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元代遗迹及西北边疆考古教程

元代遗迹及西北边疆考古教程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茔地为元代初期,尚有宋墓建筑特征的遗风。墓地西北约2公里处即为元代开城安西王府遗址。寺、塔元末毁于兵火,明宣德年间重修,并赐名“庄严寺”,但直至清代仍习称“白塔寺”,清康熙年间又重修塔院。

元代遗迹及西北边疆考古教程

七、元代遗迹

1.元代墓葬

甘肃漳县元、明两代汪氏家族的墓葬群位于城南徐家坪。汪氏坟墓约建于1243年,止于1616年,历经14代370多年,据传原有封土堆200余座。1972年,清理元墓7座;出土文物较多,并出有墓志两合,墓主人为汪惟简及汪惟孝,其祖考为汪世显,汪世显在《元史》有传。1973年清理元墓7座、明墓两座,到1979年共清理墓葬27座。

墓葬的建筑形制基本相同,为砖构单室墓;墓门前为长方形竖穴墓道。墓室平面作方形或长方形,四壁下部垂直,并镶嵌模制人物、花卉、鸟兽纹等花砖;其人物画多属于“二十四孝”。墓室顶部作八角叠涩攒尖式,收顶处施方砖一块,方砖中间悬挂铜镜一面。有的墓葬四壁有砖雕屋檐斗拱等装饰,沿袭宋代仿木建筑;有的墓葬有“童子闹莲”、荷花、狮子、虎、忍冬、牡丹等纹饰。墓葬以木棺为葬具,棺外大都施有绘画及雕刻的木椁。出土丝织品、羊皮帽、黑色棕笠、长裙、镜囊、陶器、铜器、瓷器钱币等,另有石刻墓志三合。[45]

1984年,甘肃陇西西河滩遗址清理元墓8座。8座墓为一家族茔地,分三代排次,墓室多为正方形,墓顶八角形,仿木构建筑。四壁仿木构件的斗拱、屋檐、门窗、角柱,镶嵌于壁的孝子故事、童子闹莲、花卉、纹饰等均为模制雕刻。随葬品有铜镜、瓷器、陶器、木器等。茔地为元代初期,尚有宋墓建筑特征的遗风。

宁夏固原开城墓地位于原州区(原固原县),墓地地处六盘山北段东麓。2001年,清理墓葬73座。开城墓地的墓葬均是依山坡地势而建,分布很有规律;从平面看基本上呈扇形排列;所有墓葬的骨骼始终是头朝山顶,脚冲山沟。墓葬形制主要是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洞墓,二层台和壁龛较少见。73座墓葬中,确定使用葬具的57座,均是木棺;木棺略呈长方形,棺木较薄。墓葬以单棺单人葬为主,个别棺木表面有彩绘;不少墓葬的人骨脚部附近发现数量不等的木炭块,可能是起防潮作用,也许是其他习俗。火葬墓7座,葬具是小木盒;骨灰盛于盒内直接埋入竖穴土坑中。可见,当时固原地区是土葬与火葬并存,以土葬为主。另有11座墓中无人骨,留有随葬品或棺钉,可能是迁葬于别处。随葬品不丰富,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骨器等。随葬品的组合主要是一罐一碗,碗放在罐上;还有铜镜、铁农具、钱币和装饰品等。

墓地西北约2公里处即为元代开城安西王府遗址。开城一带,当时比较繁荣。墓地应当是开城居民死后的埋葬地。随葬品具有明显的元代特征,并且墓地中出土数枚“洪武通宝”,可知部分墓葬延至明初。开城墓地人骨在主要的具有种族鉴别意义的测量特征上与蒙古人种的关系接近。[46]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看,这里应是开城附近汉人、蒙古人的墓地。

1956年,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发现的元代武将干尸,外用羊毛毡包裹,身穿黄织金缎羊皮袍,披护身软甲,腰系带,足着皮靴,头戴缎面羊皮帽,帽上插红缨;随葬鞍镫、弓箭、马尾、羊腿等。武将胸口尚留有创伤,似为战死。

1970年,乌鲁木齐盐湖南山脚山沟中发现元代墓葬,利用天然洞穴埋葬。墓主是一武将,木棺葬,内着棉布衣裤,上身外套黄色油绢织金锦边袄,足穿缂丝牛皮靴;随葬弓、箭、箭箙、马鞍、铁镫等。随葬品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2.城市遗址和武威白塔寺遗址

(1)城市遗址(www.daowen.com)

黑城是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遗址。西夏语叫做“亦集乃”,意为黑水,蒙古语叫做“哈拉浩特”,是黑城的意思。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河支流纳林河东面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在此设置亦集乃路,天元年间(1379—1388年)因水源断绝废弃。它是元代自河西走廊通往漠北地区驿路上的重要枢纽。20世纪初科兹洛夫和斯坦因先后来此盗掘。1927—1931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来此考察和发掘。1963—1984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多次调查和发掘。

黑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34米,南北长384米。城墙用黄土夯筑,残高约9米,筑有马面,东西两墙设城门,并加筑瓮城。西北角城墙上建有一座用土坯垒砌的覆钵式塔。城内残存有一处四壁陡立的庙址和许多建筑台基,街道和院落的分布状况也很明显。城外西南还残存有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物,为土坯垒砌,圆拱顶仍大致完整,寺院附近为伊斯兰教徒墓地。在东墙外的关厢地区有街道和房舍遗迹。城的东方和北方原为农垦区,有许多房舍、庙宇、渠道等遗迹。城址内发现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著名的西夏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文书;还出土西夏、藏、蒙古和汉文的文书多种,并有大量的元代“至元通行宝钞”等纸币

新疆霍城县阿力麻里古城位于霍城县克干山南麓,克干河流经古城东南。“阿力麻里”突厥语意为苹果园。城墙、城内建筑无存,但残存高低不一的土丘。调查过程中,曾经发现景教徒(或基督教徒)的刻有十字架标志的叙利亚文墓石。1975—1977年,又发现窖藏瓷器和阿拉伯文银币等。窖藏瓷器中有龙泉窑碗盘、影青釉龙纹大碗、枢府釉“福禄”盘和青花高足盏,都是典型的元代瓷器。阿拉伯文银币上铸有“阿力麻里”的名称。古城东北部,是元末明初秃黑鲁帖木儿玛札(墓葬)。

昌八里城位于新疆昌吉县城以东,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近7里。城墙保存较好,有马面、瓮城,城内有夯土或土坯筑的台基。西北角有古建筑遗迹,出土莲花纹铺地砖100多块,与辽墓壁画中的莲纹图案风格一致。城内东南部发现一窖藏陶瓮,内盛1370枚阿拉伯文银币,上有《古兰经经文,并标明铸钱年代是13世纪中晚期。城址及其遗物说明,辽、元时期这里有过较多的活动。《元史》中“彰八里”“昌八里”军站的位置与昌吉古城大致相当。

(2)武威白塔寺遗址

白塔寺遗址位于甘肃武威市武南镇百塔村。寺院创建年代不详。1247年阔端与萨迦·班智达会晤后,阔端将白塔寺重修供萨班居住。寺、塔元末毁于兵火,明宣德年间重修,并赐名“庄严寺”,但直至清代仍习称“白塔寺”,清康熙年间又重修塔院。1927年白塔寺及白塔毁于大地震,现仅存基座及台基部分。1999年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的重点是寺院内的白塔塔基(即萨迦·班智达灵骨塔),同时也对寺院内其他部分遗迹作了小面积的钻探与试掘,基本探明了白塔寺的布局。

萨班灵骨塔塔基位于白塔寺遗址西南部,现残存部分台基和基座,残高5.9米。台基分上下二层。下层平面呈正方形,保存略好,东面因耕地取土破坏,基本没有保留。塔基有内、外两重。内部边长24.7米、残高0.2米,为较纯净的黄土垫筑。外部是在内缘的基础上加宽1米、加高0.05米,外壁砌砖。台基外缘砌砖毁坏严重。台基外部为坚硬、平整的活动地面。地面略向外倾斜,有利于散水,其上堆积含大量白灰面碎片等杂物的黄褐土。上层台基大部分已毁,仅在基座北面保存一部分,形制不清。台基表面抹有一层白灰面,白灰面已被后期修补的外围包砖压碎。现存基座略呈圆台形,为夯土砖表结构,夯土保存较好,包砖毁坏严重。东、南、西三面下部包砖均毁,无存,已露出夯土,北面及各面上部尚残存部分包砖。在萨班灵骨塔周围还发现有殿基、灶坑、灰坑、排水沟、柱洞等遗迹。遗址内还发现有寺院围墙、殿基、蓄水池、窑址、小墓塔等遗迹。

出土遗物以各类建筑构件为主,有青灰色素面条砖、方砖、花纹砖、红色琉璃砖、瓦当、滴水、脊饰、石质塔顶饰等,并有少量的瓷器、泥塔婆等。瓷器主要有碗、缸、灯等。建筑构件以材质可分为陶质、琉璃质和石质,以用途又可分为砖、瓦、瓦当、滴水、脊筒、脊饰等。石质建筑构件有塔刹、覆莲构件等。佛教遗物有塔婆、经卷等。

根据钻探和发掘,对白塔寺的规模和形制有了基本的了解。寺院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约430米,东西宽约420米。整个寺院外围有围墙,俗称“佛城”,四角均有高大的角墩,开四门,围墙中部又有类似于马面的建筑,与同时期城址的结构和布局相似。这种结构与内地寺院明显不同,但在西藏萨迦派寺院中却有实例,如元至正五年(1268年)所建的萨迦南寺即有围墙(城垣)、角楼、城门、城壕等设施。这种具有防卫措施的寺院当与西藏地区政教合一、宗派林立的历史背景有关。白塔寺这种寺院规制与萨班将原寺院改为萨迦派寺院是有关联的。

寺院的中心区域在北部正中,原有大殿、擦擦殿、僧房等建筑遗迹,其布局大体与汉传佛教寺院相仿。另外,还有供饮用蓄水的涝池等。塔院则位居寺院的西南侧,为一相对独立的单元。塔院内、外有佛殿等建筑。塔院门向东,发掘发现大塔东面有排列规整的柱洞(坑),可能为塔院门的位置。[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