不适合长期服用,只适合心阴虚时,也就是心火旺盛、心情烦躁时饮用,早晚各服用1次,连服3~5天即可。

老同学听了我这个偏方,第二天晚上就开始动手做,连喝了3天,感觉不烦躁了,心情也舒畅了。我叫她停服,并嘱咐她以后要注意饮食营养,多补充含核酸、骨胶原、维生素等物质的食物,多吃鸡皮、鸡骨、猪皮、新鲜蔬菜水果等。同学按我的吩咐食疗加按摩,半年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额头上的皮肤越来越光洁细腻,再也不用遮遮掩掩,可以大大方方地秀出额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