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相信学生是实现课堂互利共赢的“试金石”

相信学生是实现课堂互利共赢的“试金石”

时间:2023-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效课堂换个词:相信学生,只有你了解学生,信任学生,你才会和他平等交流。当教师对于学生从这两个纬度去进行分析了解之后,针对学生的发展规律去进行课堂设计,我相信平日里学生常见、教师常挂嘴边的厌学,真的就不是学生厌学,而只是厌“你”的学。因为你选用的合作参与型课堂步骤太多,学生记不全;你的介绍太过于复杂,学生听不懂。

相信学生是实现课堂互利共赢的“试金石”

张代林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倡“一对多”的模式,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承担的角色永远是“个体户承包”,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其结果是低效。要使课堂走向高效,必须相信学生、解放课堂、利用兴趣、培养学生。

关键词:课堂 教学 高效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共性的问题。第一,一堂课,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讲授,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少,课堂的互动单一。第二,课堂上,积极的、学习效果好的学生获得的机会更多,而学习效果较低的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学的开展是缺少学情的分析的。第三,教学中主要关注于知识技能的培养,而缺乏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培养,学生是被动接受学习,学习效果不明显。

这样的课堂教学,其结果是低效。要使课堂走向高效,必须相信学生、解放课堂、利用兴趣、培养学生。

一、相信学生是实现课堂互利共赢的“试金石”

传统教育提倡“一对多”的课堂模式,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承担的角色永远是“个体户承包”,由此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不信任。高效课堂换个词:相信学生,只有你了解学生,信任学生,你才会和他平等交流。

如何做到真正了解学生?

根据中小学生发展规律不难看出,了解学生无外乎从两个方面去进行分析:一是生理发展,二是认知发展。

12~14岁学生生理发展阶段表现为:①体能良好;②通常会出现皮肤问题,卫生显得格外重要;③大多数女孩有正常的月经,基本发育成熟;④大多数男孩开始表现出青春期特征,身体外在变化显现。

12~14岁学生认知发展阶段表现为:①一些学生开始运用抽象推理;②不愿意冒险尝试难度高的智力测试,表现出犹豫和担心;③喜欢挑战高智商的人和社会权威

当教师对于学生从这两个纬度去进行分析了解之后,针对学生的发展规律去进行课堂设计,我相信平日里学生常见、教师常挂嘴边的厌学,真的就不是学生厌学,而只是厌“你”的学。

试想有几个学生会厌学体育课?该阶段的学生体能良好,体育课正好符合学生的生理发展。这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学生原来不是贪玩才喜欢体育课,而是我们的课堂缺乏学生发展规律的要素。

我们必须“倾听”学生的呼声,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把心放在课堂上,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去开展课堂。当这种行为落实到教师的行为中,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责任感,从而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解放教师或学生

埃德加曾经说过:“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用一句简单粗暴的话来说,就是你要么在“放生”,要么在“杀生”。放生就要让鱼回到大海,让鸟回到森林,只有让学生动起来,学生才是天使。

怎么动?

美国教育学者根据学生的智能发育以及课堂的平等性,创造出CLS课堂(即Cooperation Learning Strategy,合作参与型课堂),合作参与型课堂目前广泛运用到美国课堂中。

合作参与型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组织形式。它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产生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同的学习方式,其吸收效果的差异是很大的。如上图:

通过这个金字塔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程度与课堂的组织形式是息息相关的。通过讨论、实践和教授他人的方式,吸收的效果明显高于视听读。

所以合作参与型的学习结构是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的。

那么,合作学习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下图能很好地诠释。大家从这幅图中看到了或者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中,有4个人,每个人都有1/4的拼图,只有所有的人同时将各自的拼图与其他人的拼图进行组合,才能拼成一张完整的拼图。

这个说明了什么呢?

在合作学习结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或者是目标,同时只有每个人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后,才能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如果其中一个成员没有实现个人目标,那么整个团队也实现不了共同目标,这就促使了团队各成员之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也就是双赢的关系。

(www.daowen.com)

合作学习能够创设积极的人际关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共同的目标需要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因此各成员之间会相互帮助鼓励。

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传统课堂中成绩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获得成就感,而成绩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合作中通过帮助其他成员而成为“领导层”,使其更有自信心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除了体能的动,脑子也要快速地转动起来。合作参与型课堂提倡课堂的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关注学生项目管理的能力(时间管理、人员管理)。针对学生不用分年龄阶段,合作参与性课堂也给到了不同的组织形式,接下来,我简单地做一个合作参与型课堂对于高效课堂的演示:一个适用于常规课堂的合作参与型课堂。

例子: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内容:水的“三态”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进行三态的转化并且理解相应的变化

使用环节:在最后的作业回收环节

具体步骤:

1.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问题清单,题目个数依照当堂课的内容和时间来定,内容根据班级学生掌握能力,主要书写关键内容,学生可以参考板书。

2.寻找不同的人回答并签名,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或引导。

3.先完成的学生去帮助自己组的组员全组完成后可以采用一个一个的方式进行分享。

4.全班完成后,教师回收达成教学目标,注意整个活动时间和相互鼓励。

课堂中我们依据什么去选择合作参与型课堂?

第一,要明确选用的合作参与型课堂是要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这样才能达到我们使用合作参与型课堂的目的。

第二,经常有教师反馈说:“我给学生讲了怎么使用,但是学生就是不知道,懵的。”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你选用的合作参与型课堂步骤太多,学生记不全;你的介绍太过于复杂,学生听不懂。所以合作参与型课堂的规则介绍要简明清楚,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去介绍。对于步骤比较多的,可以教师做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当实践的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就熟悉了。

第三,当需要学生输出时,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依然不知道怎么输出,大家有没有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思考时间的使用能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思考时间和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第四,在进行操作合作参与型课堂时,很多教师会出现走流程,并未关注到是否每个学生都进行目标语言的输出。要记住,我们使用合作参与型课堂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输出的主动性。

第五,我们说合作参与型课堂对于学生的鼓励、师生和生生之间的鼓励也是一种方式,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通过合作参与型课堂的使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能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创作,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我们的校园广播站,可以让学生轮流办校园广播站,学生当自己的站长。这样的动起来,才可以把校园真正地搞活。开放是手段,让学生成为校园的真正主人才是目的。

三、利用兴趣是彰显学生的价值

传统教育从来不正视学生作为一个资源的存在,主张一对多的教育方式,学生负责接收,教师负责传送。对于学生的天性、兴趣度,教师要做的,不应是扼杀,而应是去发掘,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拓宽眼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自主学习。

我们提到的兴趣需要如何去进行利用呢?

根据学生智能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难总结出每个学生的优劣势。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都有异于常人的优势。学生的这些优势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从而发展成学生的兴趣。

同时需要给学生进行挫败教育。学习自行车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吗?没有,能学会是因为摔了几个跟头。任何学习都必须经历失败、反馈、矫正这几个环节。真正的好教师是要敢于让学生经历失败,然后用自己的优势去进行问题的化解,最后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从而彰显自己的价值。

四、培养学生是教育最后的“落脚点”

很多教师都在纠结一个问题,教育的根本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需要学生具备怎样的素养?

传统教育方式都是应试教育,那么我们在应试的同时是否可以进行课堂的转化呢?我们的未来领导必定在某位教师的课堂中,那么教师的课堂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创造性,团队的合作、民主的教育、公平的课堂,让每个生命怒放。我们再也不要看到应试教育下学生哭丧着脸,奔波于各类提升学习成绩的补习班,重复一遍又一遍的单词、文章阅读、课文背诵。我希望看到的是教育的新改,能看到学生真正享受课堂,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出了学校依然感谢学校改变了自己。只有学生跨出校园满脸洋溢着活力并快乐的学校教育,才是真正的好的学校教育。

课堂应该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传统教育要求学生围绕着教师转,那么我们的高效课堂需要的是一个大的反转,以学生为中心而延展开。这样的教育方式为学校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