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沙漠宝藏:法老墓中的金矿与阿拉玛特的神秘联系

沙漠宝藏:法老墓中的金矿与阿拉玛特的神秘联系

更新时间:2025-01-0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沙漠中的金矿观点:金子是永不腐朽的,它有着神化的光彩,有着让人着魔的吸引力。这些金子与法老墓中的金子来自同一个产地。阿拉玛特就是其中之一,许多这样的标志都放置在金矿旁边。在沙漠中采矿的困难可想而知古埃及文明重现图在一个地道的入口,探险队员们发现了闪光的石英矿脉。探险队发现的宝藏不是用黄金垒建的城市,而是位于努比亚沙漠中的金矿和冶金工厂。

沙漠中的金矿

观点:金子是永不腐朽的,它有着神化的光彩,有着让人着魔的吸引力。还有就是它在文化宗教中的神秘地位,金子与永恒以及神的财富有着某种联系。

麦罗埃的皇家墓地群历代帝王和王后的陵墓

麦罗埃的皇家墓地群距尼罗河东岸大约五公里,位于今天的苏丹境内。在埃及的周边地区,这里的金字塔数量最多。这些庄严而神秘的建筑具有十分陡峭的坡面,金字塔见证了一个古老帝国的变迁。

1834年10月,吉斯普·费利尼发现了努比亚统治者梅洛伊女王的宝藏——阿曼尼·沙凯赫特的金字塔。里面有带有异国情调、精美绝伦珍珠宝石以及纯度非常高的黄金。费利尼凭借在一个麦罗埃金字塔中发现的这些无价之宝引起了轰动, 成了考古界的名人。当时埃及还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一个属国,他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做埃及军队的内科医生。最终,他藏起了自己的军服,变成了一个盗墓者。

费利尼发现的这些珠宝的生产年代与埃及艳后克莱奥帕特拉统治埃及北方的时间大体相当,它们已经在地下静静地躺了两千年。费利尼将宝物带到了尼罗河,然后悄悄运到开罗,接着装上大船运往欧洲。没有人怀疑意大利医生的行李中藏着偷来的东西——努比亚女王的财富。这些金子与法老墓中的金子来自同一个产地。

金子是神秘之源,是梦想的制造者,是欲望的催化剂。世界上许多博物馆的金质物品中,有很多都是从开罗到喀什穆的尼罗河河谷中发掘出来的。

对于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而言,这些金子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几千年来,没有人知道有多少珍贵的艺术品曾经被熔化掉。没人知道这些成吨重的金子到底来自哪里。图坦卡蒙和阿曼尼·沙凯赫特金字塔里的金子构成了巨大的宝藏,人们都想知道这个黄金国究竟是什么样子。

尼罗河的风景

古代努比亚就是今天的苏丹,难道这里就是传说中囚徒都戴着纯金镣铐的“神秘土地”,难道这里就是谱写法老的黄金传奇的地方?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在慕尼黑的地球化学经济地质学教授迪特里希·克莱姆的带领下,考古研究探险队来到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贫瘠荒野上——苏丹人的聚居地,开始了搜寻古埃及人金矿的旅程。

离开了麦罗埃的金字塔后,探险队沿着尼罗河顺流而下。尼罗河的对面就是西岸的沙姆克雅,这里曾是古老的炼金中心,一直闻名遐迩。这里与4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多变化,泥砖垒成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了躲避毒辣日照的阴凉。这是个荒凉的所在,因此要穿越通向红海的不毛之地非常困难,因为附近根本没有人居住,是个完全未知的世界。在这块千百年来外人一直很少涉足的古老土地上,探险队能找到法老的黄金吗?

拉美西斯二世

黑色的云母和白色的石英

云 母

云母是一种能够闪光的物质,它是钾、镁铁、铝、锂等层状结构铝硅酸盐的总称。在云母族矿物中,最常见的有锂云母、金云母、白云母 、黑云母、绢云母等。云母普遍存在多型性。其中,属单斜晶系者最常见,其次为三方晶系,其余少见。云母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片状、板状、柱状晶形。锂云母呈玫瑰红色至灰色、淡紫色;金云母呈棕色、黄色、绿色或无色;白云母无色透明或呈浅色,黑云母为暗绿、黑至深褐等色。(www.daowen.com)

在这个荒凉的地方,探险队员在河道弯曲的地方发现了一段人造的墙垣。这是建坚固堡垒的遗址,保存得很完好,没有遭到挖掘。克莱姆教授估计,这堵墙可以追溯到马库里亚基督教王国时期。在墙垣高处的后方,克莱姆发现了一些古代炼金铺的遗迹。除了发现一些像金子的云母外,探险队员并没有发现金块。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些带有金子的石英和磨石。这些磨石可以追溯到“新王国”时期,有些能追溯到公元前1600左右的图坦卡蒙和拉美西斯大帝时期。更深的凹陷表明,有人在2000年前左右的梅洛伊时代重新使用过这些石头。

无疑,这些发现令探险队非常兴奋,他们坚信附近一定有古代的金矿。据说,当地居民已经找到了金矿的位置。然而,探险队并没有发现金矿。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放弃,反而决定到广袤的努比亚沙漠远行。

在沙漠中采矿困难可想而知,还好探险队获得了一点帮助。在一个小高地上,克莱姆教授发现了一个石堆——一种被称为“阿拉玛特”的古代路标的遗迹。这些石堆是古埃及人用来标记矿藏路线的。这意味着探险队正沿着这条古道穿过河谷,并最终靠近目标,这是矿工的黄金通道,也是商队运送补给的通道。古埃及人创建了非凡的基础设施,拥有准确的陆地测量系统。阿拉玛特就是其中之一,许多这样的标志都放置在金矿旁边。

在沙漠中采矿的困难可想而知

古埃及文明重现图

在一个地道的入口,探险队员们发现了闪光的石英矿脉。矿藏的入口已经被扩大了,克莱姆教授发现了一些古埃及人留下的痕迹。进入矿井后,克莱姆教授发现地道是沿着石英矿脉开凿的。克莱姆教授考察过几百个矿藏点,每次都会发现古埃及人到过这里,甚至包括那些沉积物不容易鉴定的地方。

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开始研磨石头。那些含金的石英就蕴藏在这里,这些金子在这里就地加工,然后运送到尼罗河上,用船运到皇家宝藏。这里就是传说中法老们的采金点之一,它为“新王国”的繁荣铺平了道路。

图坦卡蒙陵墓中的壁画

两千年后,阿拉伯人和罗马人又开始在这里采矿。圆形磨是罗马人的发明,研磨石英的速度比过去快了五倍。今天,在尼罗河谷地,这种技术仍在使用,只不过石块换成了面粉。这些石磨的下半部分仍然躺在这里,看起来就像不久前才被人丢弃一样。它们的后面有一座阿拉伯矿工曾经使用过的小清真寺。实际上,阿拉伯人也只能重新开采法老的工匠已经开采过的矿藏。

探险队终于发现了法老的黄金国,而且从皇家侍从收藏的陵墓壁画中可以看出,图坦卡蒙的黄金也是来自于努比亚的金矿,而且图坦卡蒙曾是努比亚的总督

探险队发现的宝藏不是用黄金垒建的城市,而是位于努比亚沙漠中的金矿和冶金工厂。那些金矿为年轻的图坦卡蒙国王、还有梅洛伊王朝的统治者阿曼尼·沙凯赫特以及埃及女王提供了黄金。

努比亚

努比亚这个词来自埃及语中的金(nub),埃及尼罗河第一瀑布阿斯旺与苏丹第四瀑布库赖迈之间的地区称为努比亚。从古至今,努比亚一直是被算成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与黑色非洲之间的连接地。一般称瓦迪蛤勒法到库赖迈为上努比亚,称阿斯旺到瓦迪蛤勒法为下努比亚。有时,库赖迈到喀土穆之间的地区也称为南努比亚。

约公元前750年,库赖迈地区的努比亚贵族建立了一个国家;约公元前700年,努比亚人古实占领了埃及,并在那里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约公元660年,埃及解放,但努比亚仍然统治着其南部;6世纪,努比亚基督化,并出现了多个王国; 16世纪,努比亚采用伊斯兰教。1956年,努比亚被分给了两个国家。1971年,埃及建成阿斯旺大坝,努比亚几乎完全被水淹没。此后,下努比亚的居民大多数被移居到上埃及的南部,并形成了许多说努比亚语的地区。今天,虽然努比亚人基本上采纳了阿拉伯文化、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但是努比亚语依然存在。

努比亚国王和罗马骑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