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讲示例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讲示例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呢?他说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这个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我们给它起个名称,叫做“海陆间大循环”。对,还有一种水循环发生在陆地上,通过植物的蒸腾以及路面的蒸发之后,水汽直接在陆地上空冷却凝固形成降水。好,关于水循环的类型以及它的主要环节,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讲示例

一、初中语文试讲示例 (课题:《紫藤萝瀑布》)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3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课题是《紫藤萝瀑布》。下面开始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

请坐。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大家都喜欢花吗? 请大家来说一说你都喜欢哪种花,为什么喜欢这种花?

好,这位同学你起来说一下。

哦! 她说她喜欢玫瑰花,因为玫瑰花象征着浪漫的爱情。你的想法非常棒,请坐。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来,这位女生,你说一说。

哦,这位同学说她喜欢牵牛花,因为牵牛花像一个小小的喇叭。你的观察真细腻。好,请坐。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花呢。下面,大家看一下多媒体上呈现的是什么花。

我听有的同学说是紫藤萝,对不对?

同学们说得对,是紫藤萝。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来感受一下他笔下的紫藤萝是怎么样的吧。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重点字词来。现在开始。

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你找到了哪些生字词。

好,中间这位女生,你说一下你找到了哪些生字词。

嗯,她说她找到了“忍俊不禁”“伫立”“伶仃”,还有“蜂围蝶阵”。好,请坐。谁还想补充一下? 你来说一下。

他说还有“迸溅”“仙露琼浆”,你补充得非常好,请坐。好,接下来,大家一起读一下多媒体上的生字词。

好,大家都朗读完了,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来,小小火车开起来。

嗯,非常棒! 每位同学都读得非常准确流利,大家对重点字词已经掌握了。接下来,我们再次通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是怎样展开脉络描写紫藤萝的?

同学们都讨论完了。那么,请三组派个代表回答一下。

三组的同学认为,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7自然段,主要写了“赏花”; 第二部分是第8和第9自然段,主要写了“议花”; 第三部分是第10、第11自然段,主要写了“悟花”(板书)。对于三组的这种分法,大家同意吗? 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意见吗?

看来大家都同意他们的分法。三组的同学梳理的脉络非常清晰,谢谢你们。

同学们,这篇文章脉络清晰、描写细腻,让我们再次精读一遍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文章的1~7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感受,一会儿与大家分享。

好,大家都读完了,句子也已经划好了。请这位男生把你喜欢的句子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同学们,他找到的是这一句:“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句话主要是从整体上突出了紫藤萝花的繁茂,对不对?

谁还找到了其他的句子? 这位女生你来说一说。

她喜欢的句子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她说因为这句话从局部写了每一朵花的样貌。大家找得都非常好,请坐。

这一部分当中,作者在描写赏花时,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呢?

这位同学,你回答一下。

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还有吗? 这位同学你说一下。

对,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好,都请坐。大家总结得非常细致周密,老师为你们的精彩表现点赞。

课文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作者仅仅是写了紫藤萝吗?

对,当然不是。文章的第二和第三部分主要写了“议花”和“悟花”,那么第二、第三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 大家课下做好预习,咱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结束了,谢谢评委老师!

二、高中地理试讲示例 (课题:《水循环》)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来应聘的05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水循环》。

上课! 同学们好! 请坐! 李白曾经写过这样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同学们,想一想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之后真得不复回了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水循环》,用地理学的原理来判断一下这句诗是不是科学的。

什么是水循环呢?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水循环的概念: 水在地理位置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叫做水循环。为了更好地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请同学们看PPT中出示的水循环示意图,边观察边思考: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水循环主要有哪些类型? 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板书“水循环示意图”)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呢? 请这边小组的代表回答一下。

哦,回答得非常好! 他说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那水循环是怎样发生的呢? 下面请另外一个小组的成员回答一下。好,这个小组回答一下吧。

好,请坐。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位同学回答的内容: 首先是海洋中的水通过蒸发在海洋上空形成水汽,一部分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到了陆地上空以后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降水,降落到地表。到了陆地上的水一部分通过河流等地表径流流入到海洋中,还有一部分通过下渗等地下径流最终也流入到海洋当中。这个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我们给它起个名称,叫做“海陆间大循环”。

除了“海陆间大循环”外,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水循环呢? 请这边小组的代表回答一下。

哦,他说海洋蒸发的水汽可以直接在海洋上空冷却凝固形成降水,直接降落到海洋当中。好,请坐。这种直接在海洋上空发生的水循环,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做“海上内循环”。

我们已经分析了两种水循环形式了,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水循环呢?

好,最后边的小组派一位代表来回答一下。

对,还有一种水循环发生在陆地上,通过植物的蒸腾以及路面的蒸发之后,水汽直接在陆地上空冷却凝固形成降水。这个过程直接发生在陆地内部,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叫做“陆地内循环”。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分别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还有植物的蒸腾作用等。同学们也一起总结出了水循环的三种主要类型: 海陆间大循环,这是最重要的水循环形式; 海上内循环,这种循环携带水量是最多的,大部分的水汽直接落回到海洋上空; (手指版画) 还有这一种,陆地内循环。

好,关于水循环的类型以及它的主要环节,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同学们想一想,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水循环原理,这句诗科学不科学?

这句诗当然是不科学的。“黄河之水天上来”,通过海陆间大循环和陆地内循环形成降水,降到地面,以地表径流、地下渗流的形式回到海洋,海洋水汽再输送到陆地,形成降水,反复循环。可见,“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不正确的,是能回来的。

那么,水循环会带来哪些地理意义? 人类的活动又会影响水循环的哪些主要环节呢? 这部分内容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完毕。谢谢!

三、小学数学试讲示例 (课题:《分数的减法》)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分数的加减》。下面开始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熊大和熊二正在给垃圾进行分类,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又遇到了什么数学难题,谁来试一试?

靠窗的这个女同学来说一下,熊大和熊二遇到了什么数学难题。

她说熊大它们不知道垃圾中的塑料和果皮哪一类多。那谁能试着说一说?

哦,我听到有同学说只要比较的大小就可以了。那怎样比较八分之一和五分之二的大小呢? 我们以前学过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异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呢? 按以前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四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开始。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激烈。哪个小组先来试一试? 有请今天第一位小小老师上来板演 (板书)。

=0.125, (www.daowen.com)

=0.4,

0.125<0.4,

这样进行比较,同学们同意吗? 老师也同意。这位同学做得非常准确,请回。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先把两个分数分别化成小数,通过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知道了分数的大小。同学们,你们还有不一样的想法的吗? 嗯,有请我们的“进步之星”(板书)。

==

==

这位同学也很棒,比较得很准确,我们为他鼓掌,请回。我们一起来看他的板演。他利用了我们之前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同时化成了同分母分数,然后通过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得到了正确答案。像这样,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具有相同分母的分数的过程,就是通分。通分时相同的分母叫做公分母。

好,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这两个概念读一遍,加深一下印象。

现在,我们一起来说的公分母是什么。

嗯,同学们的反应非常快,就是40。我们现在知道了什么是通分,知道了什么是公分母,那么,请同学们把进行通分,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好,后面那位男同学上来板演(板书)。

==

==

好,请回。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他把4和6的公倍数作为公分母,分别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具有相同分母的分数。好,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那位穿红色上衣的女同学,你来板演一下 (板书)。

==

==

这位同学非常不简单,想到了这种简单的方法,请回。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把4和6的最小公倍数当作公分母,然后,把这两个异分母分数化成了同分母分数。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你会发现什么? 中间这位女同学你来说一说。

哦,她说这两种方法通过验证,它的结果都是正确的。那,还有补充的吗?

课代表,你来说。

哦,她说,她发现第二种方法比较简单。用最小公倍数当公分母比较简单,但是其他的公倍数作公分母也是正确的。

回答得很好,请坐! 下面,我们进行抢答游戏,联系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说两个数,同学们马上回答。

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什么? 对,是6;

2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什么? 对,是8;

那3和7的最小公倍数呢? 对,是21。

看来同学们学得都不错。下面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好,你来说说。

她说她学会了如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学会了通分和通分的方法。说得很好,请坐。为了巩固这节课学习成果,请同学们课下独立完成课后习题的1到6题。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

四、初中美术试讲示例 (课题:《书林漫步》)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初中美术组6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书林漫步》。下面,我开始讲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美术课堂,今天我们要学习哪些新知识呢?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幅图 (板画一本书)。

同学们,你们看出老师画的是什么了吗?

对,老师画的是一本书。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这本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请这位同学说一下。

对! 这一部分是封面 (板书“封面”)。那下面这一部分呢?

对! 非常聪明,这是封底 (板书“封底”)。

那这一部分是什么呀?

对! 书脊 (板书“书脊”)。那这里是什么呢?

对! 是内页 (板书“内页”)。这位同学非常聪明,回答得很好。请坐!

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一本书的构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书籍世界,领略书籍设计所特有的艺术魅力 (板书“书籍设计”)。

同学们,我们从三个部分来进行欣赏。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中国的古籍设计 (板书中“国古代”)。现在大屏幕上呈现了几幅中国古籍设计的图片,同桌一起欣赏,讨论一下中国的古籍都有哪些种类? 你最喜欢哪些种类?

好了,同学们,讨论结束。哪位同学来讲一讲呢? 来,这位同学请讲一下。

她说中国古代的书籍有线装,有旋风装,还有盒子装,非常好。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哦,你最喜欢旋风装。为什么呀?

哦,她说旋风装的书被风吹起来的时候,书页旋转的时候像旋风一样。非常好,这位同学请坐。

好,欣赏完了中国的古籍设计,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国外的书籍设计 (板书“国外”)。屏幕上呈现了几幅国外的书籍设计作品,同学们分小组欣赏并讨论一下这些作品都有哪些种类,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当然了,如果你们有独特的想法,也请大胆地表达出来。大家开始讨论吧。

同学们,讨论结束。现在,请一组的代表来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哦,她说国外的书籍有羊皮书卷,还有精装书,还有纸莎草纸书。

那这位同学,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你最喜欢羊皮书,为什么?

嗯,她说羊皮书的材质非常特殊,是用羊皮制作的,非常结实耐用。一组讨论得很好,这位同学请坐。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板书“中国现代”)。

这里有一本书,一会儿老师将把这本书传递给同学们。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同学们以蛇形在座位间传递; 老师喊停的时候,这本书到了哪位同学手中,哪位同学就起来回答问题,好不好? 现在准备。

我先把书传递给第一排的这位同学,开始!

停! 来,后面这位同学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你最喜欢中国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哪一本呢?

哦,《呐喊》,为什么呀?

哦,她说这本书的设计非常简洁明了。确实是这样,说得非常好,希望以后你能更积极地回答问题,请坐。

同学们,学习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谁起来说一说,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好,你来说。

哦,她说今天欣赏到了中国古籍设计,还有国外的书籍设计和中国现代书籍设计作品,对书籍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好,你们的收获很多,老师期待你下节课有更精彩的表现。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请同学们课下收集手工书设计的素材,下一节课的时候与大家共同分享。同学们,再见。

试讲结束,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